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就业结构论文范文写作 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区域差异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就业结构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1

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区域差异,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就业结构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就业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就业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基本结构论文结构建筑结构论文毕业论文结构

摘 要:选择上海、安徽、重庆作为东、中、西部的典型代表,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测度三个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第一产业仍然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虽然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越高的地区第一产业产值与就业结构越均衡,但其比较劳动生产率也越低;上海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趋近饱和,而安徽和重庆第二产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就业吸纳能力;上海第三产业的就业促进作用有限,而安徽和重庆具有较大的潜力.因此,东部地区必须依托科技创新的力量,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劳动力转移,进而提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中西部地区则应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接纳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提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

中图分类号:F269.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3)03008308一、引言

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改变了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产业结构将向第三产业转移,与此同时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也相应变化(李仲生 2003).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分别为46.3%和43.4%,而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已经降为10.0%.自“九五”以来,随着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等调整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出台,实现和引导产业合理、有序地转移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但是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各区域资源禀赋存在明显差异,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距,2011年上海市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已经达到58.0%,而重庆作为西部重要城市,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为36.2%,中部的安徽省则仅为32.5%.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经济良性运行的必然要求,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动,从而影响劳动力的流动(汪秀 等,2012).在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我国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较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外转移;第二产业就业结构基本上保持着缓慢上升;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则与产业结构一样保持了良好的上升趋势(王庆丰,2009; 周志春,201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黄山松等(2010)认为产业结构构成就业结构的物质基础,决定就业结构和就业总规模;马斌等(2010)通过相关性、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产业扩张弹性、产业结构偏离度等指标分析了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预测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的方向,探析了各产业就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吴谨(2010)从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因着手研究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并提出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就业的三条思路;王庆丰(2010)对国内学者所用的研究方法和测量指标进行了总结,指出现有研究所用的工具在揭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整体协调性时不具有优势,对就业结构滞后时间测度的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对各影响因素的定量比较分析是今后研究的一般趋势.

肖昕茹: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区域差异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既有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展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但以产业升级和转移的视角,从中观层面研究区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性的成果并不多见.本文尝试以上海市、安徽省、重庆市作为东、中、西部地区的典型代表区域,利用相关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测度指标,通过对比分析三省区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变化趋势,探究在产业转移和升级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演变规律,以期能丰富有关研究,并为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

二、评价指标与标准

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测度指标较多,有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以及就业弹性等.为了避免单个指标测度的误差,本文选择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作为评价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指标.

1.结构偏离度

结构偏离度是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均衡的重要测度方法,结构偏离度越小,表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越均衡;偏离度越大,说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越不对称.目前,关于结构偏离度的定义有两种:一是指各产业占GDP的比重和就业比重之比与1的差,二是指某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差.本研究中采用第一种定义,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业结构偏离度等于某产业占GDP百分比1某产业就业百分比-1

2.比较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个部门的产值比重与在此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比重的比值,能够从效益角度较好地反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比较劳动生产率能客观地反映一个部门当年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通常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1,而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1;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越大,经济的二元性越为显著.如果某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 该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就会向其他部门转移;当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趋于一致,即都趋近于1时,将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比较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为:

某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等于某产业的产值比重1该产业的就业比重

3.就业弹性

就业弹性指的是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当就业弹性为正值时,弹性越大就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越大,弹性越小就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越低;当就业弹性为负值时,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作用分为两种:若经济为正增长但就业减少,表现为就业“挤出”的效应,此时就业弹性的绝对值越大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就越大,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小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就越小;若经济为负增长但就业增加,则表现为就业的“吸入”效应,此时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大对就业的“吸入”效应就越大,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小对就业的“吸入”效应就越小.就业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结论:关于就业结构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就业结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下就业问题
近些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但是社会的就业压力却越来越大。本文首先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近些年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

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演进对就业问题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就业结构调整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攻坚对象。本文结合已有的产业结构和就。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关系
摘 要: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吗?文章在测量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总体效应分析
摘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总体效应,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基于此,本文将首先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含义进行简单介绍,其次。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