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塔内论文范文写作 特大型冷却塔单塔内表面风荷载三维效应其设计取值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塔内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3

特大型冷却塔单塔内表面风荷载三维效应其设计取值,这是一篇与塔内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塔内论文参考文献:

塔内论文参考文献 杂志内页科技风杂志杂志内页版式设计科技风杂志社

摘 要:通过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获得某核电站220 m高特大型冷却塔的内表面风荷载,分析冷却塔内表面风荷载的三维效应,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内压设计取值简化进行探讨,并对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却塔内表面风压并非完全沿环向、高度均匀分布,这种不均匀性以风筒施工期间的空塔尤为严重;尽管内压的大小及分布特征会对响应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冷却塔的风致响应中以外压占主导地位,内压对响应的贡献较小,将具有“三维效应”的内压简化为沿高度、环向不变的常数进行设计可满足安全性要求,大小可取为-0.50.研究结果可为200 m级特大型冷却塔设计内压取值和相关规范修订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冷却塔;内压;三维效应;风洞试验;设计取值

中图分类号:TU311.3;V211.7文献标识码:A

为实现循环水的冷却,冷却塔风筒顶部敞开,底部由人字柱支撑而形成风通道,故内表面也受到风荷载作用.相对外表面风荷载而言,有关冷却塔内表面风荷载的研究成果较少,中国规范也未对其取值作出相关规定,但明确指出在进行塔筒局部弹性稳定性验算时必须要考虑内压产生的应力[1-2].研究表明[3],考虑内压效应后,环向压应力增大,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局部弹性稳定性降低,这一趋势可能随着冷却塔高度的增加而更加显著.

孙天风等[4]通过对茂名冷却塔的实测研究发现强风作用下的内压并非沿环向均匀分布;Kasperski等[5]通过风洞试验发现内压沿环向和高度均匀分布,压力系数值接近-0.50;李鹏飞等[6]的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内压基本均匀分布,但大小和填料层透风率密切相关;张陈胜[7]和沈国辉等[8]通过CFD方法对内压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内压沿高度和环向变化明显;鲍侃袁[9]通过CFD数值模拟发现塔底尾流区内侧风压急剧减少;余关鹏[10]和沈国辉等[11]通过风洞试验发现内压在底部180°圆周角急剧减少.此外,一些学者认为内压沿环向、高度不变,根据经验假定它为某一数值,例如,Diver[12]认为内压压力系数为-0.40~-0.50,Sollenberger等[13]认为取值为-0.40,Scanlan等[14]在由内外压差实测数据获得外表面风压系数时取内压为-0.40,Kawarabata等[15]认为实际设计中内压可取为-0.45.由以上综述可以看出,虽然一些学者认为内压沿环向、高度不变,但也有研究结果(包括实测、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表明内压沿高度变化,沿环向分布也并不均匀,内压的分布特征及其取值尚无统一认识.此外,已有研究大多在20世纪70,80年代进行,研究对象高度大多在100 m左右[16-17].

随着中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中国冷却塔高度即将突破200 m的世界纪录,此类特大型冷却塔设计的风荷载取值既无规范指导,又无实际工程经验借鉴,因此亟需开展内压相关研究.本文以中国某核电站拟建的220 m高双曲冷却塔为例,通过风洞试验的同步测压技术获得其内表面的风压系数,对该塔的内表面风荷载三维效应进行了分析,最后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内表面风压设计取值的简化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可为此类巨型冷却塔内表面风荷载取值和中国相关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和依据.

1风洞试验概况

1.1试验模型

某核电站拟建冷却塔淋水面积为20 000 m2,塔顶标高220.0 m,喉部标高169.4 m,进风口标高13.45 m,人字柱底面标高0.0 m,塔顶直径109.0 m,喉部直径103.5 m,底部直径169.9 m,风筒采用分段等厚,最小厚度在喉部断面,壁厚0.23 m,最大厚度在下环梁位置,壁厚1.4 m,由均匀分布的56对1.4 m人字柱支撑.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在湖南大学HD2风洞的高速试验段进行,试验段长17.0 m,宽3.0 m,高2.5 m.试验模型采用6 mm厚的有机玻璃制作,保证模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试验风速下不发生变形及不出现明显的振动.模型内表面在外形上和实际结构保持几何相似,几何缩尺比为1/200,外表面几何相似则由于结构壁厚太薄而无法满足,模型底部由严格几何缩尺的人字柱支撑,保证人字柱之间的空隙使得空气可以自由出入,确保真实模拟冷却塔内部空气流动特征,试验模型照片如图1所示.在模型表面共布置14层测点,每层沿环向等间距布置36个测点,共计504个测点,测点布置及圆周角定义如图2所示.

1.2风场模拟

项目厂址周边地形和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的B类地貌类似,在湖南大学HD2风洞高速试验段模拟了B类地貌风场,转盘中心处的模拟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a)可以看出,风洞中模拟的平均风速剖面和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的B类风场基本一致,湍流度剖面也和实际大气中的情况基本一致;图3(c)给出了转盘中心50 cm高处的顺风向脉动风谱,可以看出,模拟的顺风向脉动风谱和常用的von Karman,Kaimal和Davenport等理论谱基本一致.

1.3符号定义

任意测点i处的风压系数CPi表示为:

2风荷载三维效应

冷却塔内表面风压和塔底填料层透风率大小及有无十字挡风板密切相关,考虑到风筒在施工期间塔底尚未安装填料层,此时透风率为100%(无十字挡板),而冷却塔实际运行状态下填料层透风率一般为30%(有十字挡板),因此以这两种工况的测试结果为例,对内压三维效应及其设计取值进行分析.

图4为各测层平均风压沿环向分布情况.由图4可知,当透风率为100%(无十字挡板)时(图4(a)),塔底风压系数在180°圆周角附近突然增大(最大值达-0.24),这一现象和文献[4,8]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其解释为从塔底迎风面进来的气流撞击在尾流区内壁,使得该区域的风压增大;其他高度的平均风压系数沿环向基本不变,但不同高度处的平均风压系数值略有不同,约为-0.50~-0.60.当透风率为30%(有十字挡板)时(图4(b)),塔底内压沿环向分布更为均匀,没有在180°圆周角附近发生突变,各高度平均风压系数沿环向基本不变,这是因为填料层具有“整流”作用,使塔内气流分布较空塔更为均匀,但不同高度处的平均风压系数值略有不同,约在-0.45~-0.55内微小波动.图5为各测层压力系数平均值沿高度变化曲线,从图5可以更为清晰地看出,内压并非完全沿高度均匀分布.图6为各高度截面阻力系数沿高度变化曲线,阻力系数绝对值和0偏差越远,表明该高度风压沿环向分布越不均匀,由图6可知,当透风率为100%(无十字挡板)时,这种不均匀性在塔底尤为显著.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塔内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塔内件厂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在结构施工期内所受荷载统计分析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在结构施工期间主要涉及到的几种荷载类型,包括恒荷载、活荷载以及偶然荷载三种,每种荷载所包含的荷载标准值内容。

基于单幅图像端铣表面粗糙度三维检测
机械零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的塑性变形等原因会在加工工件表面上产生一系列微小间距的峰谷所形成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该误差被称为工件的表面粗糙。

内昆线K285巨型滑坡抢险工程设计
摘 要:文章结合内昆线K285滑坡抢险工程实例,对铁路巨型滑坡抢险设计进行全面介绍和经验分享。关键词:巨型滑坡;抢险;工程;设计中图分类号:。

内排气液环式自吸离心泵设计
摘要:文章着重介绍了内排气液环式自吸离心泵的结构特点、自吸过程和输液过程,提出了液环式自吸离心泵的设计方法,可为液环式自吸离心泵的设计提供可靠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