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石头论文范文写作 石头里的民族印记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石头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0

石头里的民族印记,关于免费石头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石头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石头论文参考文献:

石头论文参考文献 世界民族杂志民族文学杂志社民族论文发表民族文学杂志

文化和历史,若只是靠单口相传,总是会存在很多误差,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变得模糊不清.但好在,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比如——石头——它们承载了一部分史实,利用自身耐磨的特性,把这些太容易被销毁磨灭和淡忘的历史记录下来,即使是500多年,也让站在它面前的世人依稀可见.

山林秘境,青石古堡.

营盘古堡,是高坡之上不得不说、不得不见的历史遗迹之一.高坡的古堡有32处之多,且形式多样.或是垒于溶洞之中,或是砌于悬崖之处,但最多的还是分布在各村寨的山巅之上.以至于民间有谚语称“高坡高万丈,古屯堡还在顶头上”.

顶头上,群山环抱、绿林古树,一方方用石头堆砌而起的古堡仿若遗世般伫立其中.在这山间的沉沉岁月中,任凭风吹、日照、雨淋、虫爬.大自然怜惜它,给它铺一层青青翠翠的绿苔作被,500余年的时光也就这般晃晃而过了.

500年前,明朝年间,这些驻守在绝地之处的古堡,乃是苗族、布依族的先民御敌之工事.故而古堡一般选两个不同方向建造山门,石拱门对开,两门地势险要,封住山顶独路,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石门用方整的石块,筑成高2米,宽1米余的拱形.石墙则是环山而绕,循着陡峭的山势,修筑得高高矮矮、厚薄不一,却是自然有序.石头堆砌的墙体,浑然天成,缝隙之间似乎也就成了绝佳的瞭望孔和射击孔,内广外狭,所望极远.堡内更建有可供巡视的石径、将领士兵休息的石屋、石床、石凳、石桌,可惜的是,这些建筑如今已被茂密得略显杂乱的树木遮掩得所见不多.

能够依山顺势地修筑古堡抵御外敌、保卫自己的民族,他们无疑是聪明而勇敢的,而且,他们更是一个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民族.

苗族,从上古走来,先后历经了五次大迁徙.从最先居住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在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汉江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元明清时期,元朝将中华民族分为四等,把包括苗族在内的南人视为最后一等,民族歧视、打压迫害不断.饱受苦难之中,苗族人民屡次掀起抗暴斗争.

高坡之上的苗族,属东苗十三番,由干巴珠带领.1458年,明王朝天顺二年,饥荒在苗族部落蔓延,在官府的苛刻剥削下,为求生存,干巴珠带领自己的苗族同胞揭竿而起,武装打粮(官府粮食)到了都匀一带.明王朝大为震惊,急诏示湖广、贵州总兵方瑛率兵镇压.据《明史·方瑛传》记载:“东苗干巴猪(珠)等僭号,攻都匀诸位,命瑛与巡抚白圭,合川、糊、云、贵军讨之,克六百余寨,边方悉定.”《明实录》记载,“从天顺三年四月至七月,白圭、方瑛调云贵川三省兵力,从青岩、牛皮箐(今花溪马岭乡境内),谷种(今孟关)、鬼山(今龙里),兵分四路,围剿干巴珠.”

干巴珠带领苗族一方在石门应战,石门地势险要,之所以谓“石门”,也是因为这里曾经有两处山峰岩石,看上去如石头做成的大门,一扇门处悬崖边上,一扇门则据绝壁.

尽管占据优势的地理位置,但这场大战,最终干巴珠被俘牺牲,在明王朝的镇压下,高坡苗族以被斩首1万余级、生擒6000余人的惨况宣告战败.

自此,高坡大门被打开,“汉人进入渐盛”,汉族文化入侵,甚至连姓氏——这个标示着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也在高坡苗族渐渐失去其效力.

杉坪苗寨,是高坡苗族一个分支的独立单位,历史久远,祖先宋麻宋过,来自于宋代的“黑羊大箐”(今贵阳),在高坡地区先居开花(今摆龙村),后移扁壳谷(格棒),再迁茶冲(三岔河),最后定居蒋呆(今杉坪).

这个有着1651人口的族群与高坡地区的其他苗族一样,操同一种语言,穿着同一种服饰,有同一种习俗:子女生长取名都是用父子连名,即父亲名字的前一个字,用作儿女名字的后一个字,代代相传.

石门一役后,中曹谢氏土司(人称谢大户)随军入驻半坡设衙,分治高坡、云顶、甲定等,不过土司也深感“夷俗犷悍,难于控摄”,纷纷向朝廷禀报,要求对苗族赐姓置籍,当时黔省情况一致,纷乱难管.弘治十七年正月,贵州都御史刘洪才针对贵州苗族无姓无氏,不便管理的具体情况,特意上书朝廷说:“所属土、苗族类渐蕃,混处无别,乞以百家姓编为号,赐之汉姓.”此后多年,杉坪苗族终被赐姓罗.

现在的杉坪寨,能顺着这一逻辑口诵出最远的祖宗名字的人都已垂垂老矣,他们能诵出十七八代的祖宗名字.在高坡,能口诵出最长祖宗名字的,当属克里村的老人们,他们可追溯到三几十代以前的老人名字.

历经500多年的汉苗文化融合,在如今年轻一代的苗族眼中,原来古老的姓氏变得并不那么重要了,甚至认为能有一个简单易记的单姓也是不错的.他们或许能从老一辈的口中知晓一些先辈事迹的细枝末节,但仅限于知道,然后又将这些细枝末节修剪得更微小脆弱.因为文化和历史,若只是靠单口相传,总是会存在很多误差,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变得模糊不清.但好在,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比如石头——它们承载了一部分史实,利用自身耐磨的特性,把这些太容易被销毁磨灭和淡忘的历史记录下来,即使是500多年,也让站在它面前的世人依稀可见.

这就是高坡乡之上石门寨后山上的二屯岩摩崖.石门一役之后20年,明弘治年间,明王朝在此刻下“永镇边夷”4个大字.而今,这座摩崖作为明朝官兵镇压“贵州东苗”的历史证物,受到政府的保护.

摩岩形成于1500年,“永镇边夷”4个大字镌刻在距地面3米余的巨石上,字径30厘米,颜体楷书,双钩刻法,横款式,笔法流畅,字迹清晰.“永镇边夷”4字左右下方分别刻有“弘治庚申”和“洪边兵临”8字,坚行排列,字径5厘米.

二屯岩摩崖在清道光《贵阳府志》和民国《贵州通志·金石志》中均有记载.《贵阳府志》载曰:“贵阳城南中曹司半坡寨二屯岩石壁上镌有‘永镇边夷’四字,径三尺余,左右有‘宏治康申、洪边帅临’八字.”此记载将字径30厘米误记为三尺余,另将“弘”错写为“宏”,又将“兵临”二字误记为“帅临”.《贵州通志》载,“二屯岩在贵阳城南七十余里,为赴高坡场之大道所经,岩上四字尚清晰,自远可望.”而未记载“弘治庚申”和“洪边兵临”8字.近年来出版的《贵阳市志·文物志》一书中将“永镇边夷”的“夷”字错载为“永镇边隅”,把字径写成“一尺二寸见方”.

在史志中出现这样的错误实为一件憾事,但正如我们无法掩盖错误、无法改变的历史一样,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将这些错误之处加以标识指正,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

如今,苗族人民所受的苦难已然结束,古堡之上再没有苗族先祖反抗的身姿,石壁上的“永镇边夷”4个大字也不再具备明王朝的震慑之力.古堡、摩崖,甚至那些更多我们未发现的历史遗迹,却仍然以它坚硬的姿态,诉说着这个民族古老的故事.

结论:适合石头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石头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母语教学应为儿童烙上民族印记
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说:“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想象。”母语是最具民族性的,母语凝结。

烙下民族印记,激活文化元素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是人们在探索自然规律或奋进历程中的美好皈依或规律总结,可以说,每个传统节日都有无数人的情感寄托。在如今,。

每块石头里都有一尊佛
孙悟空原本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石猴,在观音菩萨和如来佛祖的安排下,他跟随唐三藏踏上了西天取经之路,一路上除妖降魔,最后修得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石头缝里长金果吐银丝
“我们现在采用科学种植技术,打时间差,错开上市时间,掌握市场主动权,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今年逢鸡村400亩试点夏橙全部挂果,大获丰收,目前市。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