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状元李振钧论文范文写作 论状元李振钧的诗歌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状元李振钧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6

论状元李振钧的诗歌,本论文主要论述了状元李振钧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状元李振钧论文参考文献:

状元李振钧论文参考文献 诗歌月刊李约瑟难题论文诗歌投稿诗歌杂志

摘 要:清代状元李振钧将人生中随侍父亲、读书及漫游经历写入诗歌,集中反映于《味灯听叶庐诗草》,成为李振钧心声的表现.李振钧的诗歌中可窥见诗人主体的思想感情,重塑诗人的形象,即博取功名的进取心,修养性情的闲适心,傲岸独立的高洁心.李振钧诗歌源起于人生阅历,诗歌皆有感而发,真情流露;其语言豪放大气,又简洁有味,形成了一定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李振钧;状元;《味灯听叶庐诗草》

中图分类号:I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0129/K(2016)02-0007-04

李振钧(1794—1839),字秉亭,号仲衡,又号海初,安徽省太湖县人,道光九年(1829)进士,同年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先后授翰林院修撰、文渊阁校理、国史馆和功臣馆纂修、顺天乡试同考官.作为状元,李振钧闻名乡里,但其诗名却鲜为人知.李振钧自幼善于吟咏,著有《味灯听叶庐诗草》两卷,存诗400余首,其中不乏佳篇妙句.笔者拟对李振钧《味灯听叶庐诗草》的诗歌作一探析.

一、李振钧的人生经历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为解读李振钧的诗歌,必须先对李振钧及其人生经历有所认知.李振钧自序云:“余五龄入学,即解辨四声.七龄受业刘香芸师,日课五绝一首.等少长穷窥经史未暇吟咏,而于花辰月夕,临水登山,意之所欣,辄不能已.”[1]7据记载,李振钧七岁时,曾作题山水画诗;八岁时上元节,其父命赋诗.虽然诗歌创作不是李振钧的主业,但从小打下的良好诗歌修养,使他在日常生活里每每“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李振钧的诗歌创作更多是随侍父亲、读书及漫游过程中.李振钧之父李长森,乾隆四十九年(1784)进士,历任礼部仪制司主事员外郎郎中、河南副考官、江西道监察御史、广西正考官、福建盐法道、贵州按察使、云南布政使等,李振钧七岁便随侍父亲于山东莱州观察署,后到过贵阳、常熟、南京、武汉、济南等地,途中常有应时应景之作,并结集.嘉庆二十年(1815),李长森乞养归家,结束了为官生涯,李振钧就读于家乡树林冲,亦漫游江南等地,直至道光八年(1828)应江南乡试而得中举人,次年即道光九年(1829),参加会试又得中.李振钧行走于大江南北,广增见闻,并将随行的感受提炼升华为诗歌作品.当然,李振钧中举后仍继续诗歌创作.如当年秋摘得桂冠,请假回乡,一路有诗结集为《锦车吟》,离开家乡回京,又多作题画诗等,结集为《北上杂咏》.“然通籍后所作,多散佚不全.”[1]4因此,李振鈞保留下来的诗歌主要为前中期创作的作品.

李振钧出身书香家庭,父兄皆为进士,自身也金榜题名考中状元,生活条件优越,一生应该风光无限.但事实上,李振钧的一生命途多舛,遭遇了诸多曲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亲人变故,二是功名难就.嘉庆十四年(1809)李振钧与当时湖广总督汪志伊之女汪正珠结婚,李振钧时年16岁,夫妻感情甚笃,但妻汪正珠体弱多病,在李振钧22岁时病危,不治离逝.爱妻身亡给李振钧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打击,哭写《悼亡四首》《自伤》《自解》等诗,后又作长诗《魂归来歌》.嘉庆十五年(1810),李振钧应顺天乡试,未中.在嘉庆二十四年(1819),参加乡试,又未中.道光四年(1824),父亲李长森逝世.次年即道光五年(1825),李振钧参加乡试仍未中,李振钧已经32岁.可见,李振钧科场失利常与亲人离世的变故紧随相连,打击尤甚.道光六年(1826),恩师刘香芸逝世.道光七年(1827)姐夫汪奂之逝世.此后终于守得云开见日出,但李振钧“性傲岸不羁,语言戆直,不合于时”[1]3,十年官场郁郁不得志,45岁便于京师去世.可以说,李振钧既经历了生离死别的痛苦,又经历了功名难就的折磨.

李振钧将重要的人生事件反映在诗歌当中,使许多诗歌具有一股悲凉的情调.然而,李振钧诗歌又体现出作者人生的阶段性.正如《味灯听叶庐诗草》自序中说:“潦倒中年,情怀萧索,转不若少时之天真摅写、音律自谐,回首当年之翦翠裁红,忽忽已成往事.”一方面,《味灯听叶庐诗草》的诗歌主要为中前期作品;另一方面,李振钧年少时的作品更为天真自然.因此,李振钧中前期特别是前期的作品,更能显出诗人的性情,更能体现诗人的艺术特色.

二、李振钧诗歌中的主体形象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2]56李振钧的诗歌主要是李振钧生活境遇中感想感悟的结晶,成为李振钧心声的表现.通过阅读李振钧的诗歌,可以窥见诗人主体的思想感情,重塑诗人的形象.

(一) 博取功名的进取心

求取功名,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理想,而在科举时代,为求闻达于诸侯,参加科考是最重要的途径.李振钧在嘉庆十五年(1810)就参加乡试,自此算起,到道光八年(1828)应江南乡试而得中举人,期间经过了18年.李振钧屡遭科考失利,但仍没有放弃,可见其博取功名的决心.如李振钧在《放言简振之》中言:“不忧老大髩如银,要问千秋以后身.”[1]52岁月流逝,容颜老去,并不值得忧愁;留取身后名,百世流芳,才不枉此生,才是应该去深虑的.李振钧坚持不懈的精神,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得中举人后,次年会试又得中进士.在《到家杂咏》一诗,李振钧写道:“高堂色喜唤佳儿,但得成名不恨迟.”[1]159诗中再次体现了诗人对功名的不懈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这份追求功名的积极进取心,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家庭的影响.李振钧父兄皆在朝为官,受其影响和鞭策,获取功名利禄的思想自然根深于李振钧的心怀.

(二) 修养性情的闲适心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种在“入世”与“出世”间自由往来的观念,具备兼容二者的心理,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特征之一.李振钧在受挫后,进取心必然受到打击,在对功名矢志不移的同时,也对人生及功名进行反思,如《汉江秋思》:“心难争命秋容瘦,事不如人壮志降.”[1]33考取功名的路途艰难曲折,李振钧在考场屡次失利,使其产生功名无望之感,而在道光四年(1824)又遭父亲李长森逝世,李振钧与家兄李振祜守孝树林冲,另开荒山一角,筑余园.《小园落成》这一组诗大概就创作于此时期,如“生意窗前草,清容雨后花.更添桑柘外,几道竹篱笆”、“明窗消俗障,曲迳见诗情.”[1]87诗中对小园景致的描绘,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在宁静的小园里,“不受尘缘扰,方知乐事真.家承清白吏,居萃太平民.种柳碧成幄,折花红满身.溪山供啸傲,鱼鸟自亲人”,闲适的时光,“无可酬清福,闲抄辟谷方”[1]87.诗人暂时从名缰利锁中解脱出来,投入另一清静无为的境界.在有些时候,感慨于自己才能不得伸展,甚至想摆脱名利束缚,看透红尘纷争.如《红叶》所吟:“万古繁华终是幻,一年生意更无余.有人独立斜阳外,指点残红返太虚.”[1]99然而,诗人并未沉浸其中,安于余园一角,而是经过心怀的排遣疏导,经过精神的短暂慰藉与修整后,又投入现实生活中,敢与他人试比高.

结论:关于状元李振钧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状元李振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李进文诗歌现世情怀和终极关切
摘要:李进文诗作艺术思考的主要对象,是人伦亲情、社会政治和自我存在,具体体现为对亲情的品味与人生感悟、政治观察与社会批评和对自我生命存在的深刻体。

李振江:把神威梦融入中国梦
所谓中国梦,简而言之,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前赴后继,不懈奋斗。神威药业董事长李振江先生,。

李振伦在太阳神财富健康双丰收
直销刚进入中国时,李振伦就曾一试身手。随着1998年国家对直销政策的改变,李振伦转行做起家私生意,十多年积累了不少财富。但他的健康严重透支,身体。

李振龙11选5前二直喜报频传继续招徒,优惠多多!
本《前二直技术》推广以来,以稳赚的特点,嬴得了越來越多彩友的认可。又有五名读者从1000元网和高先生处买到去年9 10月份的防盗卖手写版教材,又。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