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东湖柳色论文范文写作 东湖柳色(外一篇)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东湖柳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6

东湖柳色(外一篇),本论文可用于东湖柳色论文范文参考下载,东湖柳色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东湖柳色论文参考文献:

东湖柳色论文参考文献 发表多篇论文一篇标准的论文范文一篇完整的论文如何写好一篇论文

黄土高原上,凤翔新城,一派江南风光.

一城柳色半城湖,接天莲叶荷花红.

东湖清澈明净,碧波粼粼;岸柳依依,倒影绰绰;鱼儿在柳枝间穿梭,小鸟在湖波中飞翔.

公元一〇六一年寒冬,关中西北冰天雪地.

苏轼赶赴凤翔府,出任判官.上任始伊,他大胆革除吏治弊病,取缔多种横征暴敛的条款,减轻了百姓负担,城乡日渐春回地暖.

来年,凤翔地区又遭受春旱,三月无雨,麦苗、油菜几近枯黄,百姓面临夏田绝收和饥荒.为此,苏轼心急如焚,他亲自带领民众,登上太白山绝顶求神乞雨.果真,凤翔地区连降三天及时喜雨,田禾逢雨转黄变青.全城百姓欢庆天降甘霖,苏轼和民同欢同歌.他将自己住宅中的一间小亭命名为“喜雨亭”,随后,他又挥笔写出喜雨般洋洋洒洒飘落的千古奇文《喜雨亭记》:

一滴雨珠,是一颗宝玉;

一滴雨珠,是一粒粮粟.

一滴雨珠,关乎百姓饥饱;

一滴雨珠,牵动太守忧思.

由此,这篇以雨为题的《喜雨亭记》,也就和众多的远离百姓疾苦的所谓文章迥然有别——它没有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无病 ;它没有文人墨客的空洞浮泛、小愁小怨.《喜雨亭记》可谓一曲人间绝唱.

苏轼的思考从求神乞雨开始,又进了一步;他认为靠天信神赐雨,是靠不住的,唯有靠人靠民才是解除西北旱災的根本抉择.从此,一个修筑水库的蓝图在苏轼的倡导下变成奇迹般的现实.

他亲自率领全城数万民众,开据凤城城东区的深沟和洼地,形成一个大水库.他又把城北的凤凰池水引入这个水坝.水库竣工了,既能防洪蓄水,又能灌溉万亩农田,一举解除了大西北的大旱之灾.这座水库,如今改名“东湖”.

丰盈充沛的东湖水,蓄满的是苏轼水样的爱民情结.东湖水,又是《喜雨亭记》不朽的现实版.

继往开来保护东湖的后来者,还有清代爱国名将左宗棠.

今日东湖岸边茂盛如林的“左公柳”,就是左宗棠在一八七六年初春率领六万军队,开赴新疆收复失地,途经凤翔地区栽植的.

棵棵柳树,苍劲挺拔,高耸入云,一如坚毅不屈的左公其人,守护着东湖的春夏秋冬.

那年,他夜宿东湖喜雨亭.东湖水波泛起他和苏轼息息相通的“心忧天下”的爱民情怀.他成长在湘江之滨的柳庄,他的故居,至今还屹立着他亲手栽植的两棵“左公柳”.苏轼自号“农人”,以农为荣;左公自号“湘上农人”.苏轼写词,以示爱柳如痴:“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满庭芳·归去来兮》)左公爱柳,情有独钟.他率领大军西征途中,沿途栽柳.军队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绿洲.

数年之后,和左宗棠的同代人、湘江巡抚杨昌浚出使西北时,目睹所到之地,绿柳成林,鸟鸣枝头,百业兴旺,即赋诗《恭诵左公西行甘棠》:

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东湖周围,以至大西北,柳树成荫,无疑是保护东湖水源的天然绿色屏障,大环境变绿了,也和东湖的兴废息息相关.又如苏轼和左公的风骨——柳树是最平凡的树木,最易栽植,最易成活;它最耐旱,最耐寒;它不仅能防止水土流失,还能抗击暴风雨雪;它不折不倒,耐腐耐久;它在哪里成荫,哪里就是一片春光,哪里就会五谷丰收,百姓安康.

东湖水,因苏轼而名世;东湖柳,因左公而不朽.

东湖和左公柳,相依相生,相映相辉,融为一体,自然而瑰丽的湖光柳色.

马尾桥畔迎春花

马尾桥,长约三十米,宽约五米,高达数十米,是一座古老的乡村土桥,“飞架”深沟南北,直达岐山周公庙名胜风景区.

这座古建土桥最大的亮点,就是土桥两侧陡峭的土坡上,长满密密层层、四季常春的迎春花.

走近迎春花,我一如触摸到它的血脉和灵魂.在它繁密的深绿色的枝条下,伸展着碗口一般粗壮的黄灰色的主干.它鳞状的枯皮,一片一片,如腾飞的龙爪,扑跃的虎足.它生长的年代有多么久远?它常青的生命多么永恒?据说一九八五年全国迎春花盆景大赛上,一盆迎春让世人惊叹:它的古老的树龄已达五百余年.由此,迎春花也改写了人们对它轻视的短浅目光.它并不是毫不起眼的小草小花;它也毫不低矮,毫不卑微;它堪和松、柏比肩,堪和竹、梅媲美.

马尾桥畔的迎春花,生命力极其强盛.长长的枝条节骨处,都能萌生出气根,如同南方生长着气根的大榕树.它和大榕树气根浮在天空的不同之处,还在于迎春花的气根,随着枝条的节节伸展,气根却深深扎入泥土;它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任你使足劲力,也难拔出;即使你拔出一节,采折一枝,它仍能自生自长,更繁更茂.由此,我也明白了马尾桥遭遇洪水袭击的惊险一幕——每年夏秋之际,山洪顺沟汹涌而来,洪水卷动着碾盘大的山石,在深沟内咆哮怒吼,冲撞猛击,发出雷鸣般的轰响,可谓乱石崩云,沟土坍塌.可是,一沟山洪,却在马尾桥下的大孔洞里,收敛了桀骜不驯的野性,慢慢平衡了,平稳地流向桥西的周公水库.由此,我又明白了,这座古建土桥,千百年来不塌不崩的根本原因——原来,它是土桥两侧千万枝迎春花护卫的功绩.面对山洪,迎春花摆开会战大阵,它一层紧扣一层,一队紧靠一队.它那密集的枝条,如同伸展的手臂,臂臂紧挽,手手紧拉,组成一道防卫土桥,抗击山洪的绿色堤坝.为此,我说,谁道迎春花“无处使用”,谁道迎春花“难挑大梁”?

我爱迎春花,不只爱在山洪暴发时,还爱它在数九寒冬之时.

数九的寒风,一如凛冽的刀片,所到之处,无不响起尖利的哨声.它咔咔嚓嚓,断折了马尾沟边大树的枝桠,打上苍凉而光秃的印记,但它却折不断马尾桥畔迎春花的枝条,扫不脱迎春花的碧翠色泽.它的枝条,虽然细如柳枝,弱如草叶,但它柔韧得富有弹性和筋力.寒风能把它扬起,但它又能轻盈、自如地落下,一如翩翩起伏的芭蕾舞,又如一曲“二十四桥明月夜”优雅的洞萧声.

北风愈严寒,枝条愈翠绿.此刻,我细细一看,在这数九寒天里,迎春花的枝条上,节节吐露出点点如豆的赤红色的花苞,恰似玛瑙珍珠,又如婴儿睁开的眼睛.

品尝马尾桥畔的迎春花,更能让我如痴如醉.醉眼看花,亦幻亦真,别有情趣.

此刻,马尾桥畔的迎春花,在漫漫一坡绿枝翠叶的映衬下,如同一河碧波.金色的花朵,一如碧波上溅起的浪花,它处于桥畔的峭壁上,又是立体的、从天而泻的花的瀑布.

瀑布不息地流泻着,流泻着泥土纯朴的气息,流泻着天空湛蓝晶莹的亮色,流泻着春风清明湿润的暖意,流泻着万物萌芽深情的呼吸:“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马尾桥,是古桥,也是新桥;是古道,也是崭新大道.桥面上,托载着飞转的车轮,行人的脚步;也托载着夜空星斗,晨霞朝日,阴晴冷暖.大桥畔上的迎春花,护卫着大桥,也托举着大桥.大桥的负重,时时刻刻牵动着它的脉博,它的胸膛一起一伏,它的血脉哗哗跳动.

由此我更明白,迎春花心连着大桥,心连着海角天涯.

如同一座里程碑,给这座大桥改写了一个崭新的名称:迎春花桥.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群众艺术馆)

结论:关于东湖柳色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东湖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櫻桃红了(外两篇)
作者简介:朱盈萱,女,16岁,河南省淮阳县淮阳中学高二学生,学校羲陵文学社骨干社员,县作协重点培养对象,有作品见于《周口日报》《中国校园文学》等。

岁月蹉跎(外一篇)
作者简介:余高峰,男,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工作,市作家协会会员,发表作品多篇。亲爱的,刚刚三天,你就从QQ聊天来到现实中间。你那么的热情,率直而天。

往昔文化,你在何方(外一篇)
我总会在某些时刻感到,我们的社会跑得太快,奔得太急了。仿佛一个幼稚的孩童,向某个目标跑去,便丢三落四地将口袋里的东西悉数扔下。那扔了遍地的,便是。

追求幸福(外三篇)
作者简介:殷亚红,笔名梓钧、左瞳。1975出生,克拉玛依人,性别女,汉族,供职于中油股份公司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党群工作处。2002年开始发表文章。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