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忆想论文范文写作 父亲全集忆想中国文学素颜时刻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忆想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1

父亲全集忆想中国文学素颜时刻,该文是关于忆想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忆想论文参考文献:

忆想论文参考文献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我想投稿文学刊物投稿关于文学的论文

追寻起来,沈从文对全集有过两次“表态”

要不要编辑出版 《沈从文全集》?沈从文生前没向家人做过任何交代.但追寻起来,他对自己的全集曾有两次表态.

第一次是1947年后,在生活书店1934年出版的《边城》封面上,他留下这样的字迹:

“第一版留样本全集付印时宜用开明印本,将此本新题记附入.从文”

1975年8月15日,沈从文独自在工作室兼卧室的杂乱文稿里,偶然发现一张写满字的小纸,那是他1949年2月写的 《一个人的自白》 首页,开篇就表明是在“求生的挣扎与自杀的绝望”中留下的绝笔!看了非常难过.

那天考古学家王送他去张兆和的宿舍吃饭,临别时他拿出这张残稿,郑重托付给最信赖的挚友:

“这个放在你处.将来收到我全集里.”

十年后,国内学界朋友和沈从文的家人都意识到,《沈从文全集》 必定会编辑出版,默默地做着准备.这时王 把精心保存的残稿移交给我,并转告了嘱托过程.

这页残稿仅是沈从文个人史料的一个碎片,他却嘱咐将来收到全集里,罕见地显示出面对历史的高度自信!沈从文心目中的全集,已经远远超越四十年代的想象.

我的母亲张兆和读大学时,受到老师沈从文的情书攻势.他写那数以百计情书,很可能比写小说更用心.命运把沈从文大量未发表的精彩作品变成了张兆和的专利读物.她一生读过无数沈从文来信.1938年1月31日从沦陷的北平,张兆和在给沈从文的信中说:

“在这种家书抵万金的时代,我应是北京城最富有的人了.”

1966年“*”爆发时,我和妻子张之佩带着刚满一岁的女儿沈红,随工厂迁到四川自贡,在那里生活了十四年.“*”中父亲受冲击时,还牵挂着孙女,我们是他仅有的安全倾诉对象,收到过许多十页八页长信,鼓鼓囊囊撑破信封,帮我拿信的人会说,“看不懂!”天各一方又逢乱世,命运让我继张兆和之后,成为沈从文“潜在写作”的另一个幸运读者.

1968年3月23日,父亲在信中叮嘱:

“给你的信,可注意一下,不必要留的,即处理一下,免得反而在另外一时引起是非.可留的即作个纪念,因为别的什么也没有给你们!”

回凤凰一路给张兆和写了五十封信,后来改写成 《湘行散记》

我在“一打三反”之类运动阶段也曾受监视,部分信件就没收到.尽管这样,父亲的来信还是存下一大堆.但在“对敌斗争”最严酷时期,为双方安全,我销毁了最重要的几封谈逆境中不该萎靡下去的信,心里一直非常难过.我们1980年回到北京时,也带回记载着沈从文十几年处境和心声的家书,我非常珍惜.

那时沈从文刚住进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宿舍,老屋里还留下几个灰塵扑扑的大包袱旧纸箱,地面厚厚一层垃圾混有很多字纸.经历过“*”,我懂得毁灭容易,想找回来永不可能,清扫时就把有父亲字迹的纸拣出,叠拢来竟装了一箱.

那些大包袱旧纸箱里是陈年文稿和往来杂信,八次抄家时被一股脑儿没收审查,几年后才发还一部分.凡涉及物质文化史的手稿父亲都说重要,我便送去让他处置.剩下的劫余残稿,远远超过了从四川带回来的家书.

我既是最幸运的读者,也义不容辞承担起保护、整理的使命.

沈从文晚年因病不能伏案工作,我常选些旧信展平拿给他看,他说:“我那时候能写出这样的东西来?”自己都惊讶.我又把新发现的文章抄出来,如 《抽象的抒情》,抄得非常整齐,他边看边称赞:“这才写得好呐!是你写的呀?”

“我哪写得出来?这是你的文章.”给他看手稿,他已忘记了:“啊?真是我写的?”

后来父亲见到我常问有信没有?重读那些旧信,是最让他高兴的事.

一部分旧稿叠放整齐,或用封套分装,另有大量零碎字纸散乱无序.在故纸堆里搜寻,就像拿考古发掘中收集的碎瓷片,从反复比对中拼接,逐渐呈现出本来器形.王 精心保存的《一个人的自白》 残稿,竟然配齐了全文,从“*”中失而复得的杂稿里,还拼接出更多湮没的文献史料.

在大量旧稿中,有一组带插图的信,是1934年初沈从文返乡途中写给张兆和的.那时两人新婚不到半年,他从北平回凤凰探望病中的母亲,一路给张兆和写了五十封信,后来改写成代表作《湘行散记》.原信虽然只剩三十多封,但家里人仍很兴奋,我跟母亲商量,一致想法是把这一摞书信统称 《湘行书简》,与 《湘行散记》 合编成一本《湘行集》,让读者对照着看,另一些选本也配上相关的未刊稿,这样来安排一组出版计划.

过去有家书店,曾计划在1984年出版一套沈从文精选集,纪念他文学创作六十周年,请凌宇编选.父亲1983年脑血栓住院时,母亲一边护理他,还在病房审看最后几本书稿.不料交稿后遇上“清除精神污染”,出版计划夭折.

因国内研究沈从文的学者,只凌宇有过编选多卷本文集的实践,日后编 《沈从文全集》 需要更多人参与,故重编这套精选集时,准备邀请沈从文研究较活跃的吉首大学合作进行.

吉大的刘一友、向成国老师来京出差时,我选了一公文袋未发表的手稿给他们看.刘老师说读后两人都睡不着觉,我们以前的论文应该重写了!

编书事一拍即合,三人共同来编.这套二十本 《沈从文别集》,按作者生前指定便于携带阅读的小窄开本、朴素装帧,1992年由湖南岳麓书社出版,首次向读者展示沈从文文学作品里看不到的一批文字,从内容到形式广获认可.我们几人都明白这是一次积累经验的预演,为日后编全集作准备.

两个忠告,冲击了父母积淀很深的重重顾虑

别集出版后,编全集的条件日趋成熟,母亲和我分别听取各方面专家意见,跟可能参与的朋友沟通.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审张小鼎正参加 《茅盾全集》 编辑工作,我登门求教.了解到编辑出版《茅盾全集》 是纳入计划的,编辑室成员是各大学和研究机构借调来的专家学者,实力很强.编辑室之上,有三十五人的庞大编辑委员会,做校注、定稿的专家们,很多事情要用书面征求各编委意见,但编辑委员中只有极少数是研究茅盾的学者.

结论:大学硕士与本科忆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累得怎么样用形容词方面论文范文。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荒诞内涵和谱系
摘 要: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普遍将偏离“现实主义”的作品视为“荒诞”。本文试图从历史考古学的角度来重新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荒诞”的谱系,以此纠正这。

日本中国文学史观建构1882—1912
摘要:本文以1882年至1912年间日本出版的中国文学史为对象,对其体现的中国文学史观加以考察,指出尽管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以汲取西方文化为主,但至。

中国电影:素唇凝香
中国电影:素唇凝香电影是文化输出载体。电影作为一种廉价、普通且传播广泛的娱乐方式,为大众提供了最为流行的视觉艺术形式,同时电影也展示着某种区域。

中国文学之城建设的现状分析和推进策略
摘 要:文学历史资源的积淀与当代作家群体的孕育,及其文学产业化的成熟运作,是“世界文学之城”建设的共通特征。绍兴市在2014年提出建设“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