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吊诡论文范文写作 吊诡在晚清和五四之间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吊诡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6

吊诡在晚清和五四之间,本论文为您写吊诡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吊诡论文参考文献:

吊诡论文参考文献

引言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下简称学科)作为大陆高校文科设置始于1949年.到1980年后,随着严家炎提出“文学现代化”标准,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三人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该学科才逐渐成为国内诸子竞相鸣放的园地,海外汉学家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等也接踵登陆,参和共建.

汉学家为学科带来了新意,亦难免争议.夏志清、李欧梵最初是因各自对鲁迅的别样阐释,惊动了大陆学界;后来王德威则走得更远:他在20世纪末出版《被压抑的现代性》(下简称王著)提出“没有晚清,何来‘五四’”①,挑战“五四”对于现代文学学科的“起源”地位,不啻“石破天惊”.以“王德威”为关键词搜索知网,相关文献达七百余篇,其中有涉王著批评的,大致归为三类:现代性概念的边界,述史节点的要素,“压抑”的历史真相.

王德威莅临大陆比夏志清、李欧梵晚了十年,他就不免承受大陆已变得挑剔的专业眼光.比如王著将“现代性”概念归纳为“求新求变”,人家就会抢白“没有《红楼梦》,何来晚清”②,暗示王著思辨的欠缺定性会让史述陷入时间节点的无限倒退.王著解释说,因西方的介入是中国文学“现代化”之必要条件,因此对“现代性”的回溯宜截止到晚清③,又马上招来驳诘,说该补白是混淆了“历史的实质的现代性”和“话语的建构的现代性”的差异④.更有甚者,是王著一方面将西方介入视作中国文学“现代化”(即“求新求变”)之前提,但另一方面王著又说晚清文学还有部分“求新求变”和西方介入无关,宜称为“中国文学传统之内生生不息的创造力”,那么,这到底算不算“现代性”?若不算,晚清文学又如何“现代性”,云云.

不能不说,大陆学界的批评确有道理,但症结却在:当如上指控针对王著将现代文学的边界推至晚清、在学理上有否破绽时,却忘了追究王著如此执着地将现代文学史门槛前移,其背后诉求何谓?

笔者认为,王著的学术意图,只有被置于学科史语境即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下简称《三人谈》)的“接着说”关系中,才能显现.明言之,王著是站在20世纪末,旨在通过对《三人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接着说”,来尝试“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学科)和“中国当代文学”(作为实践)的世纪性融合.这是一个雄心勃勃、亟须著者预支宏阔学思、却怕难调众口的大工程.从这角度说,王著在尾声自称“简略”⑤,恐未必全是谦辞.

王德威对《三人谈》

“接着说”

要追寻《三人谈》和王著的渊源关系,须回到三十年前的语境.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构想首发《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钱、陈、黄意欲打破近代、现代及当代文学的学科界限,“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把握”⑥,设想该整体靠五大要素来糅合:“走向‘世界文学’的中国文学;以‘改造民族灵魂’为总主题的文学;以‘悲凉’为总体核心的现代美感特征;由文学语言结构表现出来的艺术思维的现代化进程;最后,由这一概念设计的文学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⑦

学界今已公认《三人谈》是将学科“立足点从‘政治’深入到‘文化’”⑧的一座里程碑,虽最初也饱受争议.陈平原曾追忆,“我们希望有一些平等的学术讨论,造成真正的理论对话”,结果却因为“触动”学科积累了“几十年的价值观念”而仅收到诸多“情绪化的反应”⑨.从某种角度上说,这命运实和后来王著的遭遇很相似,然更相似的或许还是彼此的创作动机.钱理群这般解释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构想的学术冲动:

我们都是属于现实感比较强的人.要是把我埋在过去的事情里我一点兴趣也没有,要是跟现实不相联系,那我们何必要去研究它.我把这种研究叫做“从当代想现代”,就是从当代文学中去发现问题,在追溯到现代文学去挖掘历史的渊源,是一种“倒叙”的思维方式.⑩

黄子平则解释了“倒叙思维”的正当性:“我觉得一种现代的悲剧感贯穿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往深里一想,就感到是由于一种共同的‘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提到的历史任务一直在要求完成,至今仍在寻求解决的方法、途径,我就想如果把新时期文学和五四新文学看作两个 的话,这之间等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那就带有一种整体性.可是我们的专业之间隔着一条杠;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就把这个联系切断了.研究起来就有许多毛病.同时我又发现,搞现代文学的也好,搞近代文学的也好,都和我们搞当代文学的一样,都各自感觉到自己的研究对象的某种‘不完整’,好像都在寻找某种完整性,一种躲在后面的‘总体框架’.”11

可鉴“倒叙思维”诉求有二:“倒”和“叙”.

“倒”来自“当代反应”(注意,不是“反映”).正如英国批评家利维斯说伟大作家的“卓异之处在于他们当其时而非常活跃——对时代异常敏感”一样,《三人谈》也认为优秀学者需借助优秀作品来完善自己对当代的思考——既包括对时代的思考,又包括对文学所呈现的思考的再思.同时亦可认定,《三人谈》的文学史观必将重视内容大于形式.

“叙”则来自“历史主题”,即引文所谓“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历史任务”.《三人谈》纵览百年中国文学,发现其所重视的“当代反应”(对现状的种种思考)始终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中绵延或变奏,根源当可追溯到“五四”前后,这足以构成一条完整的文学史线索,故曰“历史主题”.也因此,若想充分解读“当代反应”,须同时追溯文学史线索的来龙去脉,这便不得不“倒叙”.

但其“倒叙”将遭受“80前”12学科的阻拦.“80前”的文学史观是以“新 主义革命论”为纲,将现代文学史视为革命史分支,于是原本一脉相承的世纪百年也就被断为三截:“现代”被限制在1919至1949年内;1840( 战争)至1919年为“近代”;1949年后为“当代”.其后果,一方面,这造成了近、现、当代的机械区隔,增加了贯穿文学史线索的难度;另一方面,“80前”学科“以论带史”,也难免将“现代文学”主题化约为政治背书,使其在文学史上孤立于尚未革命的“近代”和革命分外亢奋、转而渐渐淡出的“当代”.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吊诡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世事吊诡什么意思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吊诡文学奖让中国文学一再蒙羞
2014年的文学事件中缺少“一致性”事件的引领,也无真正存公共性上形成有效回响的大事件,以至于我们在年末岁初对过去一年的文学创作盘点时,最先映入。

晚清还是五四,中国新文学起点探究
摘要:中国新文学的起点一直是文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旨在明确界定与之联系紧密的关键词,从而横纵向全方位梳理中国新文学起点在晚清还是五四的不同论。

吊诡破格行动
据2014年12月29日报道,苏宁联手国内美的、志高、海尔、海信、奥克斯、长虹等6大空调品牌发起了声势浩大的针对格力空调的所谓“6+1破格行动”。

叙述吊诡和人性探险
摘要:在当今市场经济背景下快餐化的文学时代,麦家的《暗算》以其简洁、奇特的叙述体,描述了一群智力超群的特工,而备受青睐,真正雅俗共赏,老少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