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来源论文范文写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三个思想来源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来源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三个思想来源,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来源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来源论文参考文献:

来源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畜牧杂志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军事理论论文2000

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吹响了法治建设攻坚战的进军号

本刊记者沈聪(以下简称记者):李教授,您好.近期,总书记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并亲切会见了您和其他几位资深教授.结合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发表的重要讲话和您的研究领域,就法治建设的理论问题对您做一专访.

首先,您如何理解总书记考察中所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以下简称李德顺):总书记到中国政法大学来视察,并发表了情深意长的重要讲话.我理解,这里主要传递了两个方面的重要信息:一是恰逢五四青年节和中国政法大学65周年校庆,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充分表达了对我国青年一代成长的亲切关注与期待,包括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指导;二是一个更重要的信息,就是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总书记的法大之行,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党实施“四个全面”战略的坚强决心.

大家知道,党的十八大以后,决定实施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一战略布局广阔宏伟、博大精深,在实践过程中,它的具体步骤和内在逻辑清晰可见,十分简洁:首先从全面从严治党开始,在强力的同时,充分发挥党的“规矩”(即党内法治)作用,才能抓好领导和骨干的队伍,在全国有效地推进和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只有打好了全面依法治国即法治的基础,才能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切实展开和持续深入,降低阻力和风险,有效地巩固并扩大改革成果,使之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我们才能以崭新的物质精神文化面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毫无疑问,无论是“四个全面”的整体实现,还是其中每一个环节的全面实现,都不是一个单打一的、可以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全党全国人民一齐上阵,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完成的伟大历史工程.全盘部署是全面考虑,实际步骤却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四个全面”中的每一环节都是长期的、综合的战略部署,更要有精准的实施策略.我觉得,这几年以强力、全面从严治党(包括治军)为重点切入,逐步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依法治国”是党的十五大就提出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做出了相关决议,它们都属于战略性的决策.至于什么时候提为重点工作日程,当然要考虑时机和条件.因此我认为,总书记到法大这个行动,传递了一个信号:要把法治建设全面纳入工作的重点日程.这是一个重大的信号,可以说是吹響了法治建设攻坚战的进军号.

记 者:中国政法大学是我国一所著名高等学府,成立于1952年,以“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为校训,长期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法治人才.作为中国政法大学的教授,您认为高校应该怎样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作出贡献.

李德顺:“立德树人”是对整个教育事业的普遍要求,“德法兼修”则是对法科教育的特殊要求,是“立德树人”在政法院校的具体化.我觉得,从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这一点来看,我国目前的教育理念还显得有些混乱,因此效果差距较大.主要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想不想立德树人,而是在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和怎样树立的问题上,还有正本清源、解放思想、确立先进理念的必要.例如在政法院校的专业理念中,法和法律,是否仅仅是一套知识和技术,而不含有深厚的道德和政治底蕴?尊崇法治,是否意味着可以没有丝毫政治责任感和道德荣辱感?讲政治讲道德与讲法治之间,在什么情况下是要区分清楚,不可混淆的,在什么情况下是互为表里、彼此不可分离的?这些理念讲得不透彻,就会导致教学和研究中出现偏差.比如有的老师总强调“我讲的这些与政治无关”,或“法治就不要讲道德”;有的老师则相反,告诉学生:“法治是道德堕落的产物”,或“高尚的人不需要法治”,等等.按照这些理念,就不可能增强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推进依法治国的积极性和建设性.所以我认为,高校,特别是政法院校,要从端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开始,加强法治基础理论建设,用德法兼修的理论体系和教学方式去立德树人,培养新型的法治人才.

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抄照搬

记 者: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并指出“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总书记曾强调,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应从历史和传统中汲取养分.

您认为,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要从哪些方面汲取中国传统法治理论和西方先进法治理论中的营养?

李德顺: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要承认它有三个基本的思想来源:

一个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法制思想,如法家的法制思想、儒家礼教中的法制思想等.我的感觉,法家主要是主“刑”,即“刑治”,还不是完整的法治.而儒家的“礼教”是以“礼”代“法”,把它那套价值理念变成了礼的规则和程序.“礼”有些类似于现在的宪法和民法的内容.当然那时候的法都不很完善,用我们现在的眼光看,都还不是法治的“法”,而是人治的“法”.但首先必须承认我们历史上确实形成了一个“德主刑辅”的传统和一个独具特色的“中华法系”,其中有不少内容对于今天来说仍然是宝贵的资源.例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实际上是我们现在讲的“人体论”的一个历史渊源解释.所以说,历史不可虚无.从传统文化中吸收积极的东西,让它成为法治建设的助力而不是阻力,这是我们现在理所当然、义不容辞的历史任务.没有这一点,就不能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第二个是西方的法治理论和实践经验.西方有些国家在法治方面有很多历史经验.有些是我们已经吸收了的,还有些是应该吸收的.但西方并非只有一种模式,也并非没有问题,如“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也都有自己历史性和地方性的特色.因此,不管怎么吸收,“别人的肉贴不到自己身上”,你想把人家的法条简单搬过来,就会行不通.在这个问题上,所谓“法治化就是西方化”的说法,显然是一种最浅薄的偏见.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来源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来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本质特征
[摘要] 2014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已经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基础其现实意义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顺应民意的发展道路,追根溯源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对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有现实意义。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
[摘 要]作为社会经济重要制度之一,社会保障从一方面较为直接的展现了社会进步以及文明的程度。建立完善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整个社会协调发展、社。

中国特色结构性调控范式实践模式其理论贡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从性质上可分为紧缩性与扩张性两大类型。在具体的政策操作实践中,这两种类型的宏观调控长期存在总量调控与结构性调控。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