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老支书论文范文写作 听老支书讲那过去事情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老支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7

听老支书讲那过去事情,这篇老支书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老支书论文参考文献:

老支书论文参考文献

今年春节,我携妻儿回老家——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榔坪镇乐园村过年.正月初二,我跟往年一样,去给一位85岁高龄的老人拜年.他,曾是当地的老支书,也是我十分尊敬的伯伯,名叫邓全阶.这次拜年,我有个愿望,想听听邓伯伯当年担任村支书时经历过的那些事.因为我现在在单位也担任党支部书记,希望可以向他老人家取点儿“真经”.

我父亲跟邓伯伯是一个组的,过去叫生产队.从记事起,我就知道两家关系好,邓伯伯老伴姓钱,我叫她姑妈.两家的房屋遥相对应,不仅能看见,大声喊还能对话,但步行却有3公里多路.一直以来,父辈们是患难兄弟,我虽离乡多年,和邓伯伯却一直是忘年之交.

邓伯伯见到我很是高兴.看得出来,他老人家乐意跟我讲从前那些往事.随着我的提问,老人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半个多世纪前.

1961年2月,我担任大吉岭大队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当时支委班子由三人组成,副书记曹平阶,委员朱昌远.那些年,支部里委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而书记一直没换.直到1982年7月,党支部开始起用新人,我改职担任了副书记,一干又是6年.1988年,我正式退了下来.像我这样连续当了20多年支部书记的人不多.还记得我刚上任时,那真叫一穷二白,大队连固定的办公地点都没有,工作就像“游击战”.那时,我的工资待遇是一年80元钱.

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大队仅有480多口人,山大人稀,居住分散.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全大队仅有14名党员,后来才发展到30多名.那个年月,地处山旮旯里的老百姓日子过得苦,每天吃了上顿愁下顿.我知道自己当这个支书,承载着几百号人的重托,责任重大.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千方百计解决好吃饭、就医、入学、交通这长期困扰老百姓的四大难题.首先,把解决群众的吃饭穿衣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我和当时大队干部一道,带领党员、群众向“农业专家”陈永贵学习,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坡改梯、旱改水、小改大”工程.整天脸朝黄土背朝天,不知疲倦.通过改良品种、科学种植等有效措施和手段,做到增产增收,努力使老百姓吃得饱一点.

和此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党内活动,比如每个月组织党员学习或上党课,总结布置工作,开展义务劳动等.那时,党员的党费都是固定月初上缴,每人每月6分钱.虽然钱不多,但大家都认真缴纳,党员的身份意识很强,政治觉悟都很高,脏活儿、重活儿、累活儿、险活儿,都是党员抢着干,确实都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是群众眼中的榜样.也因此,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很强,自1972年以来,我和支委一班人带领全大队的群众,义务出工,起早贪黑,用时3年修通了出山的公路.

这事我也有印象.那年大队没有学校供孩子上学,老支书把他自家当临时学校使用.当年我就在邓伯伯家里上过学,他的小儿子邓西乔还是我的老师呢.

在我和当地群众心目中,邓伯伯性格直爽,敢作敢为,虽然不到一米七的个头儿,但体格健壮,做事干脆利落,雷厉风行,一般人赶不上他.作为百姓的“父母官”,他大小事物都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在艰苦年代,一年四季,他带领群众“抓革命,促生产”,想方设法寻找勤劳致富的“金钥匙”.有时候,为了群众的生计,他吃不好,睡不好.在田间地头儿,在抢险现场,在村民家中,在村头村尾,处处都有他风风火火、奔波忙碌的身影.这些,都是我本身知道和乡亲们口口相传的,而他在我面前,却只字不提这些,倒是给我讲了当年当地的一个创举——合作医疗制度.

1972年3月,河北省委某领导带领一行20余人,到我们大吉岭大队参观学习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做法.当时不通公路不通车,他们从榔坪镇走了30多公里才到我们这里.第二天,我把他们带到自己所在的生产队,参观了卫生室,汇报了合作医疗政策.之后,我把客人接回家中,私人招待他们,他们很是感动,有些人都掉下了眼泪.他们最感兴趣的是我们的合作医疗是怎么办起来的,我毫无保留,一一给他们做了介绍.我们大队共有9个生产队,一个队设一个土药房和一名卫生员.平时,群众遇上小病小伤不出生产队,大病大伤不出大队;三天一预防,七天服一次药;疑难病人转院治疗报销.病人每人每年交1元钱的医药费和五角钱的挂号费,一年四季有预防药.从1978年开始,做到家家有药源,户户有卫生员.这,就是当初我们村推行的合作医疗政策.当年,首创合作医疗制度的,就是家住杜家村的老赤脚医生覃祥官(已故).他被誉为“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之父”.他的事迹曾被 亲笔批示,并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他曾四次受到 的接见,并出访过日本等国,享受副厅级待遇.他是我们土家族儿女的骄傲!那一年,全国有19个省市的人来大队参观学习取经.

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详细听说开办合作医疗的事,感到十分新鲜.想到邓伯伯在自己家一下子招待20多人,那是要吃掉很多口粮的,在当年粮食紧缺的情况下,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记得在我当书记的20年里,变化最大的还是70年代末.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国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农村废除了人民公社制,改换成现在的镇、乡、村、组等机构.当时,包括大吉岭大队在内的几个大队合并,组成了今天的乐园村,全村人口达到4000多人.人多了,管的事也多了,工作就更难做了,但不管怎么说,组织让我干,就得尽最大努力干好.记得1981年,全村架通了高压线,电灯照亮了大山里的农家,结束了村民点煤油(气)灯的历史.1985年,又接通了从高山引进的山泉自来水,告别了肩挑背扛找水吃的艰苦日子.80年代末,全村的就医、入学难题也得到逐步改善.做成这些事,的确不容易啊!

邓伯伯边说边抿了一口茶,神情更加专注.是啊,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实事、好事,无不凝聚着全村党员干部的心血和汗水,作为村支书的邓伯伯更是功不可没.

在我儿时最清晰的印记里,邓伯伯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无论哪家有红白喜事,他都去慰问、捧场,不仅如此,还经常主动请缨当“知客先生”,即主事人.每次忙前忙后,两三个昼夜不合眼.尤其是遇到老人过世,按土家族风俗,都会“打三鼓”闹夜,即跳丧(又称巴山舞).每次他都和群众跳在一起,凝聚在一起,辨不出书记的范儿.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老支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老支书电视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老石油讲故事弘扬传承大庆精神
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3月10日,华北油田关工委在井下学校举办了传承大庆精神报告会。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原第二钻井工程公司经理。

西一社区:听退伍老兵讲那过去的故事
为进一步丰富辖区青少年寒假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关西一社区组织开展了一场以“听退伍老兵讲故事”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讲堂。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学军小。

老王讲酒店酒店文化铸成酒店命运
都是酒店,各有不同,有的紅红火火,有的艰难度日。但凡经营红火的一定有个声名远扬的品牌,不仅耳熟能详,而且跨越国界;而经营困难的的酒店,自然无精打。

老王讲酒店——精品酒店,情有独钟
渊源Origin二十世纪之前的小旅馆小公寓和豪华大酒店不同,只满足基本的住宿要求即可。 主人把住店的看成是自己家的客人,双方关系平等,没有多少。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