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报告文学论文范文写作 评叶多多报告文学一个人滇池保卫战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报告文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1

评叶多多报告文学一个人滇池保卫战,本文是一篇关于报告文学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报告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报告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评中级职称论文要求评职称论文评职称论文发表刊物幼儿教师评职称论文

内容摘 要:将叙事学理论和报告文学批评相结合,对于分析报告文学有很大的意义.本文运用叙事文学理论,从叙事话语、叙事结构和叙事*三个方面比较研究叶多多的报告文学《一个人的滇池保卫战》,.

关键词:叙事话语 叙事结构 叙事*

新世纪以来,在报告文学批评界,运用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分析报告文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这种叙事学分析方式对于拓展当前这种纪实性文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叙事学大师热奈特将叙事主义分为三个层面:叙事、故事、叙述,本文利用它作为理论基础,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一个人的滇池保卫战》:

一、叙事话语和叙述者

叙事话语是指叙事的主观形式,从主体介入叙事出发,在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是叙事视角.主要有非聚焦型视角、内聚焦型视角和外聚焦型视角,非聚焦型视角是作者置身事外,通过全方位地叙述整个故事以及人物,展示一种全知的状态,因此,它也称为全知视角.内聚焦和外聚焦型视角,主要专注于一个方面,剩下的部分由读者自己填充.《一个人的滇池保卫战》采用的是内聚焦型视角,作者参和到故事中,成为叙述的一部分.在文章的第四部分,叶多多讲述了自己和张正祥的两次相见,走进传主人生去感受张正祥为保卫滇池所做的努力.在叙述过程中,作者跟着张正祥移动,只记录张正祥在保卫滇池过程中遇到的事情和他的心理活动,对其他的人物作者采取边缘化、陌生化的处理;文章中可见的作者痕迹,表明叶多多既是观察者,又是参和者,这样使得文章思想深刻,在描写张正祥这一位“感动中国人物”时,包含着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

报告文学作家需要在非虚构性限制中,进行主体性介入,获取故事叙说的能动性.这种主体性贯穿于写作的全过程.和以往报告文学的写作不同的是,它更多地选择软性新闻题材进行写作.所谓“软性新闻题材”,就是题材表面并不具有显然的新闻性、重大性和陌生化,写作价值需要作者对题材的“软性”做出富有深度的开发才能实现.《一个人的滇池保卫战》很贴切地反映这一问题.叶多多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作家有着一种和生俱来的使命感:少数民族文学应该表达对自然的敬重.当一个老人一生默默无闻地捍卫着滇池的绿色,这对叶多多的冲击是巨大的,曾生活的土地和家园,带给她的是无限的担忧和关怀,这会使她不断地去接近真实的故事和人,当她踏上昆明这片土地,和张正祥老人站在滇池旁时,看着滇池的景观,我相信她拥有着和张正祥相同的情感,于是她拿起纸笔,创作了《一个人的滇池保卫战》.

二、叙事结构和叙事时间

报告文学单纯以线型和非线型来分析结构已经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了“横向全景式结构”、“集合式结构”、“纵向分析式结构”;其中,“横向全景式结构”展现同时发生的事件,全方位多层次展示事件;“集合式结构”展示一个主题下不同事件;而“纵向分析式结构”主要展示作者跨越传统叙事,积极展示内心的思考.《一个人的滇池保卫战》采用这种“纵向分析式结构”,作者具有思辨性的议论,语言直率严谨,体现着作者对于张正祥保卫滇池行为的态度,彰显着作者理性看待问题的方式,尤其是在张正祥无数次 的事情中,作者显然在整个事件中和张正祥保持着同样的情怀,但是在对这一环节的描写中,作者冷静、客观地为读者展示张正祥老人的行为.读完这篇文章,我们不禁会陷入沉思,张正祥的做法固然可贵,可是这样一位捍卫祖国大好河山的人,为什么会家庭支离破碎?为什么他多次上告相关部门但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愈演愈烈?这种理性深刻的政论性分析却正是表现了作者对于政府不作为,其他人污染滇池的批判.

和纵式结构的叙事结构相关联的是叙事时间,叙事时间是作者在叙述文本时,体现出来的时间状态,通过作者加工的形成的新的文本秩序.时序所指的便是文本故事的发生顺序和时间顺序之间的关系,一般分为:逆时序、顺时序、逻辑时序.《一个人的滇池保卫战》采取的就是逆时序,逆时序分为倒叙和预叙,文章开头便写到:“2011年对于张正祥来说,注定不是一个寻常的年份.继刚刚走上2009年度‘感动中国’的颁奖台没几天,2011年2月,张正祥又走入了 制作的国家形象片,成了‘中国国家形象人物’.”以及后面所提到的一系列环保荣誉称号,这些都是对未来事情发生的提前叙述,将结果预先告知给我们,彰显了张正祥身上的发光点,同时显露了作者的情愫.开头的预叙做到了情节的提示,使得首尾呼应.张正祥捍卫滇池的时间可以说几乎贯穿他的一生,过程中充满各种艰辛,而作者将结局写在开头,方便了读者阅读也引起了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叙事*

所谓虚构性文学,也必须遵循生活规律和情感逻輯,追求文本的真实性和接受的真实感.我们有必要重建报告文学的*秩序.这五点皆强调的“真实”便是报告文学一大特点之一.著名学者尹均生曾在论文中提到:“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越过峰顶,现代主义泛起之时.由于现实主义的生命力,一种新型的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报告文学应运而生并发展起来.”因此我们发现报告文学作为在现实主义文学的母体里孕育的新型文学,它具备着现实主义文学最大的特点—真实性.茅盾先生也曾说过:“报告文学是散文的一种,介乎于新闻报导和小说之间,也就是兼有新闻和文学特点的散文,要求真实.”叶多多在这位感动中国人物牺牲个人利益保护滇池生态的行为的基础上,经过走访调查和资料收集,用自己的笔墨描绘出这样一位果敢,执着的农民英雄形象.

报告文学同时要兼具文学性,《一个人的滇池保卫战》利用环境描写角度凸显环境问题,在对张正祥小时候生活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东方的天空并未像往常一样泛起红光,只有逐渐变淡的灰暗.狭窄的山谷幽深冰冷,似潜藏着无数的鬼怪.”山风的鼓荡,高原冷雨的拍打,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云南山区的阴湿感,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真实性.而这正是作者的魅力所在,因为张正祥的独居生活,作者无法参和其中,但作者却能在云南自然环境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发挥创作的文学性.

报告文学因为它的真实性和文学性的相加,让它具有很深厚的社会功能.在叶多多的字里行间中,张正祥奉献了人生的大部分时光,令人欣慰的是这些行为得到了认定,一个个环保头衔和一个厚重的“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印象深刻的是,叶多多在最后一次见到张正祥老人是,叙述道:他面对自己的处境说道:“不过,让我觉得有一点欣慰的是,我当选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已经引起了社会上很多人对生态的重视,以前是我自己在做这些事,现在有很多人帮助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自己周围的环境,开始保护生态.其实,不是我感动了中国,而是13亿中国人感动了我!”我想这就是这篇报告文学和张正祥这个人物“磁场”的重合,这正是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描写一位人生本身就传播现实主义力量的英雄,那种真实性跃然于字里行间,是一种感动和鼓舞,启发着阅读过作品的人去思考当下的环境问题和人类正面临的考验,同时注意到在环境问题突出的大背景下,究竟是什么阻挡了像张正祥这样人物保护生态环境的脚步,是政府?是人民?是社会?我们可以通过它去真切地感受这些有生态意识,有家园意识,有全局意识的人,去思考这个地球的未来,去思考人类的命运.

参考文献:

[1] 丁晓原. 报告文学,回到非虚构叙事本位[J]. 文艺争鸣,2014

[2] 塞音. 新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事模式[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3] 龚举善. 消费时代报告文学的叙事*[N]. 文艺报,2005-06-16

[4] 尹均生. 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军突起——论报告文学的产生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

[5] 茅盾《关于报告文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版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文学和新闻传播学院)

结论:适合报告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报告文学经典作品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用叶圣陶教育思想评其课文作品的教学
【摘 要】叶圣陶教育思想对于语文课堂的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引作用,本文试用叶圣陶教育思想简单阐述其“课文”作品的教学,对于阅读教学进行一点探讨。【。

论雷娅·杜娜叶夫斯卡娅妇女解放思想
摘 要: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妇女在社会以及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拥有独立的经济地位一。

汇率保卫战重罚蚂蚁搬家式逃汇
细化申报内容收到记者发去的截图,她正在整理行李。“很多项目之前都没有,个人购汇如果是这种细化程度,跟对公的节奏差不多了。”对于分享假期趣闻还是。

浅评财务共享中心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企业集中式管理模式在财务管理上的最新应用,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种有效的运作模式来解决大型集团公司财务职能建设中的重复投入和效率低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