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发表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写作 近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述评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马克思主义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3

近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述评,此文是一篇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投稿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杂志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摘 要:近十年来,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概括起来,主要有“文本论”、“结合论”、“过程论”、“内容论”和“本质论”.但目前的研究也存在深度不够、研究内容有所偏差、系统性不强等问题.

关键词:近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1)06-0049-06

收稿日期:2011-08-20

作者简介:周建华(1980-),男,湖南衡阳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级博士生,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科学界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自2005年设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以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1-2011年)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2001-2011年),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为主题的文章共有106篇.一些著作还专辟章节来论述这一问题,如顾海良主编的《从十四大到十六大——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汪青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王先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周连顺的《探索、出路与启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出版社,2009年)等.这些论著主要从以下五个维度来阐述和界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一、“文本论”

即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始文本的角度探索和界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着重突出概念的“当时性”内涵和“本源性”意义.鲁振祥系统、深入地考察和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的提出、论述、运用、解读和认识的历史过程,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时主要是在‘根据中国特点灵活运用’这个意义上说的,就是自己所解释的: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或全会决议所说的:学会灵活地把马克思主义及外国经验运用到中国实际斗争中去”[1].曹泳鑫、吴军深入解读了“38命题”以及后续阐述,指出“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在中国,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它是以为代表的中国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艰辛探索中,在与经验主义、特别是与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建党17年后才悟出的“道理”.其内涵包括中国文化的现代学术构建和解决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建设问题两个方面;并强调指出,当今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具有民族化、具体化、当代化的内涵特质[2].王增智梳理和考察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阐释过程,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可以归纳为:“一个基本原则和三个基本要求”.“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三个基本要求”就是“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表达方式的民族化和大众性” [3].陈家付认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已经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即:实现理论主题的中国化——“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实现理论形态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实现理论生长点的中国化——“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实现理论实践力量的中国化——“被中国人民所掌握” [4].

二、“结合论”

即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探索和界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但由于学者们对“中国实际”理解不尽相同,因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界定也各不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把“中国实际”理解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郑永廷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实际相结合,这种结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具体化、民族化和新鲜化;另一方面是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经验和民族文化优秀成果进行概括和提升,使之成一种体现着普遍和特殊相结合的新型理论,并成为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5].秦宣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指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相结合,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制定出合乎中国实际需要的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并指导中国的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创造出新的理论[6].

二是把“中国实际”理解为中国实践和中国文化,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和中国文化相结合.郭建宁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结合、融合、磨合、整合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实际上包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两个方面.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包括实践诠释,而且包括文化解读[7].张瑞堂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个“两合”问题,一方面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是“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也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融会贯通,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之中[8].

三是把“中国实际”理解为中国具体实践、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历史,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历史相结合.许全兴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和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两个方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也应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和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要重视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切不可忘记自己民族的祖宗[9].金忠严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历史经验相结合.“三个结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每一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经验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10].

三、“过程论”

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放到整个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乃至未来发展的时空链条中考察,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在不同历史阶段、历史条件下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但由于对过程的理解不同,学者间也存在分歧.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解为“互动与融合”的过程.邓剑秋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和矛盾,指导中国变革与发展的历史实践的过程,也是中国在自己的传统、国情、实践中构成的“中国实际”的“基体”上来理解、选择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互结合、双向互动的过程[11].胡军良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辩证互动的“问题式”对话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文本与中国解释者之间视域融合的“解释学”对话的过程,即在中国革命与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历史过程中的社会历史主体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过程,又是马克思主义被纳入“中国化”的诠释语境中,是中国的先进分子在自己的文化历史传统、社会实践等构成的中国实际这样一个“成见”、“界域”、“基体”上来理解、选择、运用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文化诠释和实践诠释的过程[12].

结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党的十八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摘要:党的十八大基于对党情、国情、世情的深刻分析与认识,系统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梦关系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创新过程中与时代潮流相适应、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并以这些理论成果为指导,从而解决中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要性和必然性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从而归纳出的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究
摘 要:20世纪以来,中国的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保护受到政府和一些环保人士的重视,虽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生态环境,但效果并不是很显。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