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目录>材料浏览

关于评论论文范文写作 在结束地方开始(评论)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评论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6

在结束地方开始(评论),本论文为您写评论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评论论文参考文献:

评论论文参考文献 文艺评论杂志文学评论杂志教育评论杂志外国文学评论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以路内的长篇小说《少年巴比伦》、《追随她的旅程》、《云中人》为主要分析对象,这三部小说都涉及到 1990年代的工厂生活和暴力事件,重新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的门.主要探讨 1990年代的工厂生活如何进入当下的文学叙述,以及呈现出的一些症候式的问题,生产性的城市叙述逐渐被取代,形成了一套表现工厂世界的文学语言,个人暴力和体制暴力,文学中的表现和隐藏,折射出 1990年代文学本身的诸多问题.

路内第一部长篇小说叫作《少年巴比伦》,之后有《追随她的旅程》,两部小说都在讲述 1990年代的戴城故事,到了三部曲的《云中人》,时间往后挪了挪脚,1990年代末期新世纪的打头几年,戴城也像小说中的男主角一样蒙上了山寨升级版的面纱,摇身变成了 T市,和被许诺了改变的时代一样,巨变横空出世,美好却悬置在空中无处落脚,所过之处,一片废墟.《慈悲》把时间拉长到路小路的父辈们,他们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亲历了 、饥荒、改革开放,他们和工厂纠缠了一生,工厂内部的压抑、紧张,无意义慢慢改变了他们的人格和底色,相对前面作品,由于是父辈们的人生,《慈悲》色调沉郁,况味更加复杂.

废墟式的小城市是路内小说的主要路标,还是从戴城谈起.戴城是一个衰老的县级市,介于比较有名气的都市南京和上海之间,有几千年的历史.按照路内的描述,这个城市最高的建筑是几座明朝的古塔,它们戳在市中心,未经修缮,摇摇欲坠,展示着它的古老传统和文化脉络.戴城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是作为大都市上海的外省出现的,路内的戴城故事,后视镜是打在已经是千禧年的年尾的上海脸上的,巨兽一样的上海和在这个铁笼子里的男男女女被简化成一位叫作张小尹的80后女孩.在小说的开头路小路就把戴城和上海放在一起:

我爱喝路边的奶茶,我也很爱上海的高尚区域,马路牙子相对比较干净,奶茶的味道也很正宗.在我年轻时住过的那座城市,马路边全都是从阴沟里泛出来的水,街上没有奶茶只有带着豆渣味的豆浆,这都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事情,但我照样在那里生活了很久.1

那个生活了很久的城市是一个典型的生产性的城市,有很多化工厂、农药厂、橡胶厂、化肥厂、溶剂厂、造漆厂,都是化工单位,而路小路就成了工厂里的一员学徒,然后从钳工到电工.工厂在当年的他和现在的张小尹面前像一个未经探索过的星球一样打开,修水泵的师傅老牛逼的工厂哲学,一辈子做刨床都做不正的歪卵师傅,捡垃圾的清洁工,唯唯诺诺的大学生,看泵房的风韵犹存的阿姨等,他们开着粗俗的玩笑,任性而为,迟到早退, 骂人,拍厂长骂主任诸如此类的日常生活.他们的生活又绝不是和现在科层制壁垒下人们一厢情愿想象出来的世外桃源,工人们的世界还是会有威胁生命的工厂事故,电死或者煤气爆炸,这是一个残酷的世界.同时也是一个充满荒诞的世界,每天都在上演闹剧,打架怠工,当然这是叙述人三十岁的路小路的认知.

故事发生的空间对路内的小说来说非常重要,这个地点不仅仅是一个小城市,而且是和中国当代历史的进程息息相关的.在前市场经济时代,超级大都市出现之前,中国所有的城市几乎都具有一种县城的性质,各种生产性的工厂和家属院是一个城市的主要标志.空间的选择,比如城市 /乡村近年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纠缠不休的讨论话题,看起来是一个小说写作的技术问题,其实隐含着地域的分级所牵涉到权力和经济的背景.比如 1980年代以来,有路遥的城乡结合带的书写,1990年代城市化进程最激烈的时期出现的都市小说和市民生活小说,现代都市景观作为一种炫耀性写作对象.在城市越来越成为文学不可回避的风景之后,它作为一个题材本身的权力分级也逐渐进入文学的视野,像戴城这样的生产性城市逐渐被消费性城市抛弃,生产性的一面像伤疤一样被有意无意地遮掩起来.工厂里的生活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读者来说,曾经有多熟悉现在就有多陌生.1949年成立的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起来的,而塑造工人形象作为一个需要去完成的任务,成为迫切的文学需要,从火星四溅的炼钢厂、发明创造比赛的钳工;改革开放之后工厂吊儿郎当头脑灵活的青工也一度成为文学的宠儿,他们代表着新生力量和改革的可能.工厂生活曾经像标杆一样,因为它们不仅仅是工厂生活,他们还是整个社会的风向标,当然我们不得不说这个说法在90年代的中国变得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形迹可疑.

路内的小说恢复了一条记忆的线条,不仅仅是恢复了一个卫星城市的青年的成长过程,它还在工业生产的意义上修复了一段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历史,在这条被刻意剪断的链条上,我们知道了消费性大都市的原罪:

十年之内,戴城的化工厂都得搬到这里来,这一片都可能变成工业园区,将来城里就没有污染企业了.我们厂也要整治污染,扩产,招工.将来的事情,超乎你的想象等戴城的化工厂把戴城弄得乌烟瘴气,然后搬到农村来,继续乌烟瘴气,把这里的黑夜搞得像白天,又把白天搞得像黑夜.2

尽管这个小说看起来有很多熟悉的文学前史,像苏童的城北地带灰色生活,王朔小说中那些青年的痞气,改革之初小说中那些聪明而又调皮捣乱的青年工人等等,但路内的小说是不一样的,它一直扣在一个原罪的问题上.这个原罪就是路小路的工厂生活记忆,如果岁月的闸门没有关上,这些记忆和路小路就永远是张小尹为代表的中心城市的对照和讲故事的人,所以小说的开头是从上海讲起的,三十岁的路小路蹲在马路牙子上跟一个叫作张小尹的上海 80后女孩述说从前的故事.

从文学和生活的最原始关系来看,一个基本的常识是小说中的所谓生活是不能重新对号入座的,这种生活是被文学介入过的生活,也是路内自己所说的被文学过滤过的世界,路内的小说打开了一个文学中的工厂世界,也展示了一种表现这个工厂世界的文学语言和文学习惯.199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中确实存在对生产性城市疏离的现象,这并不是说对工厂题材的拒绝,实际上中国当代文学中从来不缺少对工厂生活的描写,如上海作家殷惠芬的以青年女工为主要描写对象的《 的舞蹈》,被命名为“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工厂小说,苏童的《城北地带》、《肉联厂的春天》等表现苏州工厂生活的小说,同是 70后的湖南作家田耳《氮肥厂》、唐朝晖《一个人的工厂》等等,这些作品或者是严肃的现实主义描写,表现出工厂生活中工人的心理挣扎和生产困境,或者叙述者带着戏谑和嘲讽的语调,表现工厂生活的荒诞和压抑.人物的心理的挣扎和叙述中戏谑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戳破了曾经的社会主义文学所织就的美和诗意:轰隆隆的大机器生产,喷溅的美丽钢花,花木兰一样的女工风采,散发着雄性美的工人和肌肉等等.

结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评论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淘宝好评100字通用评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地方陌生人和异乡伦理(评论)
当读到高旭旺的组诗《拆迁与场景》时,那种“离根”的痛苦过程是让人难以释怀的,“两年了,水泥、石子和钢筋 堆在一起。水在流动 不停地呼吸。。

为英雄立传(评论)
张新安、杜志宏先生的历史随笔《袁绍的十二年》,尊重历史,为袁绍立传,截取“豪门世家育俊杰”、“诛宦官为国除害”、“避谋害单骑遁邺城”、“讨董卓智。

评半世(评论)
长篇小说《半世》场面很宏阔,通过小村庄、小人物的命运变迁,折射出中国农村翻天覆地的改变,从自然生態到社会心理到价值取向,承载了方方面面、浓郁而厚。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