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mba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高校学报论文范文写作 高校学报历程下的编辑角色变迁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高校学报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9

高校学报历程下的编辑角色变迁,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高校学报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高校学报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学报论文参考文献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杂志编辑杂志编辑招聘学报投稿

【摘 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学报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发生了一些变迁,在角色的变迁中,必须要做好学报编辑的角色定位工作.本文主要探究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变迁以及定位,以期为高校学报编辑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角色变迁;角色定位;高校学报编辑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传承文化遗产、传播学术信息以及教化培育学生的社会功能的高校学报得到不断发展,学报编辑的角色也发生了一些变迁.在角色的变迁中,高校学报编辑必须要做好定位工作,以提高学报的水平与质量,使学报更好地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服务,为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

一、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变迁

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变迁直接反映了高校学报的改革与发展,受社会、政治因素等影响,我国高校学报编辑角色经历了以下变迁:

(一)20世纪初~抗战前夕

学报是在中西学冲突与融合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在引进西学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同时又成为介绍西学的重要载体.早期办刊者对学术的认识还没有明确下来,新闻学家戈公振就曾将学报等列入报纸类,《东吴学报》在创刊之初设有栏目,包括图画、论说、小说、杂录等等,故最初学报的编撰者多是具有维新思想、提倡新学的魁儒,他们以介绍西方科学知识内容为主,旨在开启民智、图谋富强.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学术研究活跃,不仅趋于形式活泼多样,而且成果斐然,许多高质量的反映当时世界先进科学水平的文章出现,一批具有较高学术造诣者担任学报编辑,他们不仅是编著者,更是学术权威.

(二)抗战时期(1937年—1949年)

动荡的战争年代使许多大学的教学科研受到严重影响,学报无法正常出版,一度出现停顿,在沦陷区,文化教育事业更是遭到严重摧残,大学学报处于濒临毁灭的境地,但就是这样,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仍然坚持办刊,于1941年创办了《中山学报》、1945年创办了《交大学报》.

(三)建国初期(1949年—1956年)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取得进步,为适应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需要,一部分大学学报相继复刊和创建.由于学报的地位和作用,学校各级党政部门加强对学报工作的重视与管理,建立了相应机构,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这时候学报编委会由学术造诣深的专家和知名学者组成,学报编辑部作为编委会的办事机构负责处理日常编辑工作.

(四)20世纪60—70年代

这一时期正值文化大革命,部分高校基本停办,高校学报也随之停刊,尤其在1966年底—1973年之间,我国高校学报全部停刊,出现高校无学报局面.1973年,文化大革命后期,学报陆续复刊,广大编辑人员在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等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但学报仍然没有进入正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后,一些学报仍然存在体制不明确、机构不健全的情况,编辑力量相当薄弱,1978年6月,武汉召开了高等学校文科学报工作座谈会,随后《关于办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意见》下发,对整个学报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编辑队伍随之建设起来.

(五)20世纪80~90年代初

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高校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学报作用日益凸显,学报编辑的定位也发生了转变.叶圣陶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提出杂家概念,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对唤醒我国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编辑思想与理念渐渐深入人心.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学报的编辑角色逐渐向杂家人才转变,学报编辑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同时掌握较多的跨学科知识,才能满足高校学报发展的实际需求,高校学报编辑须不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才能优化编辑工作,以适应高校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六)20世纪90年代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得到进一步发展,高校学报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高校学报编辑角色出现新的转变.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学报编辑不应该仅限于知识传承的杂家定位,而是应该向学科领域知识的创新专家角色转变.高校学报作为一种学术性期刊,编辑者也应该是一名学术工作者,掌握一定的学术知识,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不断促进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

在知识经济阶段,高校学报编辑学者化逐渐深化,高校学报主编逐渐向专业化发展,不少高学历硕士生、博士生吸纳进高校编辑队伍,高校学报编辑队伍的人才结构逐渐优化,专业素质得到不断改进,推动了我国高校学报的进一步发展.

(七)21世纪至今

21世纪进入信息化时代,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繁荣学术,各大高校加强了学报编辑工作,通过健全教育机构、实施编辑专业教育、短期培训、在职进修、组织编辑人员做科研、加强学报编辑人员横向交流等等,使高校学报编辑走向学者化、多元化角色的定位,并迎来一些挑战,产生了不少争论与质疑.学报编辑需要在本专业领域中展开研究,从而获得学术前沿动态,承担科研、教学以及编辑的多重身份,但就编辑的文章而言,高校学报编辑角色逐渐复杂化、职业化,编辑不仅要掌握编辑学理论,还要具备比较专业化的知识结构以及素质能力,而发布、传播信息只是其工作的一小部分内容.

二、高校学报编辑的定位

时代的更迭、社会的变迁,影响着高校学报的发展,学报编辑的定位也发生着变化,但学报总归是一种由高校主办、反映教学科研成果的学术理论刊物,作为知识生产者、知识产品的经营者等身份一直存在,从未改变.

首先,在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定位中,从职业类型层面分析可以看出,其应该是知识生产者.高校学报编辑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是文化核心价值的重要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高校学报作为一个高学术水平的知识交流平台,传播着学术知识,同时引领着高校进一步发展.高校学报编辑不仅要具有知识分子素养,同时还应该掌握学术专业知识,逐步参与到学术研究中,有效把握学术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实现对知识的创新.

结论:关于高校学报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高校学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高校学科馆员的职责演化和角色变迁探析
本文为西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602-211403)【摘 要】 本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职责演化与角色变迁,探讨了学科馆员的作。

高校学报编辑能力培养优化途径
【摘要】高校学报是反映高校科研成果的集中地,编辑是期刊编辑质量的主体,编辑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期刊的质量。笔者客观地分析了高校学报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

高校学报编辑能力培养途径
【摘要】高校学报是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培养学报编辑的创新能力是提高学报质量的根本。本文分析了培养高校学报编辑创新能力的意义,并从增加。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