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元好问论文范文写作 元好问家庭教育观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元好问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2

元好问家庭教育观,本文是一篇关于元好问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元好问论文参考文献:

元好问论文参考文献 婚姻家庭法论文家庭理财论文家庭杂志投稿家庭杂志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进士.元好问是北魏鲜卑族后裔,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被尊为“一代文宗”,擅长古文、诗、词、曲,以诗、词的创作成就最大.

在长期的学习和创作中,元好问体会到要培养出有文化教养的士人,必须依靠国家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作用.和同时代的大多数学者只重视国家教育、师徒授受不同,他尤为强调家庭教育在个人文学素养的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在古代社会,家学是私学的一种,指的是在家庭中实施的教育,通常多为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晚辈进行的教育,同时也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同家庭之间,家庭教育传承的方式各有不同.通常情况是,父亲或是兄长直接对子弟进行人格的培养、文化知识的传授,体现男性家长对于家族荣辱兴衰、子孙做人成才的责任感.

在科举时代,和诗文写作相关的知识如切韵、对仗等也成了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开始识字攻书、接受知识启蒙的阶段,学习文学创作等相关知识,对他们的将来必然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

在元好问的著述中,他多次强调“父兄渊源”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笔者现将元好问相关论述汇集成表(见下表),列于文中.

元好问所说的“父兄渊源”实际上指的就是家族教育和家族影响,这也揭示了其文学成就和文学思想上的师承关系.家庭教育对元好问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并取得辉煌成就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如清人李祖陶在《元遗山先生文选小序》中指出:“山川之钟毓、父兄之渊源、师友之讲习,郁积久而生遗山.”

就个人经历而言,元好问对“父兄渊源”重要作用的体会最深,并多次提及.缪钺《元遗山年谱汇纂》序中即指出:“先生(指元好问)曾言:‘士之有所立,必藉国家教养、父兄渊源、师友讲习,三者备而后可.’斯言也,实无异于夫子自道等其遗传之美,家学之善可知.此所谓父兄渊源者也.”事实也正是如此.

元好问自幼受父亲影响.其父元德明饱读诗书却多次科举不中,遂放浪山水间,“未尝一日不饮酒赋诗”,喜爱杜诗,推崇苏轼、黄庭坚,著有《东岩集》.他“作诗不事雕饰,清美圆熟,无山林枯槁之气”.元德明之诗颇受时人称许,如林显卿诗:“文章变古名新体,孝弟传家守旧规.”雷希卿诗:“诗句妙九州,孝友化一川.”可见,元德明在诗歌创作方面有一定造诣.因为自己屡试不中,他对子弟的教育非常用心,这从其给儿子起名可以看出.元好问的名和字来自《尚书·仲虺之诰》中“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可见元德明对其期望殷切.元德明有三子,长子好古,次子好谦,三子好问.元好古有诗《读裕之弟诗稿有莺声柳巷深之句·漫题三诗其后》曰:“传家诗学在诸郎,剖腹留书死敢忘.(原注:先生有剖腹留诗之语)背上锦囊三箭在,直须千古说穿杨.”显示元德明以诗传家,对诸儿期望深切,临终前还有“剖腹留诗”之语.

可以肯定,元德明对其子元好问的文学成就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时人已有所指出.王鹗《遗山集后引》指出:“盖子之幼也,已得其先大夫东岩君之指授.”元德明的诗歌风格直接影响了元好问,元德明喜爱杜诗,推崇苏轼、黄庭坚,而元好问之诗“上薄风雅,中规李杜,粹然一出于正,直配苏黄氏”.标举风雅正体,和其父何其相似.元德明比较推崇黄庭坚对杜甫诗的评论,元好问深以为然,其《杜诗学引》曰:“先东岩君有言: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为今人读社诗,至谓草木鱼虫皆有比兴,如试世间商度隐语然者,此最学者之病.”因此,他“录先君子所教,和闻之师友之间者为一书,名日《杜诗学》等候儿子辈可和言,当以告之”.可见元好问对于家学传承的自觉性之高.元好问继承了元德明的诗人特质,在以后的诗词创作中,表现出了对大自然的体验、对社会百态的感受、对人生哲理的品位,体现了其情感触发的敏锐.

在读书治学方面,元好问也深受其父影响.在元好问十七岁时写的《诗文自警》中,首列的《先东岩读书十法》是元好问终生所奉行的读书和治学方法,对其成长影响甚巨.如《读书十法》中第三条主张读书要注重“音义”,元好问对此条体会甚深,他在指导后学时,也十分注重“音义”,王恽在《遗山先生口诲》中記载道:“先生等见循诱善意,而于体要工拙、音韵乖叶,尤切致恳.”《读书十法》对元好问为人、读书治学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推想,元德明家中藏书甚多,这不仅为子弟接受教育、饱读诗书提供优越的资源,还培养了家中浓厚的文化氛围.这对元好问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元好问之兄长元好古(字敏之)亦是性识颖悟,勤学强记,工为诗,对元好问多有指导鼓励.元好问《锦机引》中日:“文章天下之难事,其法度杂见于百家之书,学者不遍考之,则无以知古人之渊源.予初学属文,敏之兄为予言如此.”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讲,除个人勤奋外,听父兄讲解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其叔父元格无子,元好问后被过继给元格抚养.元格在公务之余,对元好问的教育尽心尽力.元好问曾言:“好问儿时,先大夫教诵秀颖《临终诗》.”秀颖即南宋派往金朝的使者滕茂实之字,被金扣留,抗节不仕于金.元格对元好问的蒙学教育,无疑对其文学素养的开发起到一定作用.元格之妻张氏出身书香门第,在生活上对元好问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其学习也是指导有加.元好问曾回忆:“自初学语,先夫人教诵公(指王庭筠)五言.”张氏极为重视儿孙的教育,元好问在《示程孙四首》中指出:“吾母河南君,闺门静无哗.殷勤教女孙,乃今成汝家.”可见,元好问的嗣父母也在其教育上倾注了大量心力,对促进他的文学创作起到良好作用.

除了元好问的父母兄长,家族远祖的荣光也激励着他奋发向上.元氏多有名人,元好问对此倍感自豪,曾言:“祖考承三公余烈,贤隽辈出,文章行业,皆可称述.”中唐诗人元结(字次山)是其远祖,元好问在《内乡县斋书事》诗云:“扁舟未得沧浪去,惭愧春陵老使君.”自注云:“远祖次山《春陵引》云‘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元好问还曾作诗怀念元结日:“崤山衣钵在遗山.”“峿山”为元结的别称,“遗山”乃好问之号.元好问有意继承祖先衣钵,在诗学上获得成就,最终成为一代文坛盟主.

结论:关于对写作元好问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岁月从不败美人 元好问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论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自然风格观路径
摘 要: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标举“风雅”传统,崇尚自然风格,集中表达了其诗学理想。其第二十九首就显示了他对自然风格的推崇以及对雕饰文风的贬斥。

红楼梦中家庭教育观和贾宝玉人生选择
摘要:摘要:《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化巨著,生动描绘封建后期贵族家族的兴衰,后世对《红楼梦》的研究甚至兴起“红学热”,其深刻揭露了在封建社会末期,。

家庭理财投资策略问题分析
摘 要:在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下,我国家庭理财投资呈现出繁荣的发展态势。但是在繁荣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本文就家庭理财投资策略的问题进行。

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积极意义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中国人的贫富差距却在不断地拉大。为了缓解当前的局面,政府也制定了相对的政策来调控,而对。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