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人文精神论文范文写作 国内高校教育人文精神缺乏现状反思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人文精神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8

国内高校教育人文精神缺乏现状反思,该文是关于人文精神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人文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人文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人文素质教育论文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论文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摘 要:自新中国以来我国高校建设,同时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等为我国高校带来极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激烈的世界高校竞争中脱颖而出,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我国高校面对的首要问题.然而,仍然有许多因素制约着我国高校建设,通过对比国外制度与教学现状,笔者认为与我国高校缺乏人文精神内核有着重要关联.文章中,笔者藉由前人思想结合国内现状进行了自己的反思.

关键词:人文精神;德国高校;基本素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2-153 -03

2016年11月1日,来自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民族音乐学者麻莉博士,应邀在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为师生开设题为《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学教育》的学术讲座.麻莉博士17年的留学与教育经历让她以“圈内人”与“圈外人”两种角度将德国的高校音乐教育与国内高校音乐教育环境对比,通过教育思想、教育体制与具体的教学形式三个方面进行国内高校教育教学的反思.麻莉博士的讲座给笔者带来了深刻的震撼,笔者以麻莉博士的讲座为出发点,对比德国与国内高校教育现状,对不同教育模式展开对比与反思.

一、我国高校教育的突出问题

2016年我国教育部撤销了全国170余所高校的576个学位点,而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招生人数自1999年扩招以来年年增长迅猛,这一减一增看似矛盾,其实说明我国教育部门在扩大人才培养基数的同时已经在逐步重视并解决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1984年教育学界开展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特征”的讨论,“除了肯定我国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之外,学者们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实际出发,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必须把为发展生产力和商品经济服务作为最根本的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因此被赋予了生产性和商品性”,教育的生产性和商品性对我国当前高等院校、教师甚至学生都产生深远影响,高校为迎合生源开设专业,教师重视产出明显的科研而轻视教学,学生对所谓热门专业趋之若鹜与之不无关系,并随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每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難、盲目开设学科、毕业生质量参差不齐、高校教师无法平衡教学与研究等.

此外国内教育体制较为僵化,教育相关部门掌握了集管理、学制、学术、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行政与教学的暧昧关系也颇具争议.僵化的体制造成了师生“人格不自由,思想不自由,学术不自由”,学生与教师的话语权相对较弱,课程结构并非因人而异,而是按专业统一设置.从某些方面可以说我国本科甚至研究生教育依然沿袭小学、中学以班级为单位的全日制班级授课制,学生被牢牢锁定在班级中,被动执行学习计划和培养方案.这种方式固然对提升学生基础专业素养,消除“短板”有明显的好处,但在消除学生专业短板后,应该解放学生训练其自主探究的能力.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也沿袭了期末考试的模式,以分数作为学生成绩的评价方法,却忽视实践对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当学生走向社会,面对工作却无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造成许多学生毕业即失业,造成大量人力资源浪费.对于教师的考评,许多院校以科研能力作为标准,却轻视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与教学本应相辅相成,都是高校教师基本素养的重要方面,怎能因为追求“效益”而偏安一隅.人文精神缺失,制度的僵化使学校成为了一座现代化的“人材”工厂,学生成为了班级流水线上装填了“知识”的产品.

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学历、文凭及学位间的对接与相互承认,是面对改革开放的加深,高等教育国际化等现状不可回避的问题.然而国内高校长期封闭化的管理,高校间缺乏交流与互动,甚至还存在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造成国内高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许多课程及研究与国外高校不对等,造成许多留学生走出国门不得不面对先读预科甚至重复修课的难题.如何打破制度的藩篱让我国学生可以跨班级、跨专业甚至跨学校、跨省共享学术成果,是我国教育改革无法回避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教育资源流动性凝滞,跨区位教育阻力较大,国内高校缺乏互动与合作.经济发达地区凭借优势教育资源形成人才富集,而落后地区则人才流失严重,如何改善这种“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现象亟待教育管理者做出制度调整.

以上问题基本是我国高校教育较为突出的问题,然而大学作为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桥头堡与风向标,其本质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我们的教育“只 讲‘人力’,不讲‘人’;只讲‘职业化、劳动化’,培养劳动力素质,不讲‘人的发展’,不培养人的全面素质,教育因此成为劳动力的教育、人力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教育”.

二、德国高校教育制度与教学现状

制度是否以人为本决定了制度究竟该为人服务,还是人需要服从于制度.贯彻人文精神的教育制度,应该是灵活开放的,能充分尊重师生教学研究与学习意愿.以德国为主导的欧盟于1999年提出了“博洛尼亚进程”,德国进行了一系列从师生出发的教育体制改革,麻莉博士介绍德国的教育改革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学位制度、欧洲学分互换系统及模块式组合方案,改革后的德国教育制度体现了其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首先,因为博洛尼亚进程改革,需要本国学位和国际通用学位接轨,将德国原本的“硕士-博士”持有任何一所德国大学的文凭可在欧洲所有大学畅通无阻.另外,与之补充的《伊拉斯谟世界硕士课程》计划,“该课程意味着学生必须具备至少在欧洲不同国家两个高等院校的学习经历”并保证学生所获学位得到认可.其次是在欧洲高等教育区建成后,其统一的学制、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为基础,引入独特的“欧洲学分互换系统”(ECTS),欧盟各学校间使用统一认证并可互换的“学分”.“学分制”整合了欧盟的高校资源,让学生可以共享欧盟的教育资源,破除了欧盟国家间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象.而学分基本体现了学生在这门课程上花费的时间,同时还包含了作业、社会实践、教师辅导与考试,申请学位需要修满对应的学分.这种手段一方面让教育打破了校园的藩篱,甚至突破了国家的限制,使知识的流动性大大增加,学术交流更加频繁;最后,基于“博洛尼亚进程”另一个显著特征表现为课程的“模块式组合方案”,学校将学科课程由原来的“大而全”细分为“小而精”的模块,由针对某一模块研究的教师进行授课,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知识结构选择不同模块的组合,这样做的好处是放弃“浑沦吞枣”式的教学以节省学生与教师的精力对更多专项问题进行研究,最终让学生形成多元化、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用模块式课程取消了统一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为自己量身制定一套符合自身研究兴趣的学习计划,这种方法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尊重学生的选择.此外由于每个学生的课程安排都不一样,班级与同学的概念被模糊化,每节课都有不同的同学,不同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与博士生也可能共聚一堂.这样频繁的人员接触与交流,增加了思想的碰撞,促进了学生与他人的沟通与理解的能力.

结论:关于对写作人文精神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人文精神有哪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
[摘要]教育资源共享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文章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出发,探讨了阻碍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因,提出了实现教育。

民办高校结合龙江精神对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构建
摘 要:民办高校培养模式主要是以应用型为主,使毕业生有一技之能,导致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缺乏一定教育,应该在分析民办教育的现状之上,转变一下观念,。

高校教育人才激励机制建设现状分析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步伐的加快,科教兴国战略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制高点,高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下高校教育人才的管。

国内高校会展专业教育模式对比
一、我国会展专业高等教育现状及问题自从教育部批准建立会展专业以来,中国的会展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十分喜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会展专业在我。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