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东北方言论文范文写作 甲午战争后日语词汇对中国东北方言影响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东北方言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1

甲午战争后日语词汇对中国东北方言影响,该文是关于东北方言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东北方言论文参考文献:

东北方言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畜牧杂志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摘 要:语言的接触,是由人类之间的文化交流、移民杂居、贸易往来、战争征服等引起.众所周知,中国对日本语言文字影响巨大,同时日语在某种程度上也对中国语言文字体系具有一定的冲击力.而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地理上和日本最为临近的地区,甲午战争后至今,其方言一直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日语的影响,日语词汇大量进入中国东北方言,既增加了方言的活力,也对原有的方言体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就甲午战争后至今反输入回中国东北方言的日语词汇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中国东北方言 日语 词汇 影响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支持计划项目资助

一、 引言

语言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它会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化.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和其他国家毗邻接壤的区域之一,和蒙古、俄罗斯、日本、朝鲜等东亚周边的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往来,在长期的交往之中,东北方言吸收了部分周边国家的语言, 将其作为外来语构成了自己的语言系统的重要补充,对自身的形成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来自日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中日两国有着漫长的语言文化交流史,隋唐时代,汉语作为先进文明的载体随着来华日本留学生、留学僧的归国而源源不断地流入日本,给日本语言文字体系的形成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而近代以来的日本则成为了中国接触西方文明的窗口,日语汉字词汇被赋予新的意义反输入回中国,特别是东北地区,给中国的语言文化体系带来了新的冲击和影响.

二、 甲午战争后到抗日战争之前的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但同时也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觉醒,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带领中国人走上改革变法的道路,掀起了一股救亡图存的热潮.其中就包括以日为师,选派赴日留学生,培养日语翻译人才等.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大量引进西学,从制度到器物层面全面西化,从而成功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因此,当时中国的翻译家们希望能够通过日文翻译西学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政治制度、文化教育,从而在翻译的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日语词汇.

据统计,这一时期进入中国的日语词汇以借形为主,词汇量大且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主要集中在科学技术领域,其次为文化教育、社会生活、政治、经济领域,既包括日语汉字词汇,也包括外来语词汇.如:半径、密度、单行本、美术、农作物、 、权力、共产主义、市场、通货紧缩等.

另外,还有一些接头词、接尾词在汉语里广为应用,如现代化、可能性、增长率、光合作用、国际问题、记忆力、流动式、选举法等.经总结,主要的接头词有:超、反、泛等;主要的接尾词有:化、性、式、法、主义、的、论等.

这些词语渐渐融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当时的中国人想要改变屈辱现状、变法图强的精神.它们中的大部分大体是先进入汉语普通话,进而流入东北方言中的,在今天仍然为我们所使用.

三、 抗战时期的影响

甲午战争后,日本凭借着在中国攫取的一系列特权迅速崛起,急剧膨胀的野心使得日本将侵略目标进一步投向了中国.而中国东北地区幅员辽阔,临近日本,成为日本侵略的首要目标,语言在当时也作为侵略手段之一,随着日本侵略者进入了东北地区,对东北方言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日本曾经占领中国整个东北地区,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伪满洲国.在伪满洲国统治期间,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企图对东北地区人民实行同化和奴化.他们在东北地区施行日本制的文化教育,开设了大量日语学校,教授日语课程,强迫东北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学习日语,以达到精神统治的目的.因此这一时期曾产生了大量的协和语,如“町、番地、放送局、主催、出荷、放送局、厚生料、幼稚园、表题、下记、料”,这些词语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政府下令全面禁止.但仍然有许多日语词汇保留在了东北方言之中,作为常用词汇延续下来,这些词汇既有借用日语汉字的,也有直接音译日语假名作为词汇使用的.借用日语汉字的词汇主要有:便所、满员、落花生、水准、才、饺子、 裸、下野、烧结、选矿、机关车、勤劳奉仕、点滴等.而音译假名的词汇主要有古鲁码、咖细、磨机、榻榻米、瓦斯、晚霞子、邮便、欧巴桑、虎列拉、好好爷、苦力等.

此外,还有一些是当时的东北人民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将原有的日语词汇稍加删减而创造出来的新词汇,这些词汇渐渐融入东北方言之中,成为生活词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比如:婆婆丁,是将日语词汇蒲公英(タンポポ)的读音加以删减,由其形状联想到紫花地丁等和之相符的“丁”,又取日语“お婆さん”的“婆”组合而成;打牙祭,日语词汇“御八つ(オヤツ)”意为午后的间食,在东北地区借鉴其意,改为“打牙祭”,意为偶尔吃顿美味,“牙祭”和“八ツ”谐音,而“打”的使用则显示出了东北方言的独立性;瞎白,借用了日语“喋る”(シャベル)的词干“シャベ”的发音;留级,日语为“留年(りゅうねん)”,指不能升级或毕业,留在原级,在东北地区,“年”被和之类似的“级”代替.

四、 改革开放至今的影响

为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中国在1978年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决定,这一决定不仅为中国营造了有利的国内外环境,也为中日提供了新的外交契机,中国和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展开了全方位交流,主要表现为中日两国经济联系密切、中日旅游热潮、中国在日留学生数量增加、日本影视文化等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国内学习日语的热潮等.其中一些日语词汇便借由这些途径涌入中国, 流向东北,掀起了日语词汇流向中国的热潮.

首先,大量日企进驻中国.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全球化,中日经济相互依存,由于中国当时具有劳动力廉价、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等优势,许多日企选择将生产移向中国,尤其是东北地区和日本邻近,接触更加频繁和紧密,其中以大连市的日企数量最多,对日语的需求量大,因此也有更多的日语词汇融入了当地方言进而融入东北方言之中,这一时期的日语词汇更多以“借形”为主,也包括一些汉语没有的音读汉字词.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东北方言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东北话骂人最狠的脏话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文化语用视阈下东北方言词汇历史演变
【摘 要】东北方言是多元文化的融合,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在东北方言词汇演变过程中,由于文化语用动因,词汇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分析了文化语用。

金正日顺访中国东北地区
8月25日至27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在结束对俄罗斯的访问后途经并顺访中国东北地区。25日,金正日是由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

汉语词汇和中国传统哲学
摘 要:汉语随着我国政治与经济地位的提高,在国际交往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由于汉语的历史悠久,语词成千上万,从古到今有多种构词的方式。本文将。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