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术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王世贞论文范文写作 王世贞读书后史学观探微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王世贞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8

王世贞读书后史学观探微,本论文为您写王世贞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王世贞论文参考文献:

王世贞论文参考文献 读书杂志王念孙读书杂志关于微博的论文关于读书的论文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王世贞和中晚明文学思想研究(16YJC751008),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王世贞和吴中文学思想转型研究.

摘 要:王世贞作为史学大家享誉文坛,其独到的史学见解被后世所称赞.《读书后》是其晚年著作,也是其史学观的集中体现.在该书中,王世贞对前人进行评点,不仅体现其“元无人”的史学观,他还“以事论人”、“以智论人”,为后人认知历史提供了新的维度.

关键词:王世贞;史学观;《读书后》

作者简介:刘春丽(1998-),女,江苏泰州人,南通大学文学院本科在读学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文论;贾飞(1986-),男,江西萍乡人,南通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文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02

出生于太仓王氏家族的王世贞(1526年-1590年),是中晚明时期的文坛盟主,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山人续稿》、《艺苑卮言》等书,王世贞还是当时闻名遐迩的史学巨匠,其史学著作主要有《弇山堂别集》、《弇州史料》、《嘉靖以来首辅传》、《读书后》等书.翻阅其书,纪昀曾感慨道:“考自古文集之富,未有过于世贞者.”[1]其中《读书后》是王世贞晚年之作,他对前人进行深入的评点,并对早年的相关思想进行反思和悔悟,深化了其“元无人”、“以事论人”和“以智论人”的史学主张.对《读书后》史学观的认知,不仅能更加全面地了解王世贞的史学思想,还能为后人解读历史提供新的维度.

一、《读书后》概述

《读书后》一书为王世贞后人所整理,并非王世贞亲自整理,关于该书的基本情况,《四库全书总目》中有明确的记载,书中写到:“此书本止四卷,为世贞《四部稿》及《续稿》所未载,遂至散佚.其侄士骐得殘本於卖饧者,乃录而刊之,名曰《附集》.后吴江许恭又采《四部稿》中书后之文为一卷,《续稿》中读佛经之文为一卷、读道经之文为二卷,并为八卷,重刻之.而陈继儒为之序,称其如吕氏《读书记》、晁氏《读书志》.案晁公武《读书志》每书皆详其卷数撰人,以及源流本末.世贞此书则九十五篇之中,为跋尾者四十二,为史论者五十三.”[2]可见,《读书后》一书是王氏著作散佚后,他人重新辑补而成,共同组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读书后》八卷本.而且该书所长为史论,约占56%的比例,且四十二篇跋尾中,亦有史论特色,如卷一《读荀子》、《读管子》等文,不是简单的读《荀子》《管子》之文的读后感悟,而是对荀子、管子的评论,及其纠正他人对荀子、管子的理解,虽为一家之言,但颇有“正”史之意.

《读书后》中史的因素浓厚,这主要集中在前四卷,后四卷重点在于文学评论,此文暂不涉及.就前四卷而言,按时代分类,涉及的人物有:

春秋战国时期人物庄子、列子、墨子、尹文子、程婴、伍子胥、乐毅、司马穰苴、孙武、吕不韦、黄歇、蔡泽,共计12人;

两汉时期人物黄石公、项羽、范增、刘安、贾谊、齐悼惠王、司马相如、霍光、淮南厉王、张安世、扬雄、邓禹,共计12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诸葛亮、马谡、曹植、徐干、陆逊、羊祜、阮籍、周岂页、周处、谢安、谢玄、陶渊明、范粲、谢灵运、何胤,共计15人;

隋唐时期人物王通、李绩、常衮、李白、王维、杜甫、韩愈、柳宗元、王叔文、冯道,共计10人;

宋朝时期人物赵普、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韩世忠、赵鼎、赵松雪共10人;

明朝时期人物宋濂、方孝孺、李梦阳、李东阳、陈献章、王守仁、李攀龙、归有光,共计8人;

而八卷中并没有涉及有关元朝人物的评论,这和王世贞的诗文评论一致,在《艺苑卮言》中,王世贞认为“宋之文陋,离浮矣,愈下矣,元无文”[3],即从诗文的发展角度而言,宋文还有可选之处,元朝却无文可选,亦即无人.因此,王世贞从史的角度出发,肯定了宋有人,如有欧阳修、王安石等十人,这也无疑更加体现了“元无人”一说.

二、以事论人

受宋明理学封建道德说教的影响,很多历史学家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存在太多的价值评判,用道德来衡量历史人物,这难免存在“失真”“失实”,毕竟道德只是生活中的一面,不是全部.王世贞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则注重整体着眼,并且反对以成败论人,在他看来,历史并不完全是胜利者的炫耀史,他还重视以史料考辨,提倡历史主义,崇尚直书实录,以事论人而不以人之成败论人,追寻历史的“真实”.

大致从南宋以后,以至于明清,史学家们对伍子胥的评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 评价占主流.在明人洪楩所著的《清平山堂话本》中记载:“北宋真宗曾驾临武庙,见陪祀七十二子中有伍子胥和赵云,有大臣奏说:‘伍子胥曾鞭主尸,赵云曾叱主母,此二人不堪入庙.’真宗曰:‘此二人亦英杰也,可于门首享祭.’”[4]于是二人至今在武庙为把门将.南宋时期,贬低斥责伍子胥是在冤杀民族英雄岳飞之后的政治需要.明清之际,封建社会逐渐没落,对民众思想的禁锢进一步加强,像伍子胥这样掘主墓鞭主尸的人,被视为不忠的典范,为时人所诟病.然而,王世贞却对伍子胥持肯定的态度,在《书伍子胥传后》中开篇就说到,“伍子胥,勇烈徇志丈夫也.谓之尽孔子之道则不可,谓之悖孔子之道亦不可.”[5]认为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伍子胥掘墓鞭尸是孝的体现,所以不违背孔子的道义.并且伍子胥多次劝说吴王夫差杀越王勾践,无愧于司马迁对其的评价.王世贞的这一看法,挣脱了宋明理学的束缚,没有一味强调“忠”而去误读历史人物,更多关注人物的生平事迹.

另外,后世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一直对冯道非常不齿,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在宋明道学家眼里,冯道更是不忠的典范,为人指责.但是王世贞在《读书后》中却有别于宋儒史学家的新看法,“冯道,一椎鲁士尔.历相十余君而不死,此何故哉?遇治则入,遇乱则出.如则为相,出则为巨藩,位三公,爵真王,而卒以令终.彼非能行贿免也,非阿谀取容也,又非有布衣之故也.彼善得老庄之术而善用之.夫不忮,不畏,不名,不术,推分,任真,此六者,庄老之所贵也,而夫子之所谓似而恶,其为乡愿也.”[6]认为冯道能够辅佐十几位君王而不被处死,靠的不是贿赂和阿谀奉承,而是靠其遇治则入,遇乱则出的谋略和善用庄老之贵的大智慧.“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为之臣子者亦何其不幸也?诸方之僭窃无论成败.为唐而遇朱温一死也,为温而遇友珪一死也,为友真而遇存朂一死也,为存朂而遇嗣源一死也等”借五代时众多臣子悲惨的结局来衬托出冯道的智慧.

结论:关于王世贞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王世贞最出名的诗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赵贞吉致仕后活动其学术思想探微
摘 要:赵贞吉于隆庆四年(1570年)致仕归田,到万历四年丙子(1576年)去世。其主要活动有,上《谢荫疏》,哀穆宗,追悼其弟,杜门著书等。其母。

王维辋川集情感世界探微
摘 要:《辋川集》是盛唐著名诗人王维隐居在辋川别墅期间所作,这部《辋川集》中的辋川诗是王维一生诗歌作品中成就较高的,这部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完美。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策略探微
摘 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下,我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经济不断向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对我国的企业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冲击和影响。为了应对这一新。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