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职称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周红论文范文写作 周红的文化评弹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周红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6

周红的文化评弹,本文关于周红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周红论文参考文献:

周红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杂志社现代企业文化期刊企业文化的论文企业文化期刊

本文开篇先拉回一个镜头——2014年10月末,秋意渐浓的上海,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内,珠落玉盘的琵琶声,将人们带回了千年前枫叶荻花、江浸秋月的盛唐.这场名为“琵琶·纪”的演出汇集了1200年的萨摩琵琶、800载的南管和400年历史的评弹琵琶.同样,这场汇集了不同“文化声音”的对话,也是“徐惠新周红文化评弹”系列的第四次和观众见面.一票难求的演出盛况,现场演出者与观众的灵犀相通,无声地证明着“文化评弹”的概念已经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悄悄走入了现代观众的心里等

而谈起这些年“文化评弹”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概念提出者之一,沪上首位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表演奖获得者周红感慨万千等

台上的周红怀抱琵琶浅吟低唱,轻拢慢捻间充满江南女子的温婉柔情.然而,生活中的周红却是快人快语,尽显时尚女性的干练.“你尽管写”,她开门见山地对笔者说,“我不怕做到罪人,也不怕被人骂.”的确如此,这一晚,茶室略显昏黄的灯光下,周红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谈恩师、搭档、好友,谈自己的困惑,受到的责难,也谈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持——当然,谈做到最多的是“文化评弹”.语气从容,毫无矫饰,让人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周红,一个真爱评弹的周红.

文化,由内而外

2012年,周红的第一场文化评弹演出问世,取名“香远益清”,取周敦颐《爱莲说》之文意.在周红看来,评弹和莲花有许多相通之处——她出身草根,却卓尔不群,有着高洁之美.周红要做的,就是传递这种“美”.

在东方艺术中心的这场演出中,走进剧场,人们便感受到了与传统书场截然不同的演出氛围——一桌二椅被撤去了,代之以整堂典雅的明清家具.演出还采用了大屏幕,配合每出书目的不同而变化,但主题都是清雅的荷花.这些背景,每一幅都是周红和合作者徐惠新精挑细选的.就连演出字幕的字体,周红也是再三斟酌.这些细节看似琐碎,却传达着周红的制作理念:就是要做最雅致的评弹.这一切的变化,也带来了演出环境的变化,不见了传统书场的喧嚣嘈杂,人们凝神屏气,怀着虔诚的心来欣赏一种——文化.

这些“文化评弹”带来的变化,更多的是一种外在形式.而静下之后,人们发现,变化的,不仅仅是舞台呈现.文化评弹的演绎内容,似乎也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评弹如何跟上时代?如何抓住年轻观众?是文化评弹想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她和搭档徐惠新已经探索了多年.周红说,如果没有徐惠新,自己未必能坚持走到今天,或者,如果缺少了徐惠新的智慧,文化评弹也未必能达到今天的文化层次.对于这位两度获得“牡丹奖”文学奖的“多产才子”,周红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徐老师不仅是当下评弹届的‘一支笔’,更是众所公认的评弹界的‘创新先锋’.他对传统烂熟于心,又能准确抓住当代观众的兴趣所在,将传统和现实结合起来.我们创作的一些新书目,比如《啼血杜鹃》,说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历史故事,却也有借古喻今的地方,故事是老的,观念是新的,《杜十娘》《情探》,莫不如是.”从2013年“徐惠新周红文化评弹鉴赏会”起,两人的合作珠联璧合.不仅创作新篇目,也对很多传统书目做了审慎的改编.比如《闻鸡起舞》,比如《杜十娘》,又比如《情探》.“我们会更多从现代人的审美、从人性的角度去审视这些传统,而不是依旧强调过去的阶级评判概念.”

如今,“文化评弹”带着荷花的悠远清香,已渐渐渗透到很多人心中.在之后的几场演出中,周红和徐惠新还曾经尝试过将香道、花道一一引入演出之中.

“‘文化评弹’不仅仅是‘评弹文化’.”周红说,“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它可以是影响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传统在气质上有许多共同之处,我都愿意和它们进行一次对话.”周红承认,这些大胆的尝试,源于自己一直是个“不安分”的人.

改变,时不我待

“不安分”,可能是很多圈内人对周红的评价,而周红的这种“不安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评弹现状的“不安”.两年多前的一次评弹研讨会上,一位国内知名文化学者谈及对评弹的看法时说:“你们没有本事就不要去创新,还不如把评弹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或许再等500年,会有一个有缘人发现她.”当时,坐在台下的周红心中冒出了三个字:“凭什么”?为什么只能等待?难道我们就不能做些什么吗?周红觉做到自己不能“安分”.

这种“不安分”的心态,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两位恩师的教导.周红是幸运的,无论是蒙师余瑞君还是余红仙老师,两位恩师都有一种开放的艺术心态.“他们从不曾用自己的艺术观点绑着我,而是希望我在习做到传统之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呈现方式.”周红告诉笔者,余红仙老师曾经非常直接地对周红说:“你的嗓子不如我,要是照着我的样子唱,早晚是要唱死的.”

老师们为周红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艺术心态,然而,“找到自己的呈现方式”又谈何容易!看似云淡风轻的周红,也曾经有过一段痛苦的经历——那段日子,整整十年! 从1998年到2008年,是周红在书坛上风生水起的十年,演出频繁,声名渐著.然而,鲜花和掌声背后,周红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十年里,我说的都是传统篇目,像《描金凤》《双珠凤》《珍珠塔》,走到哪里都受欢迎,可内心却无比痛苦.因为,整整十年我的艺术几乎没有丝毫进步,相反,却是在不断地消耗、透支自己.”周红一直坚持一种观点,如果一位演员只是模仿、继承前辈的唱腔艺术,而未能有自身突破的话,那么即使他的先天条件再好,至多到四五十岁,必然走下坡路.周红也是这样,那几年里,嗓子动辄出问题,吃药打针各种治疗方式都成效不大,不得已声带开了刀,可是回到台上,还是一唱就哑.周红清楚地意识到,这样下去,自己的艺术生命维持不了多久了.为此,周红一直在寻找一种改变——唱法上的,更是理念上的.

有两场演出,对后来“文化评弹”概念的诞生影响很大.一次是周红观赏谭盾的《水乐》演出,“当时周围坐了很多音乐学院的专家,也有些人骂,但我觉做到深受启发——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却可以用这种方式呈现.那么,评弹的呈现方式是不是也可以改变,不仅仅是传统的一桌二椅呢?”还有一次是周红自己在台湾的演出经历.演出是由台湾著名文化评论人林谷芳策划的,汇集了两岸各剧种的代表艺术家.“整场演出只有一个内容——《红楼梦》中的‘葬花吟’,用各种不同形式演唱.”周红回忆说,当她一个人抱着琵琶走上舞台时,台下两千观众,鸦雀无声.“仿佛整个剧场、整个世界只有我一个人,只有一个林黛玉”.这样的感觉,是从未有过的.对比国内的书场,周红说,很多老听客其实是把书场当成一个交友的场所——你在台上唱,他们在台下聊天——有时候,我们在台上唱做到声情并茂,台下已经开始打呼,那种挫败感,是无法形容的.但是,台湾的这场演出,让周红重新感受到了艺术的尊严、艺术家的尊严、文化的尊严.“文化评弹”四个字,渐渐在脑海中有了一个雏形.

结论:关于对写作周红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周红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论周公礼乐文化的渊源与其文化价值
【摘 要】 笔者从周代礼乐文化的创始地、形成的思想理论基础、内容和历史作用、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四个方面对周公礼乐文化进行全面阐述和分析研究。认为。

互联网背景下沂蒙红嫂文化品牌定位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大环境的冲击下,“沂蒙红嫂”文化品牌的品牌传播已然出现了很多的阻碍。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代表之一,“沂蒙红嫂”已经不能盲目沉浸。

红叶文化五红工作法在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中运用
摘 要:川东北采气厂元坝采气管理区党支部围绕中心工作,传承发扬川东北采气厂“五红一目标”红叶文化精神,以红叶的五朵红叶瓣代表的“红心、红装、红线。

红周刊绩优指数标准和一周表现
“红周刊绩优股指数”标的股筛选最新标准:1 非ST股2 上市1年以上3 资产负债率4 经营现金流近9个季度正值多于5个季度5 净资产收。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