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职称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写作 初中品德教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传统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8

初中品德教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传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大全

【摘 要】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品德教学中有效渗统文化精髓,构建传统文化与品德教学的统一,有利于提升思想品德,有利于贯彻“三贴近”原则,有利于实现“三维”目标,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 键 词】 传统文化精髓;思想品德课教学;“三贴近”原则;“三维”目标

军谊,广东省韶关市第九中学教师.

【作者简介】 黄军谊,广东省韶关市第九中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 19-0110-03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悠久的文化,在品德教学中有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传统文化与思想品德教学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由感性的认知上升到理性的感染和震撼,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完成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是我们思想品德教师的职责所在.

一、品德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品德修养

中华民族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历史,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品德教育基础.如果没有以此为基础,思想品德教育将流于形式,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充分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势必使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苍白无力.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有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吸收传统文化丰富、鲜活的素材,完善课堂知识结构,开发学生潜能,启迪心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 其中既有舜《孝感动天》的神奇传说,也有《汉文帝亲尝汤药》而造就“文景之治”的和顺景象,更有《闵损芦衣》《扇枕温衾》等等一系列感人至深的孝亲故事.在教学中有效渗透这些传统文化,对学生加强感恩教育、孝亲教育,唤起学生的孝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教学中引入童蒙养正的经典名著《弟子规》学习,教导学生在家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从”;在学校要做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在社会要做到:“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等等.

《弟子规》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不仅可以使学生增长见识和涵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唤醒人性,开启智慧,培养优雅的性情和敦厚人格、气质.青少年都有一颗向善的心,《弟子规》成为推进德行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最好的蓝本和精神载体.

二、品德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贯彻“三贴近”原则

品德教学符合“三贴近”原则,要密切联系学生,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感染和震撼,更好完成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

(一)贴近学生的实际

我们要充分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粹,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等经典句子教育学生,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氛围,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

我们还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教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二)贴近学生的思想

实现思想品德课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最终达到提升思想品德的目标.

品德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高应试能力,考试取得好成绩外,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品行”的变化,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方法,通过传统文化与思想品德教材融会贯通,学会从古今中外榜样身上汲取力量,认识成长中的“我”,处理好“我”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在家中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回报父母;在学校里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多为班集体做好事;在社会上遵守秩序、遵守公德,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做一个合法小公民.

(三)贴近学生的生活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提高品德修养的目的,对教材与传统文化精粹进行有效地融合.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选取的教学案例涉及远与近,横向与纵向的关系等恰当使用.如在讲授《感激父母》内容时,要结合课程标准和本校学生实际,注重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为突破教学难点“和父母有矛盾时如何处理?”,除播放中华德育故事《闵损芦衣》对学生进行孝亲教育外,还引入美国总统里根小时候《打破玻璃自己赔》,李顺不愿看望自己奶奶正反两个例子,对学生进行责任心的培养,从中受到启迪与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三贴近”原则正是为学生着想,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最大受益者.因此教学应该教无定法.《感激父母》课堂设计是把品德教材与传统文化精粹进行有效融合作为切入点,构建传统文化与思想品德教学的和谐统一,提升学生的道德品德意识.

三、品德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三维”目标

《思想品德》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任何割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中、高考指挥棒未作根本改变的前提下,学习成绩依然是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因此部分思想品德教师只注重让学生记忆课文的条条框框,完成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片面追求升学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

情感是思想品德教学的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思想品德教学的落脚点.思想品德课的核心任务是在学生心灵深处埋下善的种子.教师们在教学中要注意三维目标的融会贯通,放弃功利的思想与心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善的因素和本质,为把知识学习、品德培养与个人文化素养提升有机结合做出正确而理性的选择.

在学习《抗拒不良诱惑》内容时,可以结合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欣赏中华德育故事《刘宠钱清》,感受古人刘宠在面对金钱时那种从容与淡定,从而向刘宠学习,培养一颗为他人服务的心,提高自控能力和正确对待金钱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全地发展.

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是品德课程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没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基础,正确的思想就没有基础,良好的行为就缺乏价值目标.进行品德教育,必须借助思想文化传统,弘扬人文精神.

在学习《民族精神》内容时,教师不仅要讲清“民族精神”的含义,更要突出讲授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祖国和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伟大思想像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华民族千年的文明史.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伟大的文学作家鲁迅更是忧国忧民,在近代中华民族生死攸关之时发出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这些传统文化,无疑使思想品德课堂绽放异彩,它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同时,更能树立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和升华,促进自己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刚毅奋进、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博大胸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内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等等.我们将这些有益的篇章渗透到思想品德教学中,营造一种浓郁的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相信我们新一代青少年的品格必定会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必定在人生的旅途中留下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王凤彪,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入.[EB/OL]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网, 2011-03-08.

[2]俞婷,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1.18: 235.

(编辑:胡璐)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传统文化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传统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利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摘 要】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强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摘 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和道德情操的建立具有一定的作用。语文学科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其所具有对传统文化内涵的包容以及传统。

小学英语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目前,小学英语教材中,介绍了很多西方国家的文化,而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很少涉及。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我们推广英语的初衷。因此,教师应当改变小学。

小学教学中如何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摘 要] 五千年的文明,有太多经典的东西需要我们去继承,而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要靠我们自己,更应该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