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职称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汉语成语论文范文写作 汉语成语的英译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汉语成语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9

汉语成语的英译,该文是关于汉语成语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汉语成语论文参考文献:

汉语成语论文参考文献 英美文化论文选题汉语国际教育论文题目汉语国际教育毕业论文选题英美文学论文题目

摘 要:文章从汉语成语的特点入手,结合丰富的实例,阐述汉语中这一特殊语言现象的英译技巧,归纳出直译、意译、加注、套译等翻译方法,旨在帮助译员更好地在翻译工作中翻译汉语成语,以期对从事翻译工作的研究者有所裨益.

关键词:汉语;成语;英译;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一、成语的定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2016年修订版)解释,成语是指“人们长期以来习惯使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本文讨论的成语翻译技巧中涉及的成语均以此狭义的概念为主,主要讨论四字格的翻译方法,旨在帮助译员更好地翻译汉语成语.

二、成语的来源及特点

成语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使用过程中提炼出的智慧结晶,大多数短小精悍、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一般来源于古代经典、著名作品、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如东施效颦、叶公好龙、亡羊补牢、愚公移山等.作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成语也是各种修辞手法的集中体现,多朗朗上口,音调和谐,便于识记,前后对称,如五光十色、瓜熟蒂落、乱七八糟、七零八碎、鸡飞狗跳等.

成语一般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语义的统一性.一般而言,成语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已经有其固定的意义,基本不可更改,且其整体性无法从个别词汇推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二,结构的固定性.成语经过时间的考验,各个组成部分是固定不变的,用法不受句子结构的影响,不能随意变动.

三、汉语成语的英译

综合来看,汉语成语的翻译方法有很多,但无论是哪种方法,都要遵循两个最基本原则:①要用最贴切、最对等的语言,将原语想要表达的意思完整表达;②要将原语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义尽可能地传递.成语与其他类型文本不同的是,汉语成语高度浓缩了所表达的意义,隐含着浓厚的文化背景,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文化是不可译的,这也就意味着文化的传递成为成语翻译的最大难点.

1.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

直译法是指既能保持原文的形式,又能较好传达原文意思的翻译方法,甚至连原文当中一些较强烈的感彩也能够通过直译来合理表现,因此,直译法适合运用于一些表达较为平铺直叙、没有较难理解的隐含意义、不带有特殊文化意象的成语,其英文表达符合语言规范且不会引起错误联想.例如:和气生财:harmony brings wealth;百依百顺:to obey in every way;救死扶伤:help the wounded and se the dying;打草惊蛇:to stir up the grass and alert the snake;自找苦吃:to ask for trouble;半途而废:to give up halfway.

综合分析以上几个例子可以发现,用直译法处理的汉语成语,一般其隐含意义即为其字面意思,不存在特殊的文化背景,用直译法翻译成语意思完全符合语言规范,也不会引起文化和语言背景不同的读者不必要的误解和歧义,因此,在成语英译方法的选择上,此类成语可以使用直译法.

2.意译法(free translation)

有些成語,在使用直译法翻译时,会显得生硬,且难以理解,甚至会引起误会,此时我们可以选择意译法.意译法是指保留了原文的意思,但语言形式上并非完全对等的翻译方法.例如,开门见山,如果按照直译法翻译,译文为to open the door and see the mountains.对于没有接触过中文的外国读者来说,这样的译文显然会让人觉得摸不着头脑,打开门就看到山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出自唐代刘得仁的《青龙寺僧院》“常多簪组客,非独看高松.此地堪终日,开门见数峰.”从出处可以看出,该成语具有典型的中文文化历史典故背景,而对于此类成语,若脱离了背景按照直译法硬译,那么就完全背离了成语想要表达的意思,该成语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要直截了当谈正题,不要拐弯抹角.再如,胸有成竹,直译译文“to he a complete bamboo in one’s chest”.对外国人来说,“胸中有竹子”是什么意思?是某人得了什么病吗?这是让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的.其实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是指画竹子的时候,必须先要将竹子的全貌了然于胸,也比喻做事情之前要有完整周全的计划.根据这样的比喻义,我们选择意译法译出:to he a well-thought-out plan before doing something.类似的例子还有噤若寒蝉:to keep quiet; 立竿见影:to get results,等等.

综合以上例子分析,用意译法翻译的成语,大多出自中国古代典籍文献,或成语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若不考虑这些背景,则无法译出其合理的意思,给读者造成困扰或是误解.因此,我们翻译此类成语的时候多译出其比喻意义,可以看做是字典当中的第二项解释.但不可否认的是,意译法译出的成语在语言形式上与原文差异较大,无法较好地传递原文的一些意象.

3.加注法(annotation)

加注法的运用是指当有些成语需要说明典故和内涵才能正确表达意义,且有必要说明背景时,译者需要在译文后加上简短的注释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例如,班门弄斧,如果译者按照直译法翻译,那么译文为play the axe before Luban(在鲁班面前耍斧头).对没有任何中文背景的人来说,鲁班这个名词一定会成为阻碍其正确理解成语的羁绊,因此,我们需要将鲁班的身份加以注释,以帮助其正确理解词义.鲁班为我国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木匠,用斧的大师,在其面前舞弄斧头是指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由此可见,将鲁班的身份点名后该成语的意义就可清晰显现“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an axe before Luban,the master carpenter.”.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东施是越国的丑女,见到*西施一颦一蹙皆美,因此开始学习西施的一举一动,却适得其反.对于该成语,我们需要加注出东施的身份背景和效颦的出处“ Dongshi imitates Xishi (Xishi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 Dongshi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由此不难看出,对出现人名的成语,译员可以使用加注法解释人物身份或者典故背景,使成语更容易被理解.

4.套译法(nested translation)

套译法是指译文语言中有意义相近的表达,但本体和喻体和原文表达并不一致.翻译时译员可以保留文化意象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译,使译文在保留原语文化信息的同时也兼备译语的语言形式.例如,笑掉大牙:laugh off one’s head; 胆小如鼠:as timid as a hare; 体壮如牛: as strong as a horse; 挥金如土: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对于此类成语的翻译,笔者认为与其将其定义为一种翻译技巧,不如说需要译者充分了解并掌握中英两种语言文化,深刻理解不同意象在不同语言中所表达的含义,并进行长期积累.套译法使两种语言无论在情感色彩、内容、形式上都无限接近.

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厚重的文化负载量决定了译员在处理成语问题时不仅要正确表达其含义,也要尽量使其语言形式对等,情感色彩一致,并在此基础上传递出必要的文化背景,帮助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桂艳.汉语成语的英译技巧[J].求知导刊,2016(12):112

[2]李晓敏.试论英汉成语翻译与文化[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8(2):17-19.

[3]李晓燕.浅析汉语成语英译技巧[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版),2014(3):41-42.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汉语成语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汉语成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汉语成语的英译
【摘 要】 本文从语言哲学角度出发,讨论汉语成语在英译过程中如何利用语言哲学基本命题在不同语境中实现成语的合理翻译, 阐释了“本位观照,外位参照。

标点符号在汉语医学论文英译中的运用
【摘要】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翻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除了注意硬性的限制和建议,译者还可以利用分号、句号等标点符号清晰、简洁地展。

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
摘 要:文章从交际翻译理论的角度对近几年颇具热度的汉语网络流行语进行了分类,通过对译文对比,分析译文缺失,并提出新译文,力求在达意的基础上使目的。

归化异化角度分析中国成语英译
摘 要: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历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作为中国语言文化的一大特色,在展现中国文化传承方面具有显著代表性。归化和异化是处理语言形式。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