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王阳明论文范文写作 王阳明学对当代中国人心学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王阳明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9

王阳明学对当代中国人心学,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王阳明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王阳明论文参考文献:

王阳明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误诊学杂志中国畜牧杂志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新课程导学期刊

[摘 要] 王阳明认为,心学立言宗旨是人人应致良知,人人可当圣人.在学做圣人问题上,王阳明提出“圣人分两说”,意在警示人们,学做圣人是第一位的,做多大的圣人是第二位的.学做圣人有道,立志、勤学、改过和知行合一是四门功夫,它们相互照应,不可分割.王阳明“圣人分两说”对当代中国 人“心学”颇具借鉴意义,它启示我们应有人性自觉和党员意识,做最好的自己,把理想信念扎根在本性上,科学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方法,在知行合一中磨炼自己.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 圣人分两说; 中国 人“心学”

[中图分类号] B248.2;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8)05-0052-05

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 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 人的‘心学’.”1把党的“心学”发扬光大,离不开中国传统心学精华的滋养.作为中国传统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圣人之学便是心学,心学之要在于“致良知”,在于立志为圣.在探讨立志为圣的过程中,王阳明提出了“圣人分两(fēn liǎng)说”.学习研究“圣人分两说”,对于我们把握王阳明心学,对于我们反思党性教育这一当代中国 人的“心学”,都颇具意义.

何谓“圣人分两说”

在王阳明看来,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皆可以成圣人.所谓圣人,就是依天理行事之人,就是“致良知”之人,就是能做到心安理得之人.“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2和天理同在,这是圣人之为圣人的本质,是所有圣人的共同点.王阳明进一步认为,万物皆是为我之物,都是在和我的关系中存在的,故天理也即我的良知.找寻良知,要在万物和我一体的视域中展开,并把着力点放在自我而不是外物的层面.倘若把我和外物劈作两半,便会走入歧途.“我说个心即理,要使知心、理是一个,便来心上做功夫,不去袭义于外,便是王道之真.此我立言宗旨.”3在此大视域下,所谓圣人一定是天人合一之人,而我们也完全可以期待一个圣人世界的存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是完全相同的无个性的人.从个性的角度、功能的角度、发挥作用的角度看,圣人和圣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这个角度,王阳明称之为“才力”.“然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才力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皆可谓之圣人.犹分两虽不同,而足色则同,皆可谓之精金.”1王阳明认为,圣人之为圣人全在于性质,而不在于分两,即在于质而不在于量,这就是所谓的“圣人分两说”.

把握王阳明的“圣人分两说”,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提出此说的针对性.“圣人分两说”是针对当时儒者对儒家学说的不正确理解和应用而提出的.在王阳明看来,世儒曲解了儒家思想真谛,把精力放在了考索著述上,放在了知识才能上,而忘记了根本,这就导致了异化.异化之一是求而无功,也就是说,由于用力方向的错误,导致了结果和目标的不匹配.异化之二是越求越坏,道路对目标不仅没有助益,反而是一种损害,具体地说,是忘却了本心、初心,而在才力上着力,就流于功利.有鉴于此,必须对时儒不当之论加以拨乱反正,否则难以展现真正的圣人之学.

第二,提出此说的进步性.“圣人分两说”不仅仅是针对时弊,同时也具有解放人的意义.圣人并不是古今少有的杰出人物,并不只是个别生而知之的少数人的专利,根本上讲,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也就是说,在圣人之为圣人的问题上,从先天的同质性和后天的可能性角度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起码在人格和尊严上是平等的.针对人们把圣人夸大到可望而不可即的神化圣人现象,王阳明一方面保持着对圣人的尊敬,另一方面也把圣人从天上拉回人间,使圣人和众人具有了本心上的平等性.例如,针对圣人生而知之、众人学而知之的说法,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而保全功夫便是学;众人虽因障蔽多而需克服、去学习,但学习的依据和旨归却是本心之良知.可以说,只有承认人人可以成圣,承认每个人在生命本源上的平等性,才能找到理解王阳明“圣人分两说”的可靠支点.

第三,提出此说的辩证性.“圣人分两说”并不意味着排斥分两,按照王阳明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知行合一的思路,圣人之为圣人必在格物、处事、正行上体现,换句话说,必在和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体现.打交道一定会有力量,而力量会分大小,故圣人必有分两,无分两之人必不是人,更遑论圣人.既然必有分两,圣人就不能排斥分两,如若排斥分两,就是割裂人和世界的一体关系,这并不符合儒家真谛.儒家强调积极入世,强调要在事上体现良知天理,而这势必就要体现出分两.分两之不同,體现出圣人之间的差别.对此,王阳明以《易经》为例作了说明.在他看来,伏羲作易、尧舜用易、文王演卦、周公演爻、孔子玩易,其间的逻辑关系决定了前者的分两要高于后者.2不仅如此,即便对于同一个成圣之人来说,分两之不同也体现出发展阶段的不同.例如,童子有童子的良知,成人有成人的良知,而成人的良知发用也是一个不断向至善迈进的过程,不可能止步不前.3然而,尽管圣人有分两,也必须要增加自己的分两,但圣人之为圣人却不是靠分两.王阳明认为这里总体思路有两条:一是非功利主义,主张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是出发点.二是主张要从一般和个别、一和多的关系角度把握圣人和其分两的关系,并把着力点放在扬弃了个别的一般、扬弃了多的一上,这是其落脚点.也就是说,每个人应当成为圣人,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造化和才能,每个人有其特殊的成圣之道.要言之,王阳明认为:“若除去了此较分两的心,各人尽着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无不具足.”4

何为成圣之道

如前所述,王阳明“圣人分两说”是在承认分两的前提下,主张把功夫下在成圣上而不是分两上.在他看来,只要在成圣上下功夫,自会体现出适当的分两;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出了问题,从根本上讲不是出在分两不足上,而是出在成圣欠缺上.所以,如果你的良知达至常觉常照、至诚无息境界,就会无知而无不知、处事游刃有余.如果你本心障蔽、诚明不足、自以为是,就会动静失据、进退失措、知行脱节.那么,如何才能成圣?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结论:适合王阳明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王阳明电视剧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从王阳明未发之中看阳明心学特质
[摘要] 阳明认为未发之中既指心体纯是天理,即“有”的一面;也指心体鉴空衡平、无滞无染,即“无”的一面。心体廓然,无所偏倚,不牵于一理,不蔽于一。

陈献章学脉对王阳明思想的影响
[摘要] 从根本上说,王阳明的思想源自对儒家经典《孟子》、《大学》等的解读与发挥。就近处而言,王阳明的思想则来自朱熹思想的刺激,如果说朱熹思想的。

王阳明心学探源
摘要: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文学轨迹中,宋明理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古代是中央集权制,宋明理学一直是官方文学,因而其发展的尤其迅速,占据主导地。

王阳明心学思想当代价值
摘 要:王阳明传奇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所创立的“心学”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本文从王阳明心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入手,通过深挖。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