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触发器论文范文写作 数学猜想数学创客教育触发器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触发器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9

数学猜想数学创客教育触发器,此文是一篇触发器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触发器论文参考文献:

触发器论文参考文献 数学教育论文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育杂志

摘 要: 在数学教育中,教师要激发儿童的猜想意识,让儿童敢于猜想、能够猜想.给儿童提供数学猜想的支点,教给儿童猜想、验证和总结的方法,帮助儿童打开猜想的思路.打造儿童“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猜想时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猜想;完善发展

基于“创客教育”理念,数学教学要引领儿童展开“合情推理”,即“有依据地猜想”.正如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所说的,“在数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教证明,更要教猜想等数学猜想是数学创造的摇篮.”数学教学要以“数学猜想”为抓手,让儿童成为数学学习中的“小创客”,让“数学猜想”成为儿童数学创新、数学“再创造”的动力引擎.

一、由隐到显,引导儿童展开“直觉猜想”

二、由此及彼,引导儿童展开“类比猜想”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儿童观察、分析、比较,让儿童在掌握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特征后,展开类比推断,提出合情、合理和合法的猜想.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后,在学习《梯形的面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册)时可以引导儿童展开类比猜想: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如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

生1:我们是将“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了“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2:我们也可以把“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

生3:我们在把“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候,运用了“旋转和平移”的方法,而在把“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的时候,运用了“剪切和旋转”的方法.

师: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该怎样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呢?

生4:我想可以将梯形沿着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将“梯形的面积”转化成“三角形的面积”.

生5:我认为可以将梯形旋转,然后平移,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生5:我认为还可以将“梯形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可以在梯形两腰中点处往梯形的底作垂线,然后旋转分割成的三角形,以盈补缺.(生5边说边展示了画出的梯形辅助线)

师:刚才同学们的这些想法只是你们依据自己的数学经验和“三角形的面积”推导过程而对梯形的面积推导所作出的一种类比猜想,这些猜想在操作中是否可行,还需要同学们展开验证.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实验.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儿童根据知识点的相同或相似,自然地迁移出新的数学知识、方法、观点乃至思想,做出类推,形成猜想.有时尽管儿童的猜想是幼稚的、不完整的甚至错误的,但这正是探索未知数学的必然,是儿童数学创造力的萌芽.试想,如果没有错误又哪来的正确呢?没有幼稚又哪来的成熟呢?孩子们的数学猜想是在数学验证、探寻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三、由点及面,引导儿童展开“归纳猜想”

所谓“归纳猜想”,是指儿童在数学学习中,由个别到一般、由部分到整体、由点及面的猜想、推理.儿童数学学习中的“归纳猜想”通常是由部分对象具有某个属性、特征而猜想出全体对象可能具有某个属性、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要运用“更多的对象”来验证.例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0册),笔者首先让孩子们猜想,于是他们纷纷依据“2的倍数的特征”和“5的倍数的特征”做出“类比推理”,认为“如果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经过儿童的举例验证,很快发现了这一猜想是错误的.于是笔者引导儿童调整方向,让儿童将这些数用计数器表示出来.首先是两位数,如12、21、24、30、36、45等.经过观察,孩子们发现这些数“所用算珠的个数”正好都是3的倍数,于是提出不完全的“归纳性猜想”:一个数,如果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也就是表示数的算珠的个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然而,这只是3的倍数的两位数猜想,对于三位数呢?四位数呢?接着笔者引导学生任意研究100到1000之间的三位数,任意研究10000之内的四位数等孩子们发现这个猜想都能得到验证.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反过来思考:如果在计数器上所用的算珠的个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吗?于是他们纷纷在计数器上拨出很大的数,然后用笔计算,结果发现“只要算珠的个数是3的倍数,算珠所表示的数就是3的倍数”.由此得出令人信服的数学结论.最后笔者对“3的倍数”做出数学解释,让儿童深刻领悟数学本质.以“4845”为例,4000可以分成4个999和4,800可以分成8个99和8,40可以分成4个9和4,4个999和8个99以及4个9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而剩下来的数还有4、8、4、5.因此,判定4845是否是3的倍数只要看4、8、4、5的和,只要4、8、4、5的和是3的倍数,那么4845就是3的倍数.这里,由点及面的“归纳猜想”“归纳推理”让学生感知并确认“3的倍数的特征”,而最后笔者的“算理解释”更是让学生从数学本质的角度深刻地理解了“3的倍数的特征”.

四、由缺到全,引导儿童展开“完形猜想”

面对学生猜想,教师要主动跟进,展开“过滤”或“验证”,通过数学实验、探究、操作等对数学猜想进行“证明”或“证伪”.例如教学《角的度量》(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7册),笔者让学生用身边的三角尺拼接,看能够产生出哪些度数的角.孩子们有的将三角尺拼接,有的将三角尺重叠,很快便得到了许多度数的角.接着笔者引导儿童将这些角连同三角形本身的角进行统计、整理,从小到大形成一个角的序列:15°(45°- 30°)、30°、45°、60°、75°(30°+45°)、90°、105°(45°+60°)、120°(30°+ 90°)、135°(45°+90°)、150°(60°+90°)、180°(90°+90°).接着,笔者让学生观察这组角的度数,他们迅速发现从最小的角开始依次增加15°,一直到180°,只是很遗憾,其中没有165°的角.根据这样的排列规律,有学生展开“完形猜想”:应该还有一个角为165°,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那么,这是一种数学本身的遗憾还是我们探究中的疏漏呢?为什么会缺少一个165°的角呢?笔者让学生小组交流,继续拼角、找角.过了一会儿,一位学生高举着拼接的三角形,“老师,这个角是165°.”循声望去,这位学生用小手指着165°的角(如图1),并用量角器量出了度数.孩子们兴奋极了,他们为自己的数学“完形猜想”得到验证而高兴不已,产生了如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一种类似于科学发现的“高峰体验”.试想,如果不是孩子们敢于猜想,那么这一个“165°”的角极有可能被遗漏掉,这里真正见证了“数学猜想”的力量.

“数学猜想”是数学发现、数学创造的基石,是实施数学“创客教育”的触发器.正是在数学猜想和验证的过程中,儿童成了一个个名副其实的“数学小创客”!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触发器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镝灯触发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广州荔湾创客空间和创客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2016年7月1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主办,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移动。

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创客教育的策略
摘 要:创客教育以其创新性、实践性、开放性、共享性等特质成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国民综合素养的新抓手。结合学校课程,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创客教育的。

创客教育下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制人才培养
[摘 要]随着技术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有创新意识的艺术人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同时,传统落后的艺术教学方法也有待改进,推动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制。

创客教育视角下中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标志创客在中国的大力推行。创客就是把自己的创意通过实践活动变成显示的人。创客教育的精髓在于培养学生在创新创业过。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