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中国银行业论文范文写作 转型时期中国银行业行政性垄断问题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中国银行业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9

转型时期中国银行业行政性垄断问题,此文是一篇中国银行业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中国银行业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银行业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畜牧杂志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摘 要:过去10年,中国银行业赚取高额利润和获得超常资本回报所依靠的主要是行政性垄断的庇护,而居民和非金融企业部门却在此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福利损失,但目前学术界对于其中居民存款福利损失的实证研究非常有限.鉴于此,首先对中国银行业是否存在行政性垄断进行产业结构验证和制度剖析,随后基于实际利率和理论利率差额估算出2004-2012年居民和企业部门持有存款所遭受的福利损失,最后基于实证结果强调打破银行业行政性垄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银行业;行政性垄断;居民存款;福利损失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15)04-0109-05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长迅速,即便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也丝毫没有对之产生影响.根据历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年报》资料计算,2004—2012年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利润以年均近30%的速度增长,2012年实现税后利润1.51万亿元,其中,资本利润率年均为17.3%,2012年更是达到19.0%,远远超出其他竞争性行业的资本回报率,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行政性垄断是由国家行政权力高度集中和国家所有制改革不彻底所造成的特殊垄断行为,从本质上看则是一种行政部门利用“公权力”刻意挑选的行为,这一行为不但使受益者免于市场竞争和淘汰,而且还可使其获得丰厚的市场回报.针对中国银行业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和超常资本回报,我们认为正是行政性垄断使然.然而,居民和非金融企业部门作为接受银行服务的消费者,承受了在政府行政庇护下银行业的垄断定价,付出了远远超过竞争水平下应承担的成本.因此,本文对中国银行业是否存在行政性垄断给出了经济学的判断,并对中国银行业行政性垄断造成的福利损失进行了实证估算.

一、文献综述

(一)对中国银行业是否存在行政性垄断的基本判断

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从理论和实证上进行了分析,第一类为基于结构—行为—绩效(SCP: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模型,运用CR指标和HHI指标计算行业集中度,如于良春和鞠源[1]、鸣和薛峰[2]等;第二类为非结构法,利用Lerner指数、H统计值来估计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如李国栋等[3];第三类利用推测变分方法来估计贷款市场和存款市场的竞争程度,如雷震和彭欢[4].这三类文献尽管方法各异,却都得出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的结论,但其不足的是这些文献并没有很好地把握银行行政性垄断这一本质特征,所以并不能有效解释近年来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银行业依然保持的高额利润现象.

(二)对银行业行政性垄断的形成及产生根源的分析

张杰[5]阐述了中国银行业垄断结构的制度经济学根源,指出地方政府为了支持地方经济增长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必须对金融资源加以控制,而中国银行业分地区设立省级分行的制度正满足了地方政府这一现实需要,同时,这一机制也导致了中国银行业的过度扩张和垄断结构的形成.林毅夫和姜烨[6]进一步探究了中国银行业垄断结构的制度性根源,并通过实证得到了中国银行业的结构是内生于中国经济结构中的这一论断.以上学者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银行业行政性垄断的形成进行了整体概括,但并未对银行业行政性垄断的表现和形式进行具体说明.

(三)银行业行政性垄断造成福利损失的估算

Harberger[7]利用1924—1928年美国73个制造业2 046家公司的数据,估算出制造业整体福利净损失在1928年为0.59亿美元,占当年国民收入的0.1%.Cowling和Mueller[8]在哈伯格的基础上,利用美国制造业1963-1966年的数据和英国制造业1968-1969年的数据,通过改进估算方法试图纠正哈伯格低估福利损失的问题,主要包括改进正常回报率的估算方法、采用行业层面数据、考虑收入转移损失等,其估算结果认为垄断行业的福利损失最高时超过GDP的7%.刘志彪和姜付秀[9]利用金融保险业等9个行业30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估算出1997—2000年金融保险业所造成的社会福利净损失平均每年为503. 29亿元.姜付秀和余晖[10]按照同样的研究方法延续了刘志彪和姜付秀的研究.从以往研究看,国外学者由于数据统计的完备性和有效市场理论的适用性,其估算相对客观、准确,但国内学者在套用国外研究方法时主要面临理论假设不适用、统计数据不完备等问题,尤其是样本选择和市场正常回报率估算上的误差问题较大,这将直接降低估算结果的可信度.本文希望能在弥补以上研究不足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实证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度.

二、对中国银行业行政性垄断的基本判断

(一)运用市场集中度指标分析中国银行业的垄断程度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本文使用SCP分析框架中的CR指标和HHI指标来分析中国银行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状况.这里我们选取了中国最主要的13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利用其数据分析了2003-2012年中国银行业中资产、利润、存款和贷款的市场集中度状况,其中市场份额集中度CR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CRn等于∑ni等于1xi/∑Ni等于1xi

(1)

其中xi为i企业的市场份额,这里我们选取n等于4,N等于13;

赫芬达尔指数(HHI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HHI等于∑ni等于1xiX2

(2)

其中X为该行业的市场总规模;N值为HHI值的倒数,可被看做该行业规模相当的企业个数.

根据公式(1)和(2)计算可知:CR指数显示市场份额集中度依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即经过近10年发展后仍保持在70%左右的水平;赫芬达尔指数显示市场仍较为集中,竞争程度不高,N值由2003年的4-5上升到2012年的6-7,表示市场仍然由少数的几家寡头所垄断(表1).运用市场集中度指标分析中国银行业垄断程度的结果表明,尽管经过多次的市场化改革,但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仍然不高.

结论:关于中国银行业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中国银行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转型时期中国品牌崛起制约因素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实现了经济大国的崛起,但是,崛起过程中“中国品牌”成了短板。通过企业价值导向、政经环境、文化传承以及管理人才等角。

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阶层分化趋向
摘 要:转型时期中国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从扩散到重聚的趋势性变化,导致以占有大量资源的强势群体和拥有大量人口的弱势群体为特征的两极社会形成,社会利益。

后危机时期中国银行业碳金融业务
摘要:《京都议定书》出台后,各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到碳金融中,并通过碳金融产品创新,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资源供应国,有。

转型时期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其影响因素
摘要:本文利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采用一步法进行估计,测度了中国30个省区1981—2011年的农业生产效率,并分析了中国农业生产效。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