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财政压力论文范文写作 财政压力和金融抑制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财政压力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3

财政压力和金融抑制,此文是一篇财政压力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财政压力论文参考文献:

财政压力论文参考文献 财政和金融论文金融博览杂志金融经济杂志社关于金融的论文

摘 要:当前,中国将金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基本的出发点是解决各地区普遍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运用中国1996—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从财政压力的角度实证分析财政分权体制下金融抑制背后的财政成因,结果显示财政压力对金融抑制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地区所面临的财政压力越大,其金融抑制程度则越高,证实了受制于自身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确有干预地区金融资源的行为.因此,在推进金融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强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的协调,进一步理顺我国的财政分权体制,完善 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的匹配程度.

关键词:财政压力;金融抑制;财政分权;金融改革; 政府;地方政府;地区金融;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6)01-0086-04

十八大以来,中国把金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提速,如先后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推行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行民营银行试点等多项改革措施.可以说,当前的金融改革为中国未来经济更加侧重效率驱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在金融改革不断推进的同时,和之相关的问题是中国金融改革有没有优先序?金融改革是否必须和财政改革相协调才能使金融改革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有利于理论界深化对金融改革的认识,更是在实践上对中国金融深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事实上,当前大力推进的金融改革,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是解决中国各地区都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这就意味着,要判断金融改革是否必须有财政改革和之相配套,则必须分析出金融抑制背后是否有财政成因.

当前,关于金融抑制问题的研究,学术界主要有“政府收益假说”“国有企业补贴假说”和“发展战略假说”,本文则从财政压力的角度来探讨中国金融抑制背后的产生原因.反映在政策实践上,则意味着在当前中国的金融改革进程中,必须对金融部门之外的“财政改革”给予充分重视,加强金融改革和财政改革之间的协调.

一、理论分析

大量研究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金融往往处于“被抑制”状态.中国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经济仍然呈现出强烈的“金融抑制”形态.金融抑制不仅直接阻碍了中国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周业安,1999;刘瑞明,2011),而且还导致了投资和对外经济结构的扭曲以及使收入不平等现象趋于恶化(黄桂田和何石军,2011;陈斌开和林毅夫,2012).

既然金融抑制具有诸多弊端,那政府为什么还会实施金融抑制政策呢?目前,学术界关于金融抑制的成因主要有三种解释:“政府收益假说”“国有企业补贴假说”和“发展战略假说”.“政府收益假说”认为,金融抑制能使政府获得大量的隐性收益.李广众(2001)的研究指出,金融抑制使中国政府获得的隐性收益大约为GDP的0.71%以及各项税收收入总和的6%.“国有企业补贴假说”认为:之所以实施金融抑制政策,主要缘由在于中国拥有大量的国有企业.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国有企业的支持不再像过去一样给予直接补贴,而是改为依靠银行信贷(刘瑞明,2011).通过政府的金融干预,国有企业能相较于其他所有制企业而言,更易于获得银行信贷.考虑到官方利率和市场均衡利率的巨大差别,金融抑制实际使国有企业获得大量的变相补贴.而“发展战略假说”则认为:金融抑制的历史原因在于中国政府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陈斌开和林毅夫,2012).通过金融抑制政策,能有效地压低资金成本,从而为重工业优先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提供支持.

笔者认为,三种假说都对金融抑制的成因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解释,但都忽视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中国金融体系中的金融抑制,无不和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的金融干预行为有关.那么,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为什么会干预金融?事实上,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财政分权制改革,为地方政府注入了加快当地经济发展的动力,但也产生了不少 影响,一个重要方面是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等(巴曙松等,2005).财政分权改革后地方政府承担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重新分配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等功能的重大责任.在既有财力无法支撑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时,地方不得不想方设法寻找财政收入的替代品,而对金融资源进行干预则是其重要选择.虽然从20世纪90年*始,中国政府对商业银行体制进行改革,上收国有商业银行地方分行的信贷审批权,地方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的干预大为下降.但在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对等的基本面没有改观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进行干预的行为不会消失.如不少城市商业银行实际上沦为了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而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等,实际上意味着地方政府面临着持续的财政压力.因此,上文的分析也反映出分权改革后,一个地区的财政压力和地方政府金融干预行为紧密相关,财政压力是各地区金融抑制产生的重要原因.

现有不少研究分析了中国财政分权改革后,各地区之间的财政压力和金融发展差异,以及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如张憬和沈坤荣(2008)分析了金融发展和财政压力的地区差异对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影响,冯涛等(2007)分析了财政分权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母宇(2010)分析了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财政因素.但这些研究都没有聚焦于金融抑制,特别是没有从实证的角度来分析金融抑制的财政成因.正如上文所述,金融抑制虽然对经济发展产生诸多弊端,但地方政府却仍然存在较强的金融干预行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所面临的财政压力因素.为此,笔者在下文将从实证的角度对上述分析进行论证.

二、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财政压力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财政收支压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中国西部农村金融抑制现状、成因
作者简介:裴丹(1990 12-),女,满,辽宁省葫芦岛市,学生,研究生一年级在读,研究方向:农村金融、互联网金融。摘要: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困。

财政压力、信贷市场化和所有制结构
摘要:本文利用面板门槛模型进行经验研究发现,在信贷市场化程度较低时,财政压力对所有制结构并不起作用,只有在信贷市场化程度较高且政府的预算约束被硬。

分析我国金融抑制和经济结构转型
金融抑制的特点影响了我国工业活动的彻底改革,同时也使我国的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失衡。本文通过对经济结构转型和金融抑制的重要性及特点做出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问题
摘要:今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但根据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农村经济问题依然是。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