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学术译介特征论文范文写作 刘国钧先生早期学术译介特征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学术译介特征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1

刘国钧先生早期学术译介特征,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学术译介特征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学术译介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学术译介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英语学术论文学术期刊数据库著名学术期刊学术期刊论文

摘 要:刘国钧先生的学术生涯开始于对国外文献的译介,在他整个学术生涯中,译介工作占有重要位置.综观其早期的译介工作,主要具有五大特征:以译介哲学为起步;以救国为译介理念;借助权威改造社会;直译为法忠实原著;以译者阐明译介目的.

关键词:刘国钧 学术译介 学术思想史

中图分类号: G25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1-0137-05

对中国图书馆界早期代表人物的学术译介问题,目前还未有专文研究.刘国钧的学术生涯开始于译介,在中国图书馆学思想“西学东渐”过程的研究中,尤其是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这一研究视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观刘国钧早期的译介工作,大致具有五大特征.

1 译介哲学,起步学术

刘国钧自1919年7月以后开始较多地发表论著,此时刚经过五四运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学界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哲学思想.这一时期,对柏格森、康德、尼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笛卡儿、斯宾诺莎、洛克、休谟、莱布尼茨、狄德罗、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的学术思想,都进行了介绍.尤其是杜威、罗素等世界一流的哲学家来华讲演,他们的学术思想更是为国人所瞻目.刘国钧具有哲学专业的学术背景,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西方哲学家及其学派、学术思想的译介中去,以此来推进中国学术思想界的变革.

在《刘国钧先生著译系年目录》中,1919至1921年,共记载有刘国钧发表的5篇(部)论著.实际上,在这三年中,刘国钧至少发表30篇(部)论著,其中有14篇(部)是译介作品.1919年,他发表了7篇论文,其中5篇是译作.他的最初4篇文章都是译作,第2篇是《福禄伯之教育原理》,这是杜威《学习和社会》一书中的章节.杜威于1919年4月30日抵达上海,开始了在中国为期2年又2月有余的讲演活动,通过对刘国钧早期的学术思想研究可以发现,正是杜威的来华,催生了刘国钧的学术生涯,对杜威有关学术思想的译介,成为刘国钧跨入学术思想研究的标志.

2 译介理念,救国为先

任何译介工作,都深具目的性.严复译《天演论》,在于自强保种,宣传“物竞天择”的进化论思想;译介《名学》则在于介绍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提倡归纳法、反对先验主义.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人们译介西学,主要目的在于社会的变革,输入进化、竞争、自由、 、科学、平等、个性、实用等西方文化价值观,以此在更深层面开展救亡图存活动.

刘国钧则是在“教育救国”的宏观思想指引下,大力开展译介活动的.他在《福禄伯之教育原理》一文的“译者识”中,阐述了翻译该文的目的:“我们现在不是说要救国吗,救国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普及教育.”[1]明确表明了他的救国思想,普及教育就是救国的根本问题.要普及教育,就要对教育进行改革,从小学改革抓起,从儿童抓起,更要从幼儿园抓起.福禄培尔是儿童教育的先启者,他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在当时较为先进的理论,在国际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选择此篇文章作为早期投入学术生涯之作,深刻地体现出了刘国钧欲从教育入手、从儿童入手,投入到救亡图存的社会洪流中去的思想特征.

这一特征,成为当时图书馆学界的主流思想,如代表着职业图书馆学家正式登上图书馆理论舞台的沈祖荣,就在最早的一篇讲演中明确:“故国民智识之进步,和图书馆至有关系.”[2]图书馆以开通民智、补助教育为前提,开通民智正是梁启超等一代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的要务.不论年龄、性别、贵贱,人人都可平等、自由、免费地利用图书馆,“是可知教育普及问题,非图书馆不足以竟全功.”[3]指明了图书馆是普及教育的最佳机构和场所.因为“图书馆是有助于国民提高种种学问水平的重要机关,是导致国家富强的社会教育机关.”[4]完全体现出了“教育救国”的思想.从中亦可明确,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救亡图存”紧密相连,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成为近代图书馆学家爱国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脉络之源.

3 借助权威,改造社会

学术活动都深具个人和社会历史背景,学术研究范式的变革时期更是如此.作为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时期后的又一次“百家争鸣”的民国初期,这一特征更是鲜明.刘国钧在“教育救国”思想的指导下,决定了当时他译材的选择范畴,可以说,刘国钧是带着问题意识而精心选择译材的.从刘国钧的译作中,可以分析出他早期的译作目的,一是要广泛地介绍国外具有权威性的学术思想,让国人尽可能地深入了解世界学术思想的发展和现状;二是输入新的研究方法,借用西方的智慧改造中国的思想;三是回答中国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刘国钧早期译介的择材特点是借助学术权威,借助原著的权威,达到广泛宣传之目的,这一策略在当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其根本原因即是:本土文化对这些译作深具内在的需求;本土文化认为原语文化的标准可作为模范[5].刘国钧早期的译作内容包括教育、哲学、实业、心理等领域,来源国主要是美国、西欧等一些学术思想领先的国家.从选择译作的个人对象来看,以杜威、罗素、亚里士多德及一些当时中国学术界所关注的人物为主.在杜威来华演讲之际,刘国钧就认真阅读杜威有关的代表著作,他十分重视对杜威的《学校和社会》一书的领会和消化吸收,将全书简要翻译后留作自用,以便在不断反复的学习过程中获取学术灵感,并于1921年9月正式出版这一译著,深受学界欢迎,一再再版.他和吴蔚人合译的罗素的《政治思想》一书,正式出版于1920年6月.为了更好地研究学术思想源,于1920年11月出版了《亚里斯多德》这一译著.这些译作,成为刘国钧当时“教育救国”思想的重要体现.轰动中国学界的杜威、罗素等学界巨人的来华讲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学界的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教育救国”思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刘国钧的译作汇入到了当时学界思想的洪流中.除了“教育救国”外,“实业救国”的氛围也深深地影响着刘国钧,他在1919年译介的《实业的民治主义之试验》和1920年译介的《中国劳工和美国实业之将来》等文章,深刻地揭示了刘国钧的救国思想,除了急需改造教育外,还必须通过实业的变革,才能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体现出刘国钧欲借助权威而达到变革中国社会的最终目的.

结论:关于对写作学术译介特征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学术特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刘国钧先生和少年中国学会
摘要披露了图书馆学家刘国钧先生早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的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进一步探究了先生由哲学转向图书馆学的原因。关键词刘国钧少年中国学会图书。

刘国胜大拙似巧见天真
找到自己的符号轻如行云流水之变动,重若高山坠石之势。一笔挥洒,纸间绽放墨花,以三两点线勾勒,完成对生命境界的书写。刘国胜喜欢大写意的解衣磅礴,。

刘国忱资产配置产业逻辑
应从金融思维考虑产业思维,再结合不同产业特色去寻找适合的资产配置模式。面对人民币贬值、央行双降、银行间债市扩容,以及本年度美元的加息预期,集团。

刘国忱学霸传奇
从应试教育艰难跋涉过来的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共识,一个仅有小学五年级学历的“半文盲”去参加高考,几乎是天方夜谭。然而,如此神奇的事就真的发生在刘国忱。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