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白族论文范文写作 白族仗鼓舞的现状和传承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白族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5

白族仗鼓舞的现状和传承,关于免费白族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白族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白族论文参考文献:

白族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现状论文现状怎么写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论文

【摘 要】桑植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脉腹地,是一个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人民能歌善舞,各民族的文化在这里既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又各自独立、各具特色,形成了桑植地区多元文化相融合的文化氛围,桑植白族仗鼓舞便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了.

【关键词】仗鼓舞;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桑植白族仗鼓舞又名“跳邦杖”“跳邦藏”.据考证,由宋末元初时期白族迁徙的祖先和后人创造,它产生于湖南桑植地区,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并结合了该地区鲜明的民族个性.仗鼓舞保留了云南白族舞蹈的基本动律,又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是仅存于桑植地区的舞蹈种类.在白族聚居区广泛运用于游神、赶庙会、节日庆典、祭祀等大型的民事活动中.仗鼓长1.2米,两端绷衬碗大皮鼓,中间细小可握.内空,手击咚咚有声,跳舞时,在三元老司的带领下,白族儿女或3人鼎足而舞,或多人组方阵或圆圈,踏着笛子、唢呐、锣鼓的节拍,手舞足蹈.舞蹈动作强劲而有力、古朴而规整,易学且能健身.

一、白族仗鼓舞的传承现状

(一)传承的基本状况

白族仗鼓舞作为桑植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除了在马合口、芙蓉桥、走马坪、洪家官等白族乡传播较为广泛以外,在其他各个乡镇也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了.据专家分析,目前桑植有白族人12万多人,老孺多多少少都会跳仗鼓舞的个别动作,加上各级政府的重视,人们对文艺活动的参与感加强,约有2~3万人能跳仗鼓舞.仗鼓舞的基本动作流传至今仅存“童子拜观音”“苏情背剑”“猫儿戏卡”“兔儿望月”“魁星点斗”等二十多套.随着国家对文艺工作的重视,经过县政府、文化工作部门、民间团体、民间艺人等的共同努力,桑植白族仗鼓舞于2008年被列为湖南省张家界市的市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被列为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桑植有国家级仗鼓舞传承人一名(钟会龙),省级仗鼓舞传承人一名(王安平),市级传承人六名(黄联生、钟为银、钟彩香、谷春凡、钟新化、钟必武),县级传承人一名(刘银年),共九人.

(二)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方式

白族仗鼓舞之所以几百年来传承不断,是因为其特殊的社会功能和舞武相融的艺术特点.20世纪世纪50年代前,仗鼓舞的传承基本是自发性的,师傅带徒弟,属于自然传承,以钟会龙为代表的传承人便是以此方式学习仗鼓舞.从20世纪60年始,国家开始重視文艺工作,开始了传承,县里组织人员到湘西自治州培训交流,县里开培训班进行舞蹈教学.直到2011年国家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后,桑植县成立非遗传承中心,仗鼓舞才开始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传承.为了传承和保护白族仗鼓舞,县非遗中心多次开展培训,为非遗传承人颁发证书、证章和补助金,激发了传承人的积极性.各个白族乡也各出奇招:原麦地坪白族乡成立了仗鼓舞培训学校;芙蓉桥学校把白族仗鼓舞编成了课间操,每天练习等.民间组织“白族学会”举办了第一届白族仗鼓舞大赛,专门请传承人跳仗鼓舞、讲解动作,并用影像、文字的方式保留下来,以防丢失.文艺爱好者依照仗鼓舞基本元素编成广场舞,供大众学习.社会各界人士对仗鼓舞的研究和探讨也为后人留下许多可考证的文献资料.

二、仗鼓舞传承与保护中所遇到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各级政府机构以及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越发重视.自从1984年桑植白族的族源问题做到以解决之后,仗鼓舞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成为桑植白族文化的代表.当地政府逐渐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到白族仗鼓舞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并取做到显著效果.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仗鼓舞文化变迁中出现的文化遗失问题、传承者出现断层现象、资金的匮乏、专业人才的稀缺等方面.

(一)当今是全球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电子科技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网络资源与社交媒体.科技对于文化的发展而言是把“双刃剑”,它可以宣传当地传统文化,但也可能由于外文化的入侵导致文化变迁,甚至取代传统文化成为当地主流文化.通过田野调查,笔者了解到自从媒体资源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后,人们的闲余生活由自娱自乐的歌舞表演转变为观看影视节目和沉迷网络世界.白族仗鼓舞在白族地区的地位逐渐被现代化的艺术形式所取代,使做到人们对民族民间的传统艺术变做到淡视,在仗鼓舞的传承过程中,出现文化失忆的状况,如传说中有“九九八十一”套动作的仗鼓舞,流传至今仅剩下二十多套;关于仗鼓舞的起源史料记载少之又少,仗鼓舞起源说也出现记忆缺失状况.白族仗鼓舞作为当地传统文化,如何和高新技术引领下的当代先进文化相竞争,将是白族仗鼓舞传承和发展面临的又一大难点.

(二)传承者出现了断层现象,新老艺人有代沟

古往今来,重要人物影响一个时代文化发展的事例数见不鲜,所以在白族仗鼓舞的传承与保护中,传承人显做到尤为重要,他们作为舞蹈的表演者,承载了一个民族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老艺人重视仗鼓舞动作的原始与朴实性,年轻艺人则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很难还原原汁原味的动作.除此之外,老人和年轻人审美发生偏差,年轻人表现为对传统艺术的淡漠,无心学习仗鼓舞这种古朴的舞种,所以现在在桑植白族聚居区大都出现仗鼓舞艺人老龄化的情况,而通过学校艺术课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学到动作不能做到知内涵.久而久之,老一辈传承人的记忆也开始模糊,仗鼓舞将可能面临在年轻一辈中失传或者动作发生变迁的现象.

(三)在文化变迁过程中

仗鼓舞出现过分“舞台化”的现象,使做到仗鼓舞脱离了民族个性,失去了原始韵味.目前,白族仗鼓舞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其中一部分流派中的艺人则强调仗鼓舞是舞台表演的产物,他们认为应当对仗鼓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现代文化形式相融合,尽量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但正因如此,丧失了仗鼓舞的韵律精华,使动作发生改变,不利于最原始的仗鼓舞舞蹈形式的传承与保护.

结论:关于白族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白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武威民勤小曲戏保护和传承现状
摘要:民勤小曲是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种流传已久的地方戏曲。民勤小曲虽是小剧种,但是流传广,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关注。

江西省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传承与现状
摘 要:瓷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景德镇是千年窑火不断的产瓷胜地。景德镇陶瓷可谓是中国历史长河里的一颗夜明珠,在文化传承方面占据着重要位置,。

河东民间体育传承现状
摘 要:本文以河东民间体育为研究对象,以河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研究背景,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客观分析了民间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客家饮食文化现状和传承
摘 要客家是汉民族大家庭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分支,客家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与精髓。而客家的饮食文化作为客家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却渐渐为人们所忽视。。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