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圣经论文范文写作 圣经中的人性和耶稣的人格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圣经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1

圣经中的人性和耶稣的人格,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圣经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圣经论文参考文献:

圣经论文参考文献 人格教育论文

摘 要:《圣经》是历史、哲理与*、神话的统一体,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人性的贪婪、邪恶、嫉妒、凶残、诡诈、恶毒、狂傲以及战争频仍等灾难的反思,是人类精神史上的一个伟大创造.《圣经》的写作宗旨在于建立上帝的权威,抨击“异端邪说”,祂口口声声说,人的一切要靠上帝恩赐,而根本目的是要人认识自己的人性之恶.但上帝又是独断、偏狭、专制、的,耶稣的降生顺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为完成旧约时期无法完成的使命——基督成为真善美的化身.耶稣的人格体现在神格之中,这是人的创造;祂要人怀揣谦卑去追求真理,要“爱人如己”;祂用宽容、忍耐、仁慈和谦卑和牺牲精神诠释了人的本质,满足了人们向往解救自身精神上的需要.基督教创新了犹太教的神学思想,谱写了人神关系的新篇章.而实际上,是人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拯救自己心灵的道路.

关键词:《圣经》;人性;耶稣的人格

中图分类号:B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3-0066-06

收稿日期:2014-03-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中西文化传统的人格理论比较研究》(10YJA71005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邵龙宝,男,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比较文化与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

《圣经》是西方文化与传统的重要源头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文明的思想精华,对西方社会的道德观、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影响.探讨《圣经》中的人性和耶稣的人格问题,对于我们认识西方文化和基督教*,批判继承西方优秀文明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圣经》中的人性

《圣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11世纪到前2世纪,包括《旧约》和《新约》.一般的说法是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都相信《旧约》中的《五经》即头五章是摩西所写,但也有学者认为,《旧约》是由各类著作组合而构成,应该说《圣经》不是个别思想家所为.《圣经》的产生在笔者看来,一方面是对公元前11世纪到前2世纪亚洲西部历史的真实记录,另一方面是当时富有智慧的人们面对人生的困顿、人性的贪婪、邪恶、嫉妒、凶杀、诡诈、恶毒、陷害、谄媚、狂傲以及战争的频仍和各种灾难、饥荒和干渴等威胁的无奈,是这种无奈的切肤感受和深刻的反思,在无法找到出路的情状下展开想象的翅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由此创造了神、上帝,经由神的力量来摆脱和改善现实的痛苦.《圣经》不是一人所为,是许多人在多少年中持续累积相互融合构成的.《圣经》是那个时代的人们生活现状的真实描绘,是在人生无奈之中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是在物质生活上找不到任何出路的情况下,精神上的一个伟大的创造.神和上帝是人们想象出来的膜拜物!是用来麻痹自己精神的,又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律法和道德!不是神造了人,而是人造了神.创造的主体是人,整个创造的过程也都是以人为中心.《圣经》的主题是要把神的生命和权柄彰显出来,使人匍匐在神的脚下,使整个大地成为神的国度,因为《圣经》的作者深信,只有在神的照耀下人才能克服自己的原罪,由信仰而走向神明,即善良、真实和美好.《旧约》中记述的都是为了彰显神,神先与亚当立约,后与挪亚立约,再后与亚伯拉罕立约,目的却都是为了改造人,神要灭除恶人,要施恩于善人,神借选民来赐福万族,神的计划是借着与人立约而进行的.

犹太教的创始人是摩西,摩西制定十诫,把以色列人与耶和华的和约(即上帝在用洪水毁灭了人类之后,与新生人类的祖先挪亚立约,以后不再用洪水毁灭人类)十诫的第一条是:除了耶和华外,不许崇拜其他的神.摩西十诫标志着人神关系的修复.但是,以色列人不断违反十诫,从而导致“巴比伦之囚”的灭顶之灾.

《圣经》中的上帝没有形象,有声音,没有躯体,不是宇宙中一件物体,不在空间中占有一个位子,也没有一个时间的长度,但是他全知全能,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既是超越的,又是内在的,他无法以经验为依据,不是依靠观察和实验来检验的假说.他又不是像数学对象那样的抽象,而是被设想为一种人格的存在,是具有普爱众生、超越人类、无化身的人格神,他创造了人类,对人类有爱心,要将人类从邪恶中拯救出来,为此与人类订立协议即立约.

《圣经》的作者们把对自己的人格的完善的理想说成具有几分上帝的理性和人格;认识到了人是理性的生物,有贪欲,有自我意识,容易导致只管自己,自我中心,有选择的自由,既能选择善又能选择恶,有创建友谊的能力,又有引发争斗的志趣.《圣经》中上帝赋予人以自由,人是否遵从上帝的旨意,是信仰上帝还是信仰别的什么,是为善还是从恶,是待人骄傲还是谦虚,都由人自己做出自由地选择.《圣经》中强调的与古希腊社会中所推崇的不同,古希腊把获得真理(当然也包括道德真理的理性、理智、智力)当作人生的最高成就,犹太教和基督教传统更注重人的心灵和意志的善良,而不是智力和理性的高超.可见,《圣经》中又内含了一种的思想,即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人的善良是基于对上帝的信仰,这种信仰是超越的,上帝创造我们是为了人人相爱,因此只有当我们热爱上帝并为上帝服务时,我们才能实现我们人类的生活目的.《圣经》告诉我们人类不必运用智力对事物加以判断和推理.最典型的例子是上帝要亚伯拉罕把他的独子以撒献祭(《创世纪》第22章),亚伯拉罕服从了,上帝奖赏他并许诺他将成为无数子孙的祖先.按照常理我们难以想象上帝会这样残忍,且在犹太教传统中是反对儿童献祭的习俗.可是,人滥用了上帝赋予我们的自由意志,“我们选择了恶而不是善,我们染上了罪恶,而且我们因此破坏了同上帝的关系”(《以塞亚书》59.2)[1]56由于人本性中有一种致命的弱点导致人滥用了上帝赋予的自由.很显然,《圣经》是把人的自然的满足看成是恶的东西,把这些生物性特征的东西设想为人的道德缺陷造成的结果.贯穿《圣经》始终的是上帝谴责人的罪恶,包括骄傲、贪婪、自私、懒惰、无情、不忠诚、虚伪、不义等.该隐杀害了自己的兄弟亚伯,预示着人类的亲属开始了同胞相残的历史,以至于上帝懊悔自己创造了人类,直到挪亚发现上帝的恩典.为了改造人性,从《旧约》的《创世纪》中我们可以看到上帝同挪亚立约,同亚伯拉罕立约,在《出埃及记》中上帝同摩西立约,这是上帝同他的子民之间订立的类似法律的协议,上帝把他们从在埃及的奴役中解救出来,如果被解救的人能做到遵守十诫,那么就将成为上帝的子民.问题是人类未能真正始终按照与上帝订立的协议来做,恶不可能从地面上消失,直到现在也没有能够消失.更加悖论的是不同宗教各有其主,大家都为了维护自己主的意志,为了正义而活,自以为自己才是真正的上帝的子民,认为征服和压迫邻居是有道理的,这是导致一部西方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宗教战争史的根本原因.“希伯来人的《圣经》记录了以色列的子孙实行的,他们夺取了‘应许之地’,上帝甚至被描写成命令做这件事的元凶(《约书亚记》第8-11章)[1]60.尽管如此,上帝仍然要拯救以色列人,先知预言上帝将为他们派遣一个“弥赛亚”(救世主)即耶稣来拯救他们.神要与人立更美好的永不废弃的约,建造更宏伟的圣殿,把祂建在每个信他的人的心中.在旧约的《历史书》中阐发了一个重要思想,人无法解救自己,神看见了人对弥赛亚救主的需要,于是,神就差遣自己的独生子来到世上,完成旧约时期无法完成的使命.耶稣的降生是为完成旧约时期无法完成的使命.

结论:适合圣经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圣经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先秦诸子对人性好利态度
摘 要: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对于人性多持好利或自为的观点,即使思想家们不持有这一观点,在论述其思想理论基础的时候,都不免触及到这一具体看法,谈及对人。

在经济社会中对心灵内容私人性批判
摘 要:经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通过商品交易行为实现价值的交换。对于人这一特定的群体来说,心灵内容不是孤立的存在物。经济社会中心灵内容是与商业环境。

人格基本内涵
摘 要:罗马法最初创立的人格是由生物人的外在身份等级所决定的参与社会活动的具有等级差异的法律人或者法律资格等级,它于18世纪初期开始因人人平等的。

叙述吊诡和人性探险
摘要:在当今市场经济背景下快餐化的文学时代,麦家的《暗算》以其简洁、奇特的叙述体,描述了一群智力超群的特工,而备受青睐,真正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