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蒙古族论文范文写作 青海藏族、蒙古族青年跨文化适应力的对比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蒙古族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9

青海藏族、蒙古族青年跨文化适应力的对比,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蒙古族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蒙古族论文参考文献:

蒙古族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论文跨文化管理论文跨文化论文题目跨文化交流论文

通过对青海藏族、蒙古族青年跨文化适应力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藏族、蒙古族青年的跨文化适应力总体上存在特别显著差异.其中,中学生在各维度上差异特别显著,大学生有差异但不显著;男性有差异但不显著,女性在各维度上有特别显著差异.研究藏族、蒙古族青年跨文化适应力的差异,为探索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力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对构建民族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机制与发展模式提供借鉴.

一、研究背景

跨文化适应力作为人类学研究范畴,是指个体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的文化不同的异质文化中去以后,个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而作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性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调整[”.个体在与其他文化相互作用过程中,适应不同于自己的母体文化时,在文化意识、文化态度、文化情感接纳及文化行为等四个维度有不同的反应,表现出不同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藏族和蒙古族是青海省的五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各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长期杂糅共处在青藏高原这个多民族文化交汇、冲撞、适应和共生的地区,文化>中突和适应成为这一地区各少数民族成员必须面对的问题.藏族、蒙古族青年作为其民族群体的精英,与其他成员相比,他们在文化适应上表现得比较敏感,从民族地区进入都市上学,陌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以汉族为主体的主流文化及其他民族文化,表现出文化上的差异与冲突,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面临着文化适应的考验.对于自我文化的变迁和对异质文化的适应问题,藏族、蒙古族青年的文化习性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对自我文化和异质文化的适应力表现出了哪些差异?文化适应力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冲击?本研究从横向对比视角,对藏族、蒙古族大、中学生藏族、蒙古族男女青年的文化适应进行对比,深入分析藏族和蒙古族青年文化变迁的途径和对主流文化、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适应力,探索民族地区高校不同文化间的适应途径,为构建开放多元文化教育机制与发展模式提供借鉴,促进民族的沟通与合作,将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生活在青海的藏族和蒙古族青年.藏族中学生被试来自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中学和在青海民族大学预科部震后复课的民族高中班藏族学生;蒙古族中学生被试来自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民族中学:大学生被试均来自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和青海大学的藏族和蒙古族学生.研究对象中,藏族被试共560人,其中,中学生227人,大学生333人,男生270人,女生290人.蒙古族被试共341人,其中,中学生195人,大学生146人,男生151人,女生190人.

(二)研究工具

本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研究思路初步确定调查问卷维度及各维度的具体项目,通过项目评估,集体讨论,初步形成施测问卷——《藏族、蒙古族大(中)学生跨文化适应力调查问卷》及《藏族、蒙古族大(中)学生访谈题纲》,测试前,检查了问卷施测项目语义表达的清晰性、简洁性和易懂性.大中学生的问卷采用相同维度和题目,只是中学生的问卷在表述上降低了难度.

制定好的调查问卷在小范围内进行施测,通过测试结果,对初始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淘汰多重负荷或因素负荷过低的项目,编制正式的藏族、蒙古族青年跨文化适应力调查问卷.问卷由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情感、跨文化态度、跨文化能力4个量表32道题目构成.

(三)过程

采用分层随即抽样进行班级团体测试,被试一次完成两个量表的测试.整个测查过程由本课题组心理学、教育学教师担任主试统一分发、回收问卷.测查过程除调查对象和主试外,没有其他人员,答题卡采取不记名方式,问卷按照“非常不赞同、不赞同、说不清、赞同、非常赞同”1—5级评分,被试根据每道题目所描述的情况与自身的符合程度答题.数据用SPSSWindows(17.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对个别学生进行开放式访谈,与部分学生进行座谈和讨论,对访谈进行录音,将访谈内容整理成访谈笔录进行分析.

三、结果

(一)测验工具的信度与效度

信度分析:采用分半法对本次测验的内部一致性进行分析.本研究取样测试的总体分半相关系数为0.81.说明本次测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效度分析:采取因素分析的方式对效度进行检验.经一阶段因素分析并加以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后,发现4个因子的因素负荷量介于0.713-0.906之间,表明此量表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具有良好的鉴别力.

(二)藏族、蒙古族青年跨文化适应力的总体差异检验

对藏族和蒙古族青年的跨文化适应力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藏族和蒙古族青年在“跨文化意识”(3.60±0.46,3.50±0.44,T等于3.196“跨文化情感”(3.19±0.43,3.11±0.43,T等于2.651★★)及“跨文化态度”(3.35±0.46,3.53±0.46,T—5.880★★*)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在“跨文化能力”(3.44±0.43,3.39±0.38 T等于1.584)维度上没有差异.藏族青年有比较强烈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情感,而蒙古族青年有比较强烈的跨文化态度.

(三)藏族、蒙古族中学生跨文化适应力的差异检验

藏族中学生(N等于227)和蒙古族中学生(N等于195)之间是否存在跨文化适应力的差异?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两个民族的中学生在“跨文化情感”(3.19±0.48,3.01±0.48,T等于3.920★★.)、“跨文化态度”(3.18±0.42,3.55±0.49,T等于-8.321**)和“跨文化能力”(3.45±0.44,3.29±0.36,T等于3.930***)方面的差异达到特别显著水平,在“跨文化意识”(3.50±0.46,3.42±0.41,T等于I.887)方面无差异.均值方面,藏族中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力均值除了“跨文化态度”外,其他三项均高于蒙古族中学生.

(四)藏族、蒙古族大学生跨文化适应力的差异检验

结论:大学硕士与本科蒙古族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蒙古族方面论文范文。

旅游英语翻译跨文化交际
摘 要: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文章旨在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研究旅游英语翻译。旅游英语地道的翻译不仅有助于游客了解旅游景区相关信息,传播中国文。

跨文化视阈下高级日语交际教学法模式
摘 要:文章在跨文化视阈下对高级日语交际教学法模式进行探讨,强调在重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前提下,合理运用交际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充分发挥日语。

跨文化交际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实践
摘 要:大学英语教学是集各种教学模式和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它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以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的。目前,大学。

跨文化因素对企业并购的影响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企业出于规模经济效应、协同效应等动因进行的跨国并购活动愈加频繁。但是,企业并购不仅是简单的资源叠加,更是企业间深。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