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三联生活周刊论文范文写作 三联生活周刊传播仪式变迁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三联生活周刊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8

三联生活周刊传播仪式变迁,本文是一篇关于三联生活周刊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三联生活周刊论文参考文献:

三联生活周刊论文参考文献 如何适应大学生活论文党的生活杂志社生活周刊杂志生活和数学论文

【摘 要】时代的变化影响着社会文化的改变,随之而改变的是社会公众所共享的社会价值.《三联生活周刊》作为时政新闻类周刊,它的传播内容的变迁反映着当下公众所共享的社会信念.本文从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角度,通过对六年的年终特刊报道的分析,探究传播“仪式”在共享价值、传播参和者以及传播策略三个方面的变迁,反思社会价值对于传播的影响.

【关键词】三联生活周刊;传播;仪式观;共享文化;变迁

一、引言

《三联生活周刊》由中国出版集团下属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前身为邹韬奋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生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自1995年在《生活周刊》传统基础上创刊,定位于做新时 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做中国的《时代》周刊.

曾经,邹韬奋先生接管《生活周刊》后,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韬奋先生的创刊目的是:“每星期乘读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闲暇,代邀几位好友聚拢来谈谈,没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轻松生动简练雅洁而饶有趣味”,以“供应特殊时代的特殊需要的精神食粮”.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精神世界的匮乏成为当下社会的重要问题.时代改变,文化形式也发生改变,不变的是人们对于文化的需要,对于新形式文化的创造.

作为在主流人群中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周刊类杂志,《三联生活周刊》栏目众多,主题内容有一定的传承性,通过这样的形式记录着世界和中国所发生的变化.2010年是《三联生活周刊》创刊15周年,面对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以及受众需求,其开始以年度回顾的封面报道形式总结一年的重要变化,至今已延续六年.新闻和文化和生活的融合,使得年度回顾更体现其编辑理念.从这六年的回顾当中不难看出,它在关注时代变化中的生活观、文化观,有它始终坚持的人文情怀,也有其面对环境而做出的改变.

本文以具体报道为对象,探索《三联生活周刊》的传播方式变迁以及这些方面展现出的社会变迁.

二、何为传播“仪式观”?

有关仪式的定义,纷繁复杂.这个词所涵盖的现象和范围太广,因此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S.J. Tambiah将仪式定义为一种由文化来建构的象征 流.“它由模式化的、有秩序的一连串词语或行为构成,经常在多媒体中得以表达,其内容和安排表现出各种不同程度的正式化(习俗化)、模式(严肃性)、集中(混合)和循环往复(重复).仪式在建构特征上是表演性的.”[1]

传播仪式观是从文化角度出发,将传播活动当做一种文化仪式活动进行考察.美国传播学家詹姆斯·凯瑞在其著作《作为文化的传播》中提出传播仪式观,它“并非指讯息在空中的传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讯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2].从这两个定义来看,传播活动是符号的建构和交流,人们通过这样的活动彼此共享价值和意义.因此,作为仪式活动的传播有强化群体纽带、缓解社会紧张以及形成新型“部落”的功能.

从传播仪式观的角度来分析《三联生活周刊》的历年年终回顾,是将其看做新时代下的一种文化现象.现今的各类媒体都会在年终时进行年终总结,盘点一年中突出的事件、新闻、热词等,通过这样的形式预测未来趋势,形成对世界、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综合性的诠释和理解.这样的传播现象在大数据时代尤为明显,当人们使用网络进行搜索和阅读时,大数据终端形成对信息关注度的分析,但数据需要多角度的分析才会显现其社会和思想价值.

共同的文化是意义建构和交流的基础.文化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包括传播活动.媒体一方面面临着“去中心化”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又通过其权威和专业的符号建构手段完成社会信仰的表达.

从整体来看,《三联生活周刊》已经推出了六期年终特刊,形成其发刊的传统,体现出作为仪式活动的重复性.在内容上,2010年至2012年,都是以关键字为主题,发表系列报道为主,形成一定的传播模式.如2010年的关键字为“胀”,2011年的关键字为“粉”,2012年的关键字为“众”.2013年开始,年终特刊变为回顾年度生活方式.报道形式从各个方面发生变化,这体现着社会文化和社会环境影响着仪式活动的变化,影响着传播形式的改变.

三、《三联生活周刊》的传播方式变迁

(一)叙事框架的变迁

从叙事的主要框架不难看出,2010年、2011年、2012年是一种叙事框架,而2013年、2014年、2015年是另一种叙事框架.

前三年,以社会场景为主要的叙事框架,关注社会热点事件,从中寻找共同性.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更多集中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宏观层面.从2010年到2012年,伴随经济发展的同时,网络也在兴起,人们通过网络了解各种事件,成为“围观群众”.但这一数量越来越庞大的群体一方面成为社会舆论的主力军,另一方面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这三年的特刊中,《三联生活周刊》时政新闻性较强,对事件以独特的视角进行解读.作为“仪式”的传播活动,构建的是整体社会场景,不局限于某个群体.

后三年,叙事主题发生变化,从关注社会事件到关注个人生活方式.叙述主体变为个人,叙事框架从事到人的转变,体现着社会生活新的场景.社会有走向个体化的趋向,但也形成了新的社群部落,共享着相同的价值追求和爱好.对生活方式的展示,一方面从微观层面展示,另一方面体现出受众定位的转变.从百度指数来看,2013年到2015年,搜索“三联生活周刊”的网民48%集中在30—39岁,且男性偏多.

叙事从宏观到微观,从关注社会场景到关注行动者个人,同时注重科技对财富获取方式的影响,是叙事框架明显的变迁.

(二)语义词汇的变迁

Richard Weaver提出“终极名词”(Ultimate Terms)概念,用来表示那些可以代表特定时空的词汇.通过对这些词汇的考察,可以发现当时的文化、信仰、潮流等.“终极名词”分为三类,但在《三联生活周刊》中的这些名词属于“魅力名词”(Charismatic terms).它只出现在特定的时期,并且应时代而出现,就如每年都会出现的新词一样,有着鲜明的时代感和新鲜感,但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具有共时性却不一定具有历时性.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三联生活周刊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三联生活周刊pdf2018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谁塑造了三联生活周刊
《三联生活周刊》1000期了。从1995年1月创刊至今,也快24岁了。20多岁,至今还是青春期。我一直说,我是个幸运者,在我的青春期,亲历了80。

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变迁
【摘要】近年来,尤其是近段时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数字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主要支撑的新媒体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

新闻传播媒介变迁
摘要: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从人开始有意识地获取食物、使用工具开始,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渴望便产生了,而新闻媒介的传播与变迁刚好记录了人类。

日本住生活基本法内容制定基准变迁和
摘 要:日本废除了1966年开始实行的住宅建设计划法制定了住生活基本法。在制定过程中,政策上不仅要确保住宅的数量,还必须重视居住环境的质量,逐渐。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