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汉语大词典论文范文写作 汉语大词典捣衣释义辨正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汉语大词典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31

汉语大词典捣衣释义辨正,本论文可用于汉语大词典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汉语大词典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汉语大词典论文参考文献:

汉语大词典论文参考文献 西部大开发杂志大科技杂志健康大视野杂志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

摘 要:文章指出《汉语大词典》关于“捣衣”词条的释义错误,指明“捣衣”的古义,并对“捣衣”的古义和后来发展出的“洗衣”义进行考辩.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 捣衣 洗衣

捣衣:洗衣时用木杵在砧上捶击衣服,使之干净.北周庾信《夜听捣衣》诗:“秋夜捣衣声,飞度长门城.”捣,一本作“擣”.唐代贾至《答严大夫》诗:“今夕秦天一雁來,梧桐坠叶捣衣催.”明代杨慎《丹铅总录·捣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至移碌碡于房上,砰然滚落,火焰飞腾,击捣衣砧为数段.”(《汉语大词典》第六册第803页)

《汉语大词典》(下简称《大词典》)是当今最为权威的语文辞书之一,但对“捣衣”的释义却明显有误.书证《夜听捣衣》“秋夜捣衣声,飞度长门城”和《答严大夫》“今夕秦天一雁来,梧桐坠叶捣衣催”中“秋夜”“夕”“雁”等词明言“捣衣”发生的时间是在秋天的夜晚.试问,若是洗衣,又何必一定是在秋天,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而书证《丹铅总录·捣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指出“捣衣”的动作是“舂”,而释义中的“捶”跟“舂”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动作,洗衣服也是不必用舂的.因此,《大词典》释“捣衣”为“洗衣时用木杵在砧上捶击衣服,使之干净”显然存在问题.

“捣衣”其实和古代丝帛的精练有关.从众多的捣衣诗来看,捣衣的对象多是帛、练、纨、素等丝织物,曹毗《夜听捣衣》“纤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谢惠连《捣衣诗》“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温子升《捣衣诗》“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流黄,褐 的织物).而从古代画作对“捣衣”的描摹中又可获悉,“捣衣”也可是捣未织之丝.唐代张萱《捣练图》(赵佶摹本)中,放置于捣衣砧上的即是一捆用细绳捆扎的生丝,而非织物.纨,素也,素是白色生绢,练是生丝织物.那么,帛、练、纨、素等生丝织物和生丝为什么要进行捣练呢?这是因为蚕丝的主要成分是丝素和丝胶,丝素 包附着带粘性的丝胶,使得丝和丝互相粘结在一起,丝胶干燥凝结后就形成了坚韧紧密的茧壳.缫丝的工艺可以从蚕茧中抽出蚕丝,获得生丝,这时的生丝已经可以织成织物,但因为只除去了小部分丝胶,粗糙、僵硬,品质不高.要使生丝和生丝织物变得柔软光滑,还需要经过练丝这一工序进行脱胶.《周礼》中就记载了暴练、灰练、水练等几种较为古老的练丝方法.《周礼·天官·染人》:“凡染,春暴练,夏纁玄.”郑玄注:“暴练,练其素而暴之”.“练”或作“湅”,《周礼·考工记·?氏》:“湅丝,以涚水沤其丝七日,去地尺暴之.昼暴诸日,夜宿诸井,七日七夜,是谓水湅.”郑玄注:“涚水,以灰所泲水也.沤,渐也.”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经验的积累,丝帛精练技术也有了新的发展,“捣衣”就是产生于秦汉时期的一种练丝新工艺.较之工艺流程较长的“?氏湅丝”法,这种砧杵捣练法可以缩短脱胶时间,促进丝帛脱胶效果.汉代班婕妤《捣素赋》中就可见到砧杵捣练法在当时的应用:“于是投香杵,扣玟砧,择鸾声,争凤音等任落手之参差,从风飚之远近.或连跃而更投,或暂舒而长卷.”砧杵的相互配合、捣衣的动作、声响,描画得栩栩如生.唐代魏瓘《捣衣赋》也细致描绘了秋夜捣衣的场景:“夜如何其,秋兮已半.拽鲁缟,攘皓腕.始于摇扬,终于凌乱.四振五振,惊飞燕之两行.六举七举,遏彩云而一断.隐高楼而如动,度遥城而如散.夜有露兮秋有风,杵有声兮衣可缝.”可见“捣衣”到唐代还是精练丝帛的主要方法.

“捣衣”是针对丝帛的一种练丝方法,那么“捣衣”之法具体是怎么进行的,用到的工具又有哪些呢?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蚕桑》“砧杵,捣练具也”,直言“砧杵”即为“捣衣”所用的工具.而综观我们搜集到的其他文献和绘画资料,也同样表明“捣衣”离不开捣衣砧和捣衣杵这两样工具.南北朝张敞《 旧事》:“太子纳妃,有石砧一,又捣衣杵十.”温子异《捣衣》:“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远何凄凉.”锦石、纹砧,形容捣衣石纹理美丽.香杵,捣衣杵的美称.庾信《听捣衣》诗:“锦石平砧面,莲房接杵腰.”柳恽《捣衣诗》:“轩高夕杵散,气爽夜砧鸣.”梁武帝萧衍《捣衣诗》:“参差夕杵引,哀怨秋砧扬.”唐代杨凝《秋夜听捣衣》:“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这些文献资料和诗句,无不言及“捣衣”要用到“砧”和“杵”.而古代“捣衣”画作中“砧”“杵”的出现,则更加确凿了“捣衣”要用“砧”和“杵”这两样工具,同时也直观地呈现了“砧杵”的具体形状.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和南宋牟益的《捣衣图》中,捣衣砧是规则的长方形的石块,虽然张萱《捣练图》中的捣衣砧没有足,而牟益《捣衣图》中捣衣砧有足,但用于捣衣的石面都是平整的.所以,我们基本断定,捣衣砧是表面平整的石块,用来放置生丝或丝帛.而两幅图中的捣衣杵都是长及女子身高的木棒,画中女子执杵做舂状,应是配合捣练的.

关于“捣衣”的动作,明代杨慎的《丹铅总录》描绘得很是详细:“直舂曰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今易作卧杵,对坐捣之,取其便也.尝见六朝画捣衣图,其制如此.”关于“捣衣”的古代画作中更是明了.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和南宋牟益的《捣衣图》描绘的,皆是两女子对立而站,或上下参差同执一杵,或各执一杵,两人协作,从上而下舂捣丝帛.这从古代诗歌中也可以得到印证.梁武帝《捣衣诗》:“参差夕杵引,哀怨秋砧扬.轻罗飞玉腕,弱袖低红装.”唐代王建《捣衣曲》:“妇姑相对神力生,双揎白腕调杵声.”夜色中,随着砧杵上下,杵声远扬罗袖轻翻,是一项相当耗费体力的劳动.南朝梁费昶《华光省中夜闻城外捣衣诗》:“金波正容和,玉步依砧杵.红袖往还萦,素腕参差举.”舂捣时不仅要上下捣练,更要随着捣衣的节奏移动脚步.西汉班婕妤的《捣素赋》“任落手之参差,从风飚之远近.或连跃而更投,或暂舒而长卷”,细致描绘了捣衣时落杵的参差先后,节奏的快慢不一,充满了韵律之美.六朝之前的“捣衣”大多是站立,但如明代杨慎的《丹铅总录》记载的那样,宋代以后为了方便操作,出现了“卧杵”捣衣,元王祯《农书》和清鄂尔泰《授时通考》都有对坐双杵捣练法的记载,《农书》中还附有《双坐双杵夜捣图》.当然,此时也出现了一人捣衣的现象,明代仇英的《捣衣图》描画的就是一个女子坐着捣衣的情景.

结论:关于汉语大词典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在线汉语大词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狼烟释义辨正
摘 要:《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均解释“狼烟”为烧狼粪升起的烟。而纪实性很强的小说《狼图腾》中表述:狼粪燃烧不会产生冲天的浓烟。敦煌学家李正。

容斋随笔名物词对汉语大词典补遗
摘要:《容斋随笔》是南宋洪迈所著的史料笔记。书中记载了丰富的名物词,为汉语词汇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该书中大量的语料可补正《汉语大词典》在条目漏。

近代汉语词典释义补正
摘 要:白维国和江蓝生先生所编的《近代汉语词典》收录唐初至鸦片战争前的词汇,其中历史文献众多,词义多样,不可能一并收录进去,本文从义项不全和书证。

汉语大词典书证首见例拭补
摘 要:《汉语大词典》是现阶段收词量最大,释义最为全面的一部大型语文辞书,然在某些词目编纂中仍存在书证过晚的不足。本文以《道教灵验记》为研究语料。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