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马克思论文范文写作 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五重意蕴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马克思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8

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五重意蕴,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马克思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马克思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查重修改技巧马克思哲学论文论文改重技巧小论文查重

[摘 要]马克思哲学是旨在捍卫人的现实生命的实践哲学,是为人的现实生命与现实解放服务的实践理论.实践,在马克思看来是生成世界和人的根本性活动,深入探析马克思视域内实践观的意蕴是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关键.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可以说是马克思的哲学宣言,在马克思实践哲学演进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提纲》虽短小精悍,不到1 500字,但“实践”作为《提纲》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核心的关键词,在全文中出现了十四次之多,意蕴极为丰富且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实践活动的感性现实性、科学性与彻底性、革命性与批判性、社会历史性、价值理想性.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五重意蕴,不仅仅清晰明确地阐述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实践内涵,更是生动地诠释了其“新”唯物主义的实践根基,同时与传统的理论哲学路径划清界限,表明马克思的“新”哲学是旨在捍卫人的现实生命及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至今仍然具有丰厚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蕴.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A121;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7)08-0014-05

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的《提纲》,在其思想发展历程中有着承前启后的理论价值及里程碑式意义.尤其是《提纲》中对“实践”概念的丰富表述,体现了马克思将捍卫人的现实生命和改变世界作为其终身事业的决心与哲学斗志.然而,在传统教科书的体系中,对《提纲》的解读,尤其是对《提纲》中实践概念的阐述具有遮蔽作用.本文将从马克思的实践观出发,从实践活动的感性现实性、科学性与彻底性、革命性与批判性、社会历史性、价值理想性五个方面进行解读,从而诠释马克思实践哲学对人的现实生命的关注与尊重.

一、实践:一种感性现实性活动

在《提纲》的第1条中,马克思立足于自己的实践哲学,对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内的全部旧哲学做出了深刻的反思和坚决的批判.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1]499如此开宗明义而又经典地揭示了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认识较从前的哲学视域有着极大的不同,马克思深入地反省了“新”哲学的真实基础,即作为感性的人的活动的实践,并在这一“新”哲學基础上对唯心主义和两种唯物主义做出了具体的批判.

(一)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所批判的旧唯物主义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费尔巴哈之前的唯物主义,另一个是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费尔巴哈以前的唯物主义,从广义上说,包括古希腊时期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经验论和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而马克思这里所批判的主要指后者.在《形态》中,马克思将18世纪以法国哲学为代表的近代唯物主义称之为“纯粹的唯物主义”,也就是教科书中常说的近代机械的或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在于他从某种绝对存在的客观物质实体及其规律出发,并将其视为第一性的,而人的生命存在、现实的自由、价值与尊严等却被视为第一性所派生出的产物,因此,如很多学者所指认的,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唯物主义,忽略人的现实存在及实践活动,继而抹杀了人的感性现实性及其价值理想性.

(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在对旧唯物主义进行批判之后又进一步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虽然认可了费尔巴哈对旧哲学的超越在于他看到了感性的物质客体,并将人和自然视为哲学的普遍对象,但是,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在取得了这种巨大的进步性之后,依然表现出自身的局限性.在费尔巴哈的哲学视域下,他极为强调感性的人和感性的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相互归属的关系,由此,费尔巴哈没有把感性现实性,也就是人的对象性存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而是将其进一步追溯到一种实体化的和观念形态的“直观”之中,进而诉诸最高直观和理想的类平等化,由此一来,感性现实性就陷入“观念论”囹圄,落入唯心论的窠臼,表现出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进一步而言,由于人身陷“观念论”中,他也就成了脱离社会历史,也就理所当然地看不到现有的社会联系.因此,“人”变成了直观性和抽象性的存在,那么,费尔巴哈所凸显的“自然”也就同时变成了直观的和抽象的,他既然看不到“人”是人的感性现实性的对象,当然他也就同样看不到“自然界”是人的感性现实性的对象.

同时,马克思也批判了唯心主义.他指出,唯心主义虽然是从主体方面出发,能动的去理解现实,但这种能动性被抽象的发展,不断地将能动的方面思辨化,以至于仅仅承认抽象的思维活动,并赋予了其超历史、超感性的意义,所以在唯心主义那里,人的感性现实性地活动被遮蔽,他们将感性现实性无限矮化,不承认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

因此,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与以往旧哲学的区别首先在于马克思赋予了人的实践活动的感性现实性,这也是马克思实践观的第一重意蕴之所在.

二、实践的革命性与批判性

马克思实践观的第二重意蕴,表现在实践的革命性与批判性.通过对马克思写作《提纲》的背景挖掘及其在《提纲》第1条、第3条、第4条内容中所表现出的革命性、批判性之维度,我们发现马克思实践观的革命性与批判性意蕴.

(一)实践的实际意义——革命性

随着欧洲各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工业的发展,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一些重要的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但工业的发展与财富的剧增并没有解决阶级之间的矛盾,反而引起冲突,引发工人起义.而此时的德国虽然处在封建贵族统治阶段,但也开始了工业革命,并且资本主义发展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由此导致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愈演愈烈.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群体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捍卫工人的现实生命及其价值的理想在马克思的哲学事业中不断增长,成为其坚守一生的志业.在此,马克思实践概念的革命性就凸显出来了.同时,社会现实让马克思意识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尤其是在社会领域,费尔巴哈倡导的“爱的宗教”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观,他改变不了无产阶级的现实状态.继而马克思在探讨实践活动理论的时候,不仅诠释了实践的革命性同时也提出了实践的批判性意蕴,正如马克思在《提纲》中所提到的“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1]499.这也是马克思对实践哲学理路——“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定位及其所面对的双重任务的确定.

结论:大学硕士与本科马克思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马克思方面论文范文。

陕西榆林:构筑五重医疗救助保障网
2017年以来,陕西省榆林市秉承着“不去病根,难拔穷根”的理念,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中“医疗卫生保障”,为使人民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

巴黎乔治五世四季酒店破茧重生
巴黎著名皇宫酒店乔治V20世纪90年代末的翻新,并不黄金加身,也非流光溢彩。但,为期两年的翻新项目总耗资高达1 25亿美元,却让人对翻新成果浮想。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读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对于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

科学实践观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当代中国顶层设计
摘要: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即它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智慧、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