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参考文献>材料浏览

关于地方高校论文范文写作 双导师组制在地方高校硕士专业学位生培养中的构建和实践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地方高校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2

双导师组制在地方高校硕士专业学位生培养中的构建和实践,这是一篇与地方高校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地方高校论文参考文献:

地方高校论文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硕士论文计算机硕士论文硕士论文是d硕士开题报告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现有导师制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不足.从完善导师组制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双导师组”制构建的内涵,探讨了“双导师组制”在四川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实践情况和运行优势.该“双导师组制”对丰富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践具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 专业硕士学位;全日制;导师组制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11-0023-03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趋势迫使国内企业必须瞄准国际市场,对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实行转型升级,这就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原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下,学生缺乏工程实践训练和创新能力等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使得研究生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十二五末期,我国将实现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规模相当.近年来,在国家研究生教育政策引导下,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要求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更对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目前,尽管学术界对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概念存在争议,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可以明确的是它主要涉及“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及“怎样培养”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指导教师在培养工作中显得至关重要.单一导师制起源于德国,其特点是每一研究生由一位导师独立指导,类似于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1].这种单一导师制弊端明显,已基本被淘汰.为解决单一导师制带来的困境,近年来我国在探索研究培养模式中经历了单一导师制向双导师制或导师组制的转变[2-4].根据《关于开展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的通知》(学位〔2014〕17号)要求,将在5年时间内完成全国范围的研究生学位授权的合格评定[5].这无疑为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导师制改革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每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单位都必须认真对待.因此,本文言说的双导师组制正符合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正如湖南大学姚利民教授所指出,必须强化导师的指导责任,增加导师的指导投入,使研究生在全程学习、研究中得到所需的指导[6].

二、现行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大多数高校已采用了双导师制或导师组制培养硕士研究生.这种导师制一般是由来自高校和企业的指导教师对需要实施指导的研究生进行联合指导培养[7].校内导师是具有硕导资格的专业教师,校外导师则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专家.校内导师侧重理论教学和学术指导,校外导师侧重实践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但现行导师制在运行实践过程中,表现出以下不足.

1 缺乏制度规范

有的培养单位在形式上倡导双导师制或导师组制,但缺乏制度保障和运行机制.校外导师仅仅是挂名作摆设,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根本没有得到校外指导;有的为应付校外实习报告的撰写,临时安排学生到企业生产线走马观花地参观一下,最后让企业在学生实习报告上盖章存档了事;有的聘请了校外指导教师,但没有出台校外指导教师的相关薪酬待遇规定,从而挫伤了校外导师的积极性.除上述情况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责任认识不足也妨碍了双导师制的实施,一是部分企业在开展联合培养工作时主要考虑市场最大化和利润收益,而是企业自身认为国家没有强制规定其承担研究生培养的义务,“教育”功能被弱化;二是部分企业基于知识产权保护不愿意让学生接触核心技术项目,学生很难对产业背景和新产品研发有深刻认识.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归结于培养单位对双导师制或导师组制重视不够、校企之间在导师制建设上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和合作双赢机制,直接影响着现行导师制作用的发挥.

2 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长期以来,受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真正落实.目前,全日制专硕研究生培养大体涵盖校内+校外导师、课堂、实验室+实习基地等三个系统.整个培养过程基本以毕业论文答辩为考核目标,教学过程往往过分强调课堂教学,以至我们的学生懒于动手,不愿参与工程实践;实习过程是学校的指导教师安排,注重形式,很难真正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理念只是一个精神、意识层面的哲学概念,要把“以学生为中心”落实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办学理念,必须一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为中心,为学生打造一个校企合作的培养平台.首先,应在培养目标与定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工程实践训练、过程监控与组织管理等方面,始终围绕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其次,应积极探索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实现自主选专业、选课程、选导师、选实习单位的培养机制.第三,通过建立校企合作保障和激励机制,以各种方式鼓励企业、导师和教学管理者投入更多精力去关注学生、关爱学生、指导学生,践行教育以学生为本的真谛.

3 学术型学位培养观念尚未完全转变

近年来,高层次应用人才在就业大潮中越来越受到青睐,专硕研究生人才培养已成为研究生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类型.然而许多专硕学位点培养单位仍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来制订专硕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学术型硕士生导师兼任专硕研究生导师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在专硕研究生指导过程中,校内导师仍然沿用原有学术型研究生的指导模式或方法,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传授和学术研究能力,不太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校外导师只负责企业实践环节,没有参与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不了解甚至不参与校内培养环节.特别是,许多高校在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障方面没有建立工程实践的的过程监控和考核评价等制度,致使通过工程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初衷无法真正实现,其培养成效也就难以体现.

三、“双导师组制”的构建

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已有十余年的培养经历,其中“化学工程”是专业学位授权点专业.近年来,我校对“化学工程”专硕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笔者所在的“化工新材料”导师组在专硕研究生培养中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导师组运行机制──“双导师组制”.这种“双导师组制”坚持“以校内+校外责任导师培养为主”的原则,围绕每位研究生指导,组建“校内导师组+校外导师组”的结构模式.

结论:适合地方高校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地方高校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摘要]提高教育质量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进入内涵发展阶段的核心任务,健全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必须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

新闻和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生校内外实践双向考评机制
摘要 针对目前高校培养现状的困境,本文确立了一套极具针对性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外实习实践的双向考评机制。其通过确立各类别考评维度,。

型高校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优化方案
摘 要: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群体是当代社会发展出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如何进行培养、如何对以往的培养和管理方案进行优化,更是一个不容忽视。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