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发表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写作 阅读2中华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中华传统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5

阅读2中华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本文是一篇关于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关于传统文化的论文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

主流文化的治国理政价值观.这是从政府到基层群众都关心的话题,它涉及到我们政府行为、政策导向的根据.怎么把握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主流的治国理政理念?

首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是见于《管子》,中国讲的以人为本有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从西周以来,中国文化就向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全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化都是以神为本,中国早期历史在商以前也是以神为本,但从西周开始,从周公封于鲁开始,他的思想就从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西周时期开始有一种思想,说神依人而行,是依靠人存在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当时有这样的观点:依靠人的祭祀,神才存在,没有人的祭祀,神就没法存在.这就是说人世是神世的根本.这种思想在西周得以发展,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特色.这就是中国人以人为本思想的最早起源.

春秋后期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学说绝大多数都是以人为本的.只不过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又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人世的发展、协调、整理有不同的理念,但坚持人世优先,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比如春秋的时候,有的思想家就提出,“天道远,人道迩”,迩就是近的意思.孔子其实也讲了类似的话,“敬鬼神而远之”,就是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人世上.

为什么要敬鬼神?我想从孔子的角度来谈,他承认神灵的存在,但神灵对人的作用有多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通过敬神,保留人的一种敬畏感.在一个古老信仰的传承下,虽然我们今天强调人世,但依然要保留一份对更高存在的一种崇敬和神圣感.为什么中国古人在政治管理方面积累很多智慧?是因为很早中国人就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人世的管理上.

第二是以德为本.这与今天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的思想类似.如果说以人为本是跟以神为本在比较中形成的,那么价值观、价值理念一般都通过理想、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取舍和比较建立起来,一个人的价值偏好、如何选择,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

以德为本的对立面就是以刑治国,强调政令、刑罚的作用,忽视道德的作用,这是孔子反对的.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中国古代的主流治国理政理念中,孔子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就是以德为本.

第三是以民为本,也叫民本思想.《尚书》中已有“民为邦本”的思想,邦就是国.在《尚书》里边,应该说有不少这样的思想.到了孟子,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在一个比较中看出你的价值选择.在孟子以前虽然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君王还是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可是在孟子所表达的政治里面,君为轻.不管是君王也好,还是他的王朝也好,都比不上人民重要.这样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反映了我们中国古代主流的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

最后是以合为本.以合为本的合,就是强调统一性,在国家的层面就是统一而不能分裂,它最高的表现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今天我们强调的价值观,讲中国人的理念,必须也有一个更高的视野.十八大报告里,特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非常重要.我们在讲发展时,一定要考虑生态文明的建设、维护和涵养.这一点与我们古老的思想资源结合起来,就是讲天人合一,中国人都趋向于合,而不倾向于分.人与自然的统一,天人合一;多民族融合统一,也是一样.中国从政治、从治国理政再往上提高一层,我们叫天人之学、天人之际,这涉及到哲学的宇宙观,就是注重合,不注重分.

传统价值观的特色.如果我们把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代文化,西方近代的价值观作为一个比较的对象,我们怎么来把握在社会层面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体系,它的特点是什么?因为习总书记最近一直在讲我们有中国的国情.国情是从价值体系来的,这个中国特色价值观的特色、特点就是我们的中国国情.

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念跟西方近代相比,有很大不同,第一个特点是“责任先于自由”.就是很强调个人对于他人、对社群,甚至对自然所负有的责任.责任意识非常强.我们讲以天下为己任,孟子就讲过了.古人在汉代就明确要以天下为己任,己任就是责任.从古代先秦的“君子”到汉代的士大夫,有一个很突出的责任意识,就是对天下的责任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汉代思想家到宋代的士大夫,代表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忧乐以天下为先,就是我们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

第二个特点是“义务先于权利”.西方近代社会非常强调个人的权利,但我们儒家思想里,强调的是义务.梁漱溟,他在山东做过乡村建设运动实践,在这个实践里边,给他感触最深的就是中国人和人的关系,义务为先,互相承担义务,这是中国人*的一个特色.我们今天讲中国人的*,就特别强调义务感.当然这是一个开放的义务感,决不仅仅指一个人的家庭义务.家庭义务是必需的,义务还要从家庭放大,从家庭可以放大到社区,从宗族(就是古代社区),再到郡县、国家、天下.中国人的*观念,特别强调义务感,而不是伸张个人的权利.

第三个特点是“群体高于个人”.西方的人本主义更多的是以个人为本,但是我们中国的以人为本,不是讲的以个人为本,而是以群体为本,所以群体是高于个人的.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群体先于个人,这是中国人古代价值观的特色.中国人的群体意识非常开拓,不是一个小团体主义,一个地区主义.中国人以天下为己任,很早就超越了地方局限性,是大天下情怀.《论语》里讲,“四海之内皆兄弟”,《礼记》说“以天下为一家”.如果说家是中国人的基本观念,家庭关系是中国人的基本关系,中国人早就把这个“家”的概念、“家”的关系扩大、扩充了.

第四个特点是“和谐高于冲突”.看看文化史会发现人类的文化里充满冲突,充满斗争、流血.但中国文化更强调和谐.西方的文化强调个人,总以自我为中心,克服别人、占有别人,排斥异教.所以西方历史上的宗教战争非常残酷,但中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宗教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它的根源都是在西方和西方文化.近代日本也是接受了西方的帝国主义文化,在东方侵略.所以我们从价值观来讲,因为中国传统“和”的理念,也体现在处理和周边国家关系上.历史上,当然我们也有个别帝王发动侵略战争,但总体讲,这些皇帝的作为是违反中国的主流价值观的,在主流价值观中是受到批判的.中国是以安土睦邻为先,总体来讲,我们强调和谐高于冲突.

结论:适合中华传统文化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中华传统文化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以中华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摘 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涵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资源沃土。应以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精神之钙,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校风、校训,融入课堂教学,。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魅力无限。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却一直停留在字里行间中,未能真正地照进现实。因此,应让传统文化和当下发生关。

品马来多元文化之醇寻中华传统文化之迹
如果说大自然真的有所眷顾的话,马来西亚无疑是天地的精灵与宠儿。无须刻意加工、雕琢,它的纯然便是一种瑰丽。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的核心地带。得天独。

品马来多元文化之醇寻中华传统文化之迹
如果说大自然真的有所眷顾的话,马来西亚无疑是天地的精灵与宠儿。无须刻意加工、雕琢,它的纯然便是一种瑰丽。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的核心地带。得天独。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