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牟宗三论文范文写作 成德之教:牟宗三批评朱熹的理据和目的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牟宗三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1

成德之教:牟宗三批评朱熹的理据和目的,本论文为您写牟宗三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牟宗三论文参考文献:

牟宗三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选题目的论文目的堂吉诃德论文论文目的和意义

摘 要:牟宗三关于朱熹理学思想的批评,有着自己的理由和根据.这样的理由和根据,根源于牟宗三对于儒学思想的发展历史的与众不同的解读和关于儒学思想的本质的与众不同的理解和诠释.由于牟宗三把儒学思想的本质理解和诠释为是为人的自觉自律的道德实践提供理论根据和思想支持,因此,从人的本性中揭示道德价值的来源和从人的本心即原初意识中发现道德意识,也就成为宋明新儒学继承和发展儒学思想的理论课题和历史使命.在他看来,朱熹的理学思想偏离了这一理论课题和历史使命,因此不是继承和发展儒学思想的正宗主流.牟宗三关于朱熹理学思想的批评,重新思考和探索了儒学思想的发展历史和儒学思想的本质问题,对于反省和反思全球化语境中的儒学思想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不无启迪和借鉴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成德之教;牟宗三;朱熹;心体;性体

中图分类号:B24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4-0030-006

“别子为宗”,是牟宗三关于朱熹理学思想体系在儒学思想传承系统中的定位,也是他“接着”宋明新儒学讲儒学的正本清源的厘定.此语一出,对于以“程朱理学”为儒学正宗、理学正统的中国哲学史从业者来说,不啻石破天惊、一鸣惊人.牟氏的说法,究竟是故作惊人语以哗众取宠?还是确有心得以辨章源流,是一个值得厘清的思想史问题;再者,宋明理学又被指称为“宋明新儒学”,其“新”何在?依牟宗三,宋明诸儒所讲者之所以可以称为新儒学,其“新”在于:“(一)对先秦之庞杂集团、齐头并列,并无一确定之统系,而确定出一个统系,藉以决定儒家生命智慧之基本方向,因而为新.他们对于孔子生命智慧前后呼应之传承有一确定之认识,并确定出传承之正宗,决定出儒家之本质.他们以曾子、子思、孟子及《中庸》、《易传》与《大学》为足以代表儒家传承之正宗,为儒家教义发展之本质,而荀子不与焉,子夏传经亦不与焉.(二)对汉人以传经为儒而为新.此则直接以孔子为标准,直就孔子之生命智慧之方向而言成德之教以为儒学,或直相应孔、孟之生命智慧而以自觉地作道德实践以清澈自己之生命,以发展其德性人格为儒学.”[1]11-12由此可見,在牟宗三看来,宋明新儒学之所以为“新”,不仅涉及儒家之所以为儒家即儒家的本质问题,而且关系到儒学的传承系统,包括代表人物、主要经典、学问特质和发展任务以及因此而决定的正宗与否即儒家的道统问题,从而也就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理论课题;而且,由于儒学的本质问题从而如何继承和发展儒学的优秀传统,仍然是全球化语境中儒家思想存在和发展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牟宗三批评朱熹的理据和目的,尤其是由此而展开的关于儒学的本质及其旨归的思考和探索,对于全球化语境中儒家思想存在和发展的理论思考和实际践行也不无借鉴和启迪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也就是一个儒家学者或儒学思想研究的从业者必须直面省思的大问题.

牟宗三指出:如果以传承儒学经典何者为主去甄别宋明新儒学的正宗与否,则“大体以《论》、《孟》、《中庸》、《易传》为主者是宋、明儒之大宗,而亦较合先秦儒家之本质.伊川、朱子之以《大学》为主则是宋、明儒之旁枝,对先秦儒家之本质言则为歧出.然自朱子权威树立后,一般皆以朱子为正宗,笼统称之曰程、朱,实则只是伊川与朱子,明道不在内.朱子固伟大,能开一新传统,其取得正宗之地位,实只是别子为宗也.人忘其旧,遂以为其绍孔、孟之大宗矣”.[1]16一般说来,儒家学者接续儒学道统的基本方式就是研习儒学经典而有所创新,因而以某一经典为主大概不出儒家思想范围更不至于歧出本质、数典忘宗.但是,在牟宗三看来,儒学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不仅仅只是因为它们是记载了儒家圣贤思想言论的载体,而且也是经典作者思想观念传承接续不断完善的整体;因此,以某一经典为主的创新发展,有可能割裂经典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偏离经典所载学问的本质.即以儒学经典及其思想观念的内在联系为例.

依牟宗三,《论语》、《孟子》、《中庸》和《易传》四部经典,是正宗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也是儒家思想因孔子开源入门且承先启后、子思孟子等传承接续且弘扬提升终成规模的思想理论发展过程的理论结晶;从此思想理论发展过程的逻辑结构来说,就是“心”、“性”、“天”、“命”四个核心范畴在思想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完善和充实,从而为宋明新儒学的与时俱进提供了广阔的思想理论发展空间和向着实践转化的内在张力.首先,“践仁知天”,是孔子开启儒学作为“成德之教”的创始之功.牟宗三指出:“孔子所说的‘天’、‘天命’或‘天道’当然是承《诗》、《书》中的帝、天、天命而来.此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超越意识,是一老传统.等但孔子不以三代王者政权得失意识中的帝、天、天命为己足,其对于人类之绝大的贡献是暂时撇开客观面的帝、天、天命而不言(但不是否定),而自主观面开启道德价值之源、德性生命之门以言‘仁’.等只是重在人之所以能契接‘天’之主观根据(实践根据),重人之‘真正的主体性’也.重‘主体性’并非否定或轻忽帝、天之客观性(或客体性),而毋宁是更加重更真切于人之对于超越而客观的天、天命、天道之契接与崇敬.”[1]18《诗》、《书》等古代经典记载的反映了三代政权更迭意识的“天”、“天命”、“天道”观念,虽然不无客观法则和道德意蕴的内涵,但主要是为鼎革承祚、改朝换代提供本体论证明;这些反映了特定群体的特殊需要的观念,与一般的人尤其是人的包括能动性、目的性在内的主体性尚无关联,因而也就不能为人的道德实践提供理论根据和思想支持.孔子以“仁”为核心价值和道德规范,引导人们通过实际践行“仁”以“知天命”,从而奠定了德性生命的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乃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其次,“尽心知性知天”,是孟子开辟“成德之教”之德性生命的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的工夫和路径.牟宗三认为:在《论语》中,未见孔子说“心”,也罕见孔子谈“性”;然而,孔子所说的“仁”,既有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意向性的内涵,又有核心价值和道德规范的内在规定性,“是以孟子即以道德的本心摄孔子所说之仁”[1]21.“在孔子,存有问题在践履中默契,或孤悬在那里.而在孟子,则将存有问题之性即提升至超越面而由道德的本心以言之,是即将存有问题摄于实践问题解决之,亦即等于摄‘存有’于‘活动’(摄实体性的存有于本心之活动).如是,则本心即性,心与性为一也.等仁之全部义蕴皆收于道德之本心中,而本心即性,故孔子所指点之所谓‘专言’之仁,即作为一切德之源之仁,亦即是吾人性体之实也.此唯是摄性于仁、摄仁于心、摄存有于活动,而自道德实践以言之”[1]22-23.在牟宗三看来,孟子对于“成德之教”的突出贡献在于:以“心”即“道德的本心”和“性”即作为本体而存在的本性也就是“性体”发明孔子的“仁”,使得道德意识成为人“心”活动的内容、道德属性成为人“性”的本质属性,从而保证人可以通过“心”即道德意识包括道德思维、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去自觉自愿自律地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自己的本性中的道德属性,这实际上也就是人的自觉自愿自律的道德实践活动发生和发展的理由和根据.

结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牟宗三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牟宗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牟宗三良知坎陷说理论展开新论
[摘要]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说是一个一以贯之的架构体系,道德与存有构成其理论展开的两个必然维度。围绕着这两个方面,牟宗三进行了本体建构、无执的存。

寓德于教,润物无声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牟宗三智直觉
摘 要:本文讲述了牟宗三智的直觉思想,文章主要分智的直觉和智的直觉的意义这两大部分,智的直觉这部分又包括何为智的直觉和阳明心学与智的直觉,智的直。

郭德纲、吴宗宪联袂坐镇
优酷牛人引爆欢乐季2012年11月29日,由优酷主办,郭德纲、吴宗宪两大人气笑匠首度联袂坐镇的最具创意时尚的欢乐真人秀《我是传奇2——欢乐季》。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