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怀念萧珊论文范文写作 巴金怀念萧珊初稿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怀念萧珊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8

巴金怀念萧珊初稿,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怀念萧珊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怀念萧珊论文参考文献:

怀念萧珊论文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初稿范文毕业论文初稿论文初稿怎么写论文初稿格式

[摘 要]《怀念萧珊》是巴金晚年代表作《随想录》中的名篇,影响深远.本文以新发现的《怀念萧珊》初稿为研究对象,结合巴金日记,讨论《怀念萧珊》的成稿过程,以及初稿与定稿之间的异同,从手稿学的角度论证《怀念萧珊》初稿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巴金;怀念萧珊;初稿;手稿学

[作者简介]陈子善(1948-),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现代中文学刊》执行主编(上海 200062).

这是一份作家手稿,共八页,每页标明页码,首页开头部分蓝色圆珠笔书写,以后均为黑色钢笔书写,用纸为抬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比A4纸略小的“便笺”.文章无题目,每页上小字写得密密麻麻,写满了八页,而且均有不同程度的修改.当我见到这份手稿时,上面的小字字迹似曾相识,而第一句“今天是××逝世的六周年纪念日”,不就是巴金《怀念萧珊》的第一句“今天是萧珊逝世的六周年纪念日”吗?只不过正式发表时“××”改成了“萧珊”.据此一端,就不难断定,这份手稿应是巴金《怀念萧珊》的手稿.

众所周知,《怀念萧珊》是巴金晚年的名篇,是五卷本《随想录》第一卷的第5篇,早已脍炙人口,文学史家也一直给予高度的评价.《随想录》是巴金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极具震撼力的一部作品,是巴金留下的“精神遗嘱”.这些年来,不但《随想录》单行本和合订本已多次印行,《随想录》手稿本也已出版了两种,即1998年11月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巴金〈随想录〉手稿本》和2001年1月浙江华宝斋古籍书社出版的《巴金〈随想录〉手稿本》增订本.据查,《怀念萧珊》手稿这两种手稿本均已收入.那么,这份没有标题的《怀念萧珊》手稿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需要追溯《怀念萧珊》这篇名文是如何诞生的了.

《怀念萧珊》落款“一月十六日写完”,即最后完稿于1979年1月16日,不久就连载于1979年2月2日至5日香港《大公报·大公园》,原题《随想录(五)》.1972年8月13日,巴金夫人萧珊在上海病逝.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巴金还是待罪之人,想要撰文纪念爱妻,根本无法办到,只能把悲痛默默埋在心底.六年之后,已获新生的巴金开始为香港《大公报》撰写《随想录》专栏,于是,对萧珊的思念喷涌而出,化为文字,就是这篇感人至深的《怀念萧珊》.值得庆幸的是,巴金1978、1979年的日记都已经公开,可以根据日记来梳理《怀念萧珊》是如何具体成文的.

1978年8月13日,即萧珊逝世六周年纪念日,当天巴金日记云:“今天是萧珊逝世六周年纪念日,我没有做任何事表示我的感情.但是我忘不了她.也还记得那些日子里她所经历的痛苦.”引自巴金:《“”后日记》1978年8月部分,《巴金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270页.这就清楚地表明在萧珊逝世六周年纪念日当天,巴金似未动笔写《怀念萧珊》,但在日记中表达了对萧珊的深切怀念之情,或者如巴金后来在正式发表的《怀念萧珊》中所说,“不仅是六年,从我开始写这篇短文到现在又过去了半年”,也可理解为1978年8月13日这个难忘的萧珊忌日巴金已动笔写《怀念萧珊》,但刚起了个头就搁下了,也許就是这份手稿开头用圆珠笔所写的一小部分也未可知.

1978年12月17日,香港《大公报·大公园》发表巴金《随想录》第一篇(后易题《谈谈〈望乡〉》),从此开启了他的伟大的《随想录》系列写作.《随想录》专栏的设立,促使巴金把构思和写作《怀念萧珊》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1979年1月7日巴金日记云:“(上午)上车去杨树浦看望岳父,等在岳父处吃了中饭,一点半辞去,雇汽车返家.午睡后等写完《随想录(四)》,约一千字,萧荀来.晚饭后等写纪念萧珊文.”这是巴金日记中首次直接提到《怀念萧珊》的写作.以后的巴金日记就不断记录此文的写作了.

1979年1月8日巴金日记又云:“下午继续写短文等晚饭后看电视,续写短文.”9日“晚饭后等写短文.十二点睡.”10日“七点半起.等写短文.等晚饭后看了电视新闻.写短文.”11日“饭后午睡等写短文.晚饭后看电视(故事片《花儿朵朵》).写纪念萧珊的短文.十二点睡.”12日上午“抄改《怀念萧珊》.”13日“上午继续抄改《怀念萧珊》.”14日上午“继续抄改《怀念萧珊》.等晚饭后看电视(故事片《不是一个人的故事》).抄改《怀念萧珊》.十二点后睡.”15日“下午抄改《怀念》.”16日“上午抄改《怀念》.等下午等继续校改《怀念》,夜十二点校改完毕,约九千余字.”17日“七点半后起.辛笛来,黄裳来,十一点后两人同去.把《怀念萧珊》交给黄裳,托他转寄给际坰.”以上引自巴金:《“”后日记》1979年1月部分,《巴金全集》第26卷,第309—311页.

以上就是巴金写作《怀念萧珊》的全过程,不能不令人深受感动.整整十天时间,除了不能推脱的各项文化活动和应酬,巴金都沉浸于对萧珊的追怀,思念之情在笔端流淌,一发而不可收,终于完成了这篇长达九千多字的《怀念萧珊》.由此又可知,巴金日记中一再所说的“短文”根本不短,《怀念萧珊》是150篇《随想录》中篇幅仅次于《怀念非英兄》的一篇,在巴金的后期创作中是很少见的.

必须指出的是,1979年1月12日的巴金日记,该记明确记载上午“抄改《怀念萧珊》”,而在此之前,日记中均记载为“写纪念萧珊文”“写短文”等,而在此之后,日记中均记载为“继续抄改《怀念萧珊》”“抄改《怀念》”“校改《怀念》”.也就是说,1979年1月7日以后,1月12日以前,巴金一直在“写”《怀念萧珊》,1月12日以后,1月16日以前,巴金一直在“抄改”“校改”《怀念萧珊》,1月16日晚最后定稿.前一段时间一直在“写”,后一段时间一直在“改”(“抄改”或“校改”).如果上述推测可以成立,那么现在收入《巴金〈随想录〉手稿本》的《怀念萧珊》手稿一定是一份“校改完毕”的定稿,而在这份定稿之前,一定还有一份初稿(或称草稿亦可).而这份珍贵的初稿,竟然幸存于世,在巴金写下整整38年之后,奇迹般地出现了.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怀念萧珊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怀念萧珊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华为和任正非只能留在我记忆里永远怀念
2005年3月,在我离开华为5年之后,任正非又一次托人带话给我:“任总说了,你要回来的话,可以做政府和使领馆的公关工作。”在2005、2006。

苏珊朗格音乐美学理论中看音乐作品形式和内容
摘 要:苏珊·朗格作为美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哲学家,其独特的艺术情感符号理论在20世纪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以苏珊·朗格的哲学理论观点为据,。

呼兰河传:萧红哀婉的呐喊
摘 要:萧红一生坎坷漂泊,小说《呼和兰传》是她对自己早年生活夹叙夹议的一部回忆性的小说,不仅文体风格独具特色,而且也触及了比较广泛的社会问题层面。

论苏珊·桑塔格多元思想中先锋气质
摘要:苏珊·桑塔格,美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兼文化批评家。二十世纪60年代,以“反对阐释”、“新感受力”理论一鸣惊人。纵观其理论,论者发现,作为引领潮。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