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城市形象论文范文写作 电视新闻建构城市形象的风险与其规避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城市形象论文写作 时间:2023-12-18

电视新闻建构城市形象的风险与其规避,本文关于城市形象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城市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城市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财务风险论文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和防范论文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城市规划杂志社

摘 要:电视新闻报道是建构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电视新闻建构的城市形象,存在着互补,也存在着以失真和偏离为表征的风险.理性地认知电视新闻报道建构城市形象的风险表征,有利于电视建构更真实而美好的城市形象.

关键词:电视新闻;城市形象;风险规避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影视图像因其碎片性、直观性吻合了都市人生活的感受和都市零散化、瞬间化的特质,成为了人们感知和认识城市的理想表意方式之一. 放眼现实,日益繁荣的大众传媒,特别是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介,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影像再现城市,或以城市景观为背景,或以城市景观和城市市民为表现对象,为城市内部和外部的公众建构出了一幅幅城市的多元图景——包括电子乌托邦等负面形象.理性地认知电视新闻报道建构城市形象的风险表征,有利于电视建构更真实而美好的城市形象.

一、电视新闻报道建构城市形象的风险表征

1.失语:对客观现实的遮蔽

失语,从医学角度讲,是指由于生理或心理原因导致的语言表达和理解功能的完全或不完全丧失.移用到新闻传播领域,指大众传媒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的对某些信息的不宣传、不传播,或宣传、传播不及时、不全面.中国的新闻媒体长期以来被比喻为“喉舌”,有“去塞求通”之功能.1995年《关于进一步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我们党和国家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然而,要在实际操作中及时、准确、全面地发出党和人民的声音,实非易事.

电视新闻报道在建构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存在“失语”现象.主要表现是“报喜不报忧”,对正面信息的过度再现,对某些信息特别是负面信息的遮蔽,表现在对危机信息的反应迟缓,如在“非典”“礦难”等突发事件中报道的滞后或缺席,以及会议报道流于领导讲话、政令公布的形式而缺乏深入独到的解释等.

2.失真:与客观现实的偏离

真实,与虚假相对,指的是与客观事实或客观存在的一致性.根据拟态环境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和新闻的真实性等理论,电视通过新闻报道建构出的城市形象,与城市的客观现实之间,理论上存在不一致或失真的现象.现实案例中,电视新闻报道在建构城市形象过程中的失真表现,大致有两种:

第一种是针对单个节目而言,例如某篇电视新闻报道,由于新闻要素和细节不符合新闻事实,或者对新闻事实的剪辑、组合、概括、表述和推断失之片面和偏颇,经不起逻辑的推敲,这样建构出来的城市形象,就与客观现实不一致.

第二种是针对一定时期内的所有节目而言,如一段时期内所有的新闻报道,它们所再现出来的城市形象,不能相对客观、真实、全面、公正地反映该段时期内城市的客观现实.相比之下,第二种失真现象更隐性.从追求真实性的角度来说,力争一段时期内媒介再现形象与客观现实之间最大限度地一致或铆合,是媒体追求真实性最高也最难达到的境界.

为什么媒介中的城市形象与客观现实存在偏离呢?这要追问谁设置了媒介议程,或者谁决定了将哪些话题带入公众关注的视野.从宏观角度看,这一现象是电视传媒在多元资本场域综合作用下的结果,特别是商业资本和权力资本作用的结果.正如有论者所言:中国的“媒介不仅要承担‘政府代言人’的身份,它往往还在‘市场主体’和‘社会公器’等多种角色间左右为难,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影响着媒介在社会发展中功能的实现等在当前的媒介话语权力争夺中,政治意识形态、经济资本以及民间话语力量都在进行积极的干预,但是媒介终归是‘权力的媒介’,目前对我国媒介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主控力主要来自商业力量和政治因素.”

二、电视新闻报道中城市形象风险的规避

1.警惕新闻传媒风险

电视新闻报道是建构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电视新闻因城市而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因电视新闻报道而精彩.“用象征性符号贮存事物的方法发展之后,城市作为容器的能力自然就极大地增强了等依靠经久性的建筑物和制度化的结构,以及更为经久性的文学艺术的象征形式,城市将过去的时代、当今的时代,以及未来的时代联系在一起.”

既然电视与城市难以分离,风险的产生也就无可避免,但需要警惕的是:新闻传媒是风险的放大器.在城市现象的媒介建构过程中,出现了三重现实和双重误读,这正是新闻报道风险的内生原因.现实可分为社会现实、媒介现实和主观现实.新闻报道中的城市形象,本质上是一种媒介现实.媒介现实是媒介对社会现实的记录、反映所呈现出的符号世界,它是一种拟态环境,是由媒介从业者及其背后的权力合谋生产的,不完全等同于社会现实.这是第一重误读.随着媒介的无孔不入和高度仿真,媒介现实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的主观现实.这是第二重误读.从理论上讲,从传播行为出现开始就伴随信息不确定性的风险.但只有到了现代传播语境,特别是在媒介化社会背景下,这种信息的风险性才达到极致.

2.坚持新闻专业主义

电视新闻报道对客观现实的遮蔽有两种.一种是不可避免地遮蔽.遮蔽,即“遮挡、遮盖、遮掩”之意.新闻报道本身就具有遮蔽功能,“cover”一词,在英文中有“采访、报道”之意,同时又有“覆盖、遮蔽”之意,这是新闻采访和报道自身的选择性或把关性、真实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类主观能力的局限性导致的,是为不可避免.另一种是能够避免却有意地遮蔽.遮蔽的大多是负面信息.

在城市形象的建构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能够避免却有意遮蔽的这种情况.换言之,电视在建构城市形象上,虽然不可能也不必要做到有闻必录,但要坚持客观、公正的新闻专业主义,确保传播内容不出现“结构性缺失”和“有意性失语”,要营造“点”的精彩,要追求“面”的严谨,要倾听城市各阶层的声音,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传播城市各方面的信息.

电视新闻报道建构出的城市形象,丰富而多元,它们是城市化进程的一面面透镜,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和偏离.导致这种失真和偏离的原因主要在于电视的特殊性.电视的事业性和产业性导致在服务主流意识形态和城市公众方面存在着必然性矛盾.从电视自身角度来说,电视在建构城市形象方面,有形象、直观等优势,也有画面变化迅捷、缺少明确的判断结构(结构的不确定性)和视觉说谎等天生缺陷.不论何种原因导致的失真和偏离,一方面折射出了电视传媒所推出的城市符号的部分被认同和主观建构意图的部分被实现;另一方面也为电视在融媒时代融合其他媒介以进一步建构具有个性的或良好的城市形象提供了更大的张力空间.

参考文献:

[1]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城市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84.

[2]李 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6-17.

[3]郭小照.传媒中的城市形象研究:以“宿迁现象”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09.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城市形象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城市形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困境和出路
摘 要: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进行,如今我国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的传播途径也变得多种多样,由曾经的报纸信息变成了现在包含报纸在内的电视。

中国电视新闻评论困局和方向
摘 要:众所周知,电视新闻评论是各类媒体引发广大人民群众共鸣的重要环节。它对新闻媒体的发展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虽然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日益增多。

香港和内地电视新闻节目差异化
摘 要:“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行使得对于中国内地与香港的新闻媒介的生存状况与互动的研究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电视新闻节目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最直接的。

品质传播—提高电视新闻影响力和收视率不二选择
品质,品味,质量也。品质传播,顾名思义,有品位有质量的传播。去年年初,央视新闻中心在强化新闻立台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节目品质,实现新闻的品质传。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