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浩然之气论文范文写作 孟子浩然之气刍议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浩然之气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3

孟子浩然之气刍议,这是一篇与浩然之气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浩然之气论文参考文献:

浩然之气论文参考文献

摘 要:“浩然之气”是孟子哲学思想中一个特有的概念,“养浩然之气”是孟子一个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通过研读《孟子》,文章尝试厘定“浩然之气”的内涵,并浅析“养浩然之气”的途径及方法、“养浩然之气”最终的目的及在其发展中的丰富.

关键词:浩然之气;直养而无害;配义与道;不动心

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识码:A

一、“浩然之气”基本内涵

《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形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什么是“浩然之气”?虽然公孙丑当时就这个问题向孟子询问,孟子亦明白说“难言也”.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明确地说:“气字本来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指客观存在的物质,这是稷下唯物派所谓气.一种是一种精神或心理状态,这是孟子所谓气.”据《说文解字》:气,云气也,象形.其基本的意思是云气,其最初的含義就是这种物质的气,但“气”是个多义词,气,表现人们的精神或心理状态这一含义应该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并为人们普遍使用.如《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具体分析了“浩然之气”所处的语言环境,很显然是指人的心志之气.

孟子是在分别评价了北宫黝、孟施舍、曾子和告子等人达到的“不动心”的境界后,才提出“养浩然之气”,“不动心”的精神境界首先表现为勇敢,孟子评价了他们的“养勇”,三人都是“守气”以“养勇”,但具体的“守气”方法在得其要领上有程度的不同,这里的“守气”就是勇气.告子“不动心”的方法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很显然,气,表示精神或心理的状态.孟子在评价告子的观点时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认为志对气有统帅作用,气对志有反作用,继而孟子就提出并阐释了“养浩然之气”,很显然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是指人的道德意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伟大的精神气象,无形又不可见.其内容要为“义与道”所支配,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修养才能达到“塞于天地之间”的程度与境界.

二、“浩然之气”养成方法

据孟子的阐述,“浩然之气”就形式来看,是“至大至刚”,就内容来看,是“配义与道”.而孟子更认为“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之所以能够“塞于天地之间”,有如许巨大的气势,全由于“直养而无害”的培养而形成.因此,“养浩然之气”有两个层面的修养:一是“直养而无害”,一是“配义与道”.

什么是“直养而无害”呢?我们先来说“直养”.赵岐注《孟子》一谓“正直之气”,一谓“养之以义”.故后人解释“直”,皆谓为义.其实,义固然与正直相近,说“直养”之“直”为义,但从其本义来看,指不邪曲,即径直、顺直之意,引申出挺直、正直等义项.孟子性善论依据于“不忍人之心”,人有起源于“不忍人之心”的“四端”,将此“四端”“扩而充之”,就是这里的“直养”之意蕴所在.“直养”就是径直涵养其“四端”.

“无害”,后儒常以损害理解这里的“害”字之意,亦近似而不确.孟子讲“浩然之气”的形成,应当是自然的,它可以由人的“四端”油然而生,并不需要外力的干涉.他生怕别人不理解此意,所以还特地讲了一个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来说明.“无害”之害,当读若遏.意即当“四端”扩而充之的时候,人们不可去遏止它,不要去阻碍它.如果说害即“损害”之意,那也应当从这个角度进行理解.“直养而无害( 遏)”, 是指应当让自己的浩然之气,从自己的固有的“四端”那里,自然而然地、顺直地生发出来,它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要人为地去遏止它、干涉它.

孟子强调了“浩然之气”的养成,必须“配义与道”.而“配义与道”,是养“浩然之气”的方法.孟子把“ 义”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孟子·告子》中告子说“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这里反对告子的“仁内义外”之说.这并不能说孟子绝对地肯定心外无义,孟子主张性善论,将作为道德标准的“义”,定为人心所固有者.他所认定的只是“义”由内心萌生,并且存在于自己心中, 强调了个人对于外在事物及社会准则的认识.所谓义,即是行而宜之,就是做自己该做的事.孟子所谓“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当下即告诉人哪些事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的.长期地遵从“四端”的本义,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就是“集义”.

所谓“道”,即是天道.天道杳冥难言,不过在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的整体一贯系统中,人道即天道,人性即人道.孟子是主张性善的,而且孟子对人性善的论证,是通过人的心善来指陈的,人心天生具有“四端”,四端是善之根源,所以,心善是天之所予我者,故而,心善即性善.由于孟子人性论的基本原则就是以心显性,以心善证性善,因此,心告诉自己哪些事应该做,这一方面是“行义”,同时也是“行道”,并且“义与道”不是由外而内的,而是由内而外取得的.“配义与道”实际上就是自觉遵从人之善性的指引与范导.

此外,孟子论述“无是,馁也”.如果没有义与道充斥其中,“浩然之气”是无法养成的.“浩然之气”并非完全主观而封闭的臆想的结果,而是要经过一定的实践过程才能够实现.孟子的心性理论中确有脱离客观实践而过分张扬心性作用的倾向.然而,在具体阐述其理论时,他又往往突破自己所设的藩篱,而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客观实践的作用.孟子所主张的涵养“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并没有脱离人的社会实践,“非教人于无著摸处用工( 功) 也”.而是强调了客观实践必须经过个人内心的真正反省认识才能发挥影响.

孟子的“知言”也与其浩然之气说有密切关系.所谓“知言”,并非知自己之言,而是知别人之言,在这方面,孟子也没有隔绝个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在阐述“浩然之气”的理论时, 孟子非常赞赏曾子的守约,认为只有曾子抓住了关键.孟子的“直养”之论与曾子的“自反”之论是一致的.正是从肯定人的自我反思精神的重要作用这个层面上,肯定事物对人的影响.“仰不愧俯不怍”,即无愧于天地与人世, 这种不愧的心态虽然是自己内心的, 但反映的对象则是外界的、客观的.如果全面理解孟子的“浩然之气” 的理论, 便可以看到他所强调的是一种真诚对待事物的态度,是人对于客观外界的正确认识,认识正确了便无愧疚之感,而会油然生出正义之感.便具备了“大丈夫”气概,“大丈夫”无论得志与否,都要坚持正义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自己的高尚人格.

结论:关于对写作浩然之气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浩然之气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刍议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调控作用影响
摘要:宏观经济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周期性波动的特点。本文主要介绍了货币政策的内容以及在金融市场对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控作用及影响,货币政。

刍议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管理
摘 要:新会计准则对我国金融行业、会计行业的格局均有较大的冲击,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上也面临更大的机遇,与之相对应的也迎来了诸多挑战。所以上市公司。

刍议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困境和应对路径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于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基础职能,会计管理职业在事业。

高中生经济自我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刍议
摘 要:经济自我能力影响着个人消费行为,也关系着个人将来价值取向。在提倡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当下,尤其是对于没有收入,心智不完善,手中可支配的金钱。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