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民国时期论文范文写作 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课程实施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民国时期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8

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课程实施,关于免费民国时期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民国时期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民国时期论文参考文献:

民国时期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论文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论文论文指导记录新课程导学期刊

摘 要 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是当时社会职业指导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实施针对各级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通过教学课程、训育课程和补习课程三个途径,以挖掘常规课程的职业指导价值,增设职业指导必修课和选修课,补充职业指导的参观、体验和调查活动,联络社会职业指导机构和各界资源为重点,体现出职业指导的重要地位、深受当时主导教育理念影响、发挥多种课程的育人价值、构建多元合作网络体系及注重专业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等特点.分析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的课程形态及实施途径,对当前中小学学生发展指导、职业渗透和生涯教育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民国时期;职业指导;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9-0072-06

民国时期是我国职业指导兴起和发展的第一个*,职业指导通过校内和校外两个途径广泛开展,校内职业指导贯穿中小学和高等学校,主要通过相关课程及其活动实施.中小学职业指导课程实施集中在挖掘常规课程的职业指导价值、增设专门课程和选修课程、开展多样指导活动、提供丰富社会资源等方面.分析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的课程形态及实施途径,对当前中小学学生发展指导、职业渗透和生涯教育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课程发展概况

(一)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的基本内涵

受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职业指导运动影响,以及当时国内特殊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作用,一大批爱国教育家和进步知识分子从正确理解职业、认识职业的真价值、避免人才浪费和损失、沟通教育与职业,解决毕业生生计及社会失业问题等角度,提出对职业指导的不同理解.基本内涵集中在:“职业指导,乃是根据现在的事实,过去的经验,采用科学的方法,客观的态度,去帮助个人选择职业、预备职业、获得职业及改进职业”[1].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职业、选择职业、准备职业、加入职业、改进职业、改选职业、增进职业效能”[2];“其实施之时期自小学职业准备直达青年离校后确能在职业界自立之时为止”[3].根本目的是:“调查职业的实况和机会,诊察个人的才力和天性,以便供给相当的指导和劝告,帮助青年准备并且择定他的终身事业,继续注意事业的进步,以谋个人的福利,和社会的发达”[4].课程是学校职业指导实施的主要载体正如顾树森所言:“职业指导的方法可分两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学校的课程;一方面是关于社会的需要”[5].

(二)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的主要任务

职业指导与中小学教育关系密切,不论升学和就业,都应该接受职业指导.其横向上与教育指导、升学指导、就业指导、服务指导、职业训练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纵向上在小学侧重职业陶冶、中学侧重职业准备,关键是突出与儿童兴趣和身心发展规律的一致性,符合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小学教育是国民的基础教育,而且是生活教育的起点,职业指导是应有之义,且此阶段主要是职业陶冶.即根据“学”就是“做”的原理,避免空虚抽象的教育,从事实际具体的教育,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生活准备.中学教育是完成普通教育和开始专门教育的时期,学生的情况非常复杂,更需要各种指导.中学职业指导侧重体察个性与了解职业,分升学指导和就业指导两部分,以为学生选择出路做准备.针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学尚是精英教育的现实,初中被认为是职业指导最为关键的时期.潘文安高度重视中学的职业指导:“初级中学为升入高中之准备,一切学科,多含试探青年心理智力之性质,与其未来趋向至有关系.等其需要职业指导之急切,在各种教育阶段中为最甚.”[6]

(三)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课程发展历程

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课程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颁布以前,中小学职业指导主要由民间提倡,职业指导限于学校零散的活动.1916年清华学校校长周诒春邀请实业界代表在学校演讲并开展调查,标志着职业指导在中国学校的滥觞.第二阶段: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颁行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小学职业指导正式通过课程这个主渠道得以实施.《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贯彻1922年“新学制”的基本原则,确定在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开设职业课程或职业科,推动了职业指导在中小学的实施.第三阶段: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后,相继要求学校设立职业指导部,并在中学课程中加入“职业指导”课程①,开教育史之先例.第四阶段:1937年抗战爆发到国民党败退,期间虽也提出职业指导办法等措施,但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并没有显著发展.抗战胜利后中华职教社再次成为推行职业指导的有力团体,在上海创建比乐中学并开展职业指导,为当时各地中小学实施职业指导提供了经验.

二、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课程的实施

(一)小学常规课程中的职业陶冶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小学职业指导重在职业陶冶.职业陶冶的基本目的是促使教育生活化、学校社会化.具体包括:“使儿童认识社会的性质;晓得社会上各业的内容;扩充学习观念——不在乎获得分数,要存服务观念;养成服务的习惯;测知儿童对于职业的倾向,做将来就业升学指导的根据”[7].游戏和活动是儿童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职业活动本身就是儿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职业指导应突出已有课程的职业性,并加上职业化的材料.“职业陶冶在教学的课程内,不必形式的加入,不过一方面要在儿童对于各种学科的活动中,观察儿童对于职业的倾向;一方面要在各科教学的过程中,设法加入职业意味的资料等这样,便在无形中将各科都掺入了职业指导性质的资料.”[8]

1.挖掘常规课程的职业指导价值

小学开设的各科课程都有职业指导价值,需要结合社会生活和儿童的特点进行深度挖掘和适当补充.其基本原则是适当拓展和延伸,补充相关职业知识和生活技能,体现课程与儿童生活和社会职业的紧密联系.相关学科的具体做法[9]:国语科:增加契约、广告、文書、信札等职业应用文,职业界成功名人轶事或描写社会生活的文字,并注意书法语言的技术训练.算术科:课本最好采用社会化的算术教科书,比较切合实际生活,除注重珠算外,可再在课外增设簿记学等.常识科:社会职业的现状,各地的出产品,国内外贸易以及职业卫生等,尽量采集作为教材,并于课外增加园艺、养蚕、养蜂等,以作为基本的农事训练.必要时可作关于职业的系统讲演,并带领儿童到附近工厂、商店参观,做实际的研究.艺术科:图画则注意物品图样、广告等绘画,手工则注重制造各种简单用具及玩具等,除实习外,授以原料的来源及用途,以及该原料的价格等普通知识.再于课外增加木工、藤工、摄影等,由学生自由选定1~2种.音乐科:各种职业的声歌,若农夫的田歌、工人的吭育,将这种资料加以修正配以音谱,都是绝好的教材.体育科:多做各种职业动作的仿效操.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民国时期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民国时期历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职业指导课程改革
[摘要]在办学有特色、就业率高的高职院校里,面对没有就业压力的学生,要提升职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必须在充分调研企业和学生的基础上,开。

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实施要做到四化
〔摘要〕开展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材内容安排要适合本校学生需求;教学时间的安排也应体现其作为“技能”学科而能应用于相应时间节点;教学手段方面,。

基于项目教学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课程实施
摘要:从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的项目内容设计和实现、课程考核方式、教学时间效果分析等方面,探讨项目教学在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中的运。

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程冷
摘 要:在我国,大多数高职类院校未开设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课程,导致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及就业前景了解不多,陷入学习的盲目与茫然状态,学习效果不明显,。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