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布局调整论文范文写作 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看教育均衡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布局调整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06

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看教育均衡,该文是关于布局调整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布局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布局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均衡论文廉洁教育论文国家级教育类期刊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进一步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政策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在深入分析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背景、原因及因调整所产生的利弊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教育的均衡一不均衡一均衡动态发展模式分析,阐明了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均衡发展之间的关系.明确了以人为本在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且尝试提出了有助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布局调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3)04-0088-04

一、教育均衡发展提出的时代背景

教育均衡发展并非今日之语,早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它就已经成为一个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进一步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和重视的话题.

1 教育均衡发展概念的内涵

教育的均衡,依据文献阐释我们可以知道,它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享受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从个体看,教育均衡指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的均等;从学校看,教育均衡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以及各类教育间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均衡;从社会看,教育均衡指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是否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而当前人们关注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除了包含有以上均衡发展内容以外,还需要进一步具体实现:校际间均衡发展,包括学校布局和规模均衡合理,教育经费投入、学校设备设施、师资配备、生均教育资源、学生生源的均衡等多方面;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水平和效果等方面的均衡.

2 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动因

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就是指将中小学校办在哪里的问题,在我国这种布局调整则主要表现在撤并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校.我国进行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农村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导致了农村中小学校生源普遍减少.伴随农村人口的减少,许多教学点的生源也就愈益减少,据相关调查发现有些地区的教学点从一至六年级总共就二十几个学生.更有一些地方甚至出现无学生可教的现象,许多校舍也空闲下来.生源的减少是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客观要求.

其次,农村税费改革也是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间接原因.随着农村税改的进行,农业税收逐年减少,进而能够投入到教育的费用也就减少了,这就增加了乡镇财政的负担.因此,乡镇政府希望能够通过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缩减农村学校和教学点的数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减轻财政负担.

再次,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又是农村城镇化的必然结果.所谓城镇化就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它表现在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规模比以往大很多的小城镇,农村人口普遍向城镇集中,这些城镇无论是经济、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都要明显优于农村,过去农村的自然村人口则越来越少.所以,我国过去以行政区也就是以自然村布局形成的中小学教育布局模式已经显得陈旧落后,行政村过于分散的人力、物力、财力已经不能继续维持中小学校的承办,在乡镇或者县城重点加强中心学校的建设就成为了必然趋势.

最后,重视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并且将在一定时间阶段存在着,而在教育领域里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也就日益显现出来.这种不均衡一方面表现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城乡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城镇地区无论是在教育投人、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等方面都要优于农村地区;另一方面表现在城乡各种受教育机会的不均衡,农村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也就进一步限制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而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能够将一些办学条件较差、教育质量较低的中小学校撤并掉,通过对教育资源的重新合理配置促进更大范围的教育的均衡发展.

3 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联系

通过对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是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原因之一,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我国中小学校需要“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从二十世纪九十年*始至今,我国对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对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布局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这大大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

1 小学校布局调整已取得的成绩

首先,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使得教育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均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基础,通过对一些规模效益小的学校的撤销和合并,各地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起来办好中心校,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硬件软件设施以及教师资源,解决了过去由于学校过于分散教育资源水平和利用率低下而学生不能够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问题.

其次,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也促进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育的均衡发展,也就是促进了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教育的统筹规划.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一方面集中了教育资源办好了中心校,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又减轻了乡政府的财政负担,使得市政府部门能够集中力量抓好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为缩小城乡差距,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做出了贡献.

结论:关于布局调整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布局调整有哪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现状实现教育公平实践
摘 要:本文主要是分为六部分,开头,回顾教育公平发展的历史,我国教育的目前的突出问题,产生教育不均衡的原因,在实际中的探索以及解决措施,结尾。那。

调整构建协调均衡的消费和投资关系
摘要:扩大内需持续刺激消费是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政策选择 要保持中国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活力。刺激内需、推动内需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处理好消费与投资。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变迁和转型
摘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变迁经历了政策酝酿期、政策初探期、政策调整期、政策发展期四个阶段。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新挑。

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布局调整
本文通过分析通州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概述了通州区经济发展的“四个不匹配”。因此,北京城市副中心应充分发挥行政副中心的综合优势,产业布局定位为行政办。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