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中印边界论文范文写作 中印边界问题演变其影响因素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中印边界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2

中印边界问题演变其影响因素,本论文可用于中印边界论文范文参考下载,中印边界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中印边界论文参考文献:

中印边界论文参考文献 化学期刊影响因子排名中华医学杂志影响因子期刊影响因子多少算高医学杂志影响因子排名

【摘 要】 文章叙述了中印边界问题的由来,印度独立后,印当局沿袭英殖民扩张思维,推行“前进政策”,妄图分裂西藏并侵占我国西藏藏南地区和新疆阿克赛钦地区,引发边界冲突.阐述了中印边界问题的演变:恶化阶段,中印战争后的僵持阶段.从历史层面、地缘政治、国际环境等方面分析了解决边界问题的影响因素.长期来看,中印两国边界问题仍将是影响中印双方国家利益和外交关系的不确定因素.

【关键词】 中国;印度;边界问题;影响因素

中印双方的边界争议地区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争议最大,面积为9万多平方公里,现为印度控制;中段较为零散,共分4段,面积约为2000多平方公里,现基本为印度控制;西段争议地区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大部分由中国控制.

历史上,中印两国从未划定过边境线,也未产生过边界问题.但是,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后,两国间边界问题产生.可以说,英国是中印边界纠纷的始作俑者和幕后推手.而边界问题在印度独立之后的不断激化,则完全是印当局沿袭英国殖民思维、推行错误的扩张政策带来的恶果.

一、中印边界问题的由来

中印边界争端源于英国帝国主义推行的殖民扩张政策,英印殖民时期,英当局觊觎中国的西藏地区,企图分裂西藏进而吞并西藏,中印边界问题完全是英国帝国主义时期推行殖义扩张的产物.

1904年9月,侵略西藏的英军代表荣赫鹏和中国西藏地方代表签订了《拉萨条约》(即《英藏条约》),[1]企图以此排挤中国政府对西藏地区的主权,为其染指西藏提供条件.清末民初之际,为能在列强瓜分中国的激烈态势中占得先机,1913年10月6日,由英国一手操办的中、英关于西藏的会议在印度西姆拉召开.1914年4月,英国代表和西藏地方代表背着中国政府代表在德里,以秘密换文的形式签订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连接线作为边界线的决议,即《西姆拉条约》.中方历届政府均不予承认.这是因为,西藏作为中国固有领土,地方政府无权单独和英方签署任何协议;其次,英方划定的边界线和中印传统的习惯线南北相差近100公里,中国的藏南地区也一并被劃入印度版图,严重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西姆拉会议是英当局试图以会议形式为其分裂西藏地区、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加以合法化的粉饰.《西姆拉条约》标志着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的问世,中印东段边界问题自此出现.

中印西段边界的争议焦点主要是阿克赛钦地区.19世纪60年代,英国的测绘军官约翰逊(W.H.Johnson)到中国新疆探险,将3万平方公里的阿克赛钦地区在地图上划进了英印的属地内,[2]即所谓的“约翰逊线”;1897年1月,英国情报官员阿尔达向英国政府提交了关于修改中印边界的备忘录,将中印西段边界划至中国境内的昆仑山一线,中印间阿克赛钦地区的归属争议由此产生.

二、中印边界问题的演变

1.恶化阶段

1947年,印度摆脱英国,宣布独立,然而尼赫鲁政府却完全承袭了帝国主义英国的殖民扩张思维,谋求建立地区霸权.在对外政策上实行“前进战略”,趁中国政府尚未解放西藏和朝鲜战争爆发之机,不断蚕食中国的藏南地区,1953年,基本控制了“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广大地区.[3]

中国政府囿于当时国际环境和国内的压力,在中印边界问题上采取外交上隐忍、军事上克制和忍让的保守态度,这给印度当局造成了政治上的误读和形势上的误判,认为中国承认了“麦克马洪线”及边界划分的既成事实.1954-1958年,印度除了继承英帝国侵占的于桑、葱莎外,又先后侵占了波林三多、香扎、拉不底、什布奇山口、巨哇、曲惹.[4]1959年起,印军多次以“寻找实际边界”为由越过“麦克马洪线”,连同在阿克赛钦地区和中国军队多次发生冲突.中国政府多次提出以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边境争端,但均遭印方拒绝.尼赫鲁多次公开宣称:“中印边界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可争论的问题,而是一件确定了的事,没什么需要讨论.”[4]在印当局的“前进政策”和“边界已定”的政治叫嚣下,到1962年,印军已侵占我国大面积领土,且印当局态度蛮横,拒绝任何形式的协商和谈判,将中印推向战争的边缘,苏联、英美等国际 阵营也明确表示支持印度.1962年,印军根据印度国防部制定的“里窝那”计划,对东段塔格拉山的中方军队进行“清除”,同时在西段地区展开对阿克赛钦地区的军事占领行动.中方军队被迫还击,中印边境战争爆发.

2.僵持阶段

中印战争后,印度战败,但印当局仍以“边界已定”为由拒绝和中国进行谈判.直到1969年,当时的英·甘地政府迫于国内外形势需要,于1969年1月对中国释放积极信号,称愿和中国“进行有意义的会谈,以寻求中印争端的解决”,得到中方积极的回应.然而在中印关系回暖之际,1971年12月,印度议会通过了《东北地区(改组)法案》,将包括和中国存在争议的藏南地区在内的所谓“东北边境特区”升格为“阿鲁纳恰尔直辖区”.[3]此举动暴露了印当局无意解决边境问题,更令中印关系再次降至冰点.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印关系逐步正常化.1979年,印度外交部长瓦杰帕伊访问中国,向其提出“一揽子方案”,即中国在东段让,印度在西段让,通过协商解决,[5]但印度并未积极回应.

1980年,英·甘地再次出任印度总理,中印双方开始积极地就边界问题开展对话.1981年12月至1987年11月,中印共进行了8轮副部长级会谈.1987年11月,在第八轮会谈中,印方放低了调子,主张先发展两国经济文化层面的交流,为解决复杂的边界问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这一举动虽然在两国边界的实质问题上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但这一阶段的中印会谈为双方建立沟通机制和下一阶段的会谈奠定了基础.

1993年,印度总理拉奥访华,签订了《关于在中印边界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和安宁的协定》,并成立专门小组负责落实协定内容的具体实施.1996年11月,时任国家主席出访印度,双方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决定》,对进一步稳固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的和平、促进边境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关于中印边界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中印对峙中方赔钱200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我国工业碳解锁动态演变进程其影响因素
内容提要:基于脱钩理论,本文对我国30个省工业碳解锁效应进行定量测算和分类,并运用STIRPAT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和三大区域碳解锁的驱动因素进行。

东北亚海洋经济重心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海洋资源一直是各国关注的问题。东北亚海洋资源更是各国热心关注的一个话题之一。原因在于东北亚特殊的地理优势和国际形式,都在影响着东北亚的海洋。

现代资本运作理论与其影响因素
摘 要:本文首先对资本和资本运作的概念进行阐述和区分,之后采用推理的方式,对资本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发展过程中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展。

证券市场影响因素、运行逻辑和相关投资者潜在选择探析
摘 要:证券市场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也有无法量化甚至有效认知的部分。通过探索分析影响证券市场的因素和运行逻辑,也许无法让我们立刻成为优秀的投资者。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