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诗歌论文范文写作 论20世纪80年代东北大学生诗歌运动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诗歌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7

论20世纪80年代东北大学生诗歌运动,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诗歌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毕业论文格式我是谁的大学生论文大学生恋爱观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00字

摘 要:东北高校是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的北方重镇,其诗歌运动发展经历了发端、辉煌和衰落三个阶段,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全国大学生诗歌运动的重要缩影,其诗歌创作、诗歌评论、诗社建设和刊物创办都体现出了时代特色和个人特色的统一.

关键词:群体研究 校园诗歌 历时性

大学生诗歌运动,也有人称大学生诗潮,在界定上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但如果要搞清楚其发展,就必须要对其进行界定.大学生诗歌运动广义上是指生发于1978年至1991年间,在全国各地以各高校大学生诗人为主体,以大学生自发成立的诗社或文学社为基本组织形式,以自办刊物和自印诗集为主要阵地,以串联为主要形式的集结了大量优秀校园诗人进行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的校园诗歌运动.

而苏历铭在《传承抑或引领:不该被遗忘的八十年代大学生诗潮》中则将大学生诗歌运动的时间划分在1981年到1985年中间.笔者认为这是个狭义上的划分,这个时间段是大学生诗歌运动的辉煌时期.但从史料上来讲,从1978年到1980年和1986年到1991年的大学生诗歌创作和活动也都应该算作大学生诗歌运动的一部分,故笔者将大学生诗歌运动的时间段限最终定在1978年至1991年之间.

东北是大学生诗歌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相对而言发源较早、结束较晚的一个地区,所以大学生诗歌运动的整体轨迹在东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

本文从历时性角度梳理东北地区大学生诗歌运动的发展,从诗歌创作、诗歌评论、诗社建设和刊物创办的角度对每一阶段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而达到了解发展脉络、总结发展规律、分析衰落原因的目的,为中国当代新诗史的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一、青春诗会的北国身影

总体上来说,东北地区的大学生诗歌运动可以分为发端期、辉煌期和衰落期三个阶段,时间段限上为发端期(1978—1980)、辉煌期(1980—1986)、衰落期(1986—1991).

发端期是1978年5月在全国各大高校掀起的广泛的办刊热潮到1980年7月诗刊社在北京和北戴河两地举办的第一届青春诗会.

从诗歌创作角度来看:在发端期里,学院诗人们以不同的形式对朦胧诗潮进行承接,并在大学校园里完成了对朦胧诗合法性的确认,学院诗人的出现不断补足和丰富了朦胧诗诗人的队伍,整体创作风格承袭朦胧诗,但又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朦胧诗的某些限制,使中国新时期的诗歌面貌焕发出新的风采.同时学院诗人在此阶段的贡献也得到了诗坛的认可,在1980年7月到8月由诗刊社举办的第一次青春诗会中,邀请的17位诗人有7位是校园诗人(其中的徐敬亚和王小妮是吉林大学的诗人),这无疑是对当时大学生诗歌创作成就的一次很有分量的褒奖.

从诗歌评论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诗歌评论还处于相对的沉寂阶段,就目前的资料而言,没有发现突出的诗歌评论作品.其原因应该是这一时期的学院诗人还处于对朦胧诗诗意的继承阶段,重点放在创作之上,感性的生发较为丰富,青年人在面对精神觉醒时对于自己诉求的表达还处在感性表达的层面,对于诗歌创作的理论性阐发还暂时让位于诗歌创作本身.

从诗歌社团的建设角度来看:此时东北地区的社团建设初有成效,其中吉林大学的赤子心诗社和北京大学的五四文学社、复旦大学的复旦诗社、安徽师范大学的江南诗社并称为全国高校四大诗社,名声享誉全国,也成为东北地区大学生诗歌创作和传播的主要根据地,在向东北地区介绍新的诗歌观念、促进诗歌传播和串联、倡导诗歌批评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东北师范大学的文学社团的创办也呈现出井喷式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在1978到1980年间,就有11个社团相继成立.和全国在此时的潮流一样,东北地区的社团成立状况也是欣欣向荣的.

从诗歌刊物上来看:这一时期的诗歌刊物基本以各社团主办的刊物为主,其中吉林大学《赤子心》较为出色,名气较大.同期学院诗人的自印诗集较为少见.

在东北地区大学生诗歌运动发端的期间,伴随着学院诗人在创作上的起步,相应的结社和刊物创办也就顺理成章.或者说,也正是因为结社和刊物的创办,使诗歌的创作在阅读中获得了更多的可能.这种创作上的进步和组织上的发展都不同程度地为大学生诗歌运动辉煌期的到来积累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资源.

二、多点开花和多项“第一”

辉煌期是从1980年7月在北京和北戴河两地举办的第一届青春诗会到1986年10月,《深圳青年报》和安徽《诗歌报》推出的“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有了前一阶段的尝试和经验,大学生诗人们更加迅速地完成集结并且在这一时间段内集中开拓了大学生诗歌运动的全新局面.

从诗歌创作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优秀学院诗人登上历史舞台,东北地区的哈尔滨、长春和沈阳成为大学生诗歌运动的重镇,潘洗尘、苏历铭、包临轩、闫月君等人也成为东北地区诗歌创作的中坚力量.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大学生诗歌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者也”是大学生诗歌运动整体上的重要特点,众声喧哗的语境在朦胧诗后作为传统语境和朦胧诗潮语境冲突中的重要补充,集中体现了大学生创作风格的多样性,彰显了学院诗人在面对诗歌整体性变革基础上不同程度的探索.正是这样的探索,构成了众声喧哗的大学生诗歌话语体系,在此基础上也孕育出了一些异质性的因素,如先锋写作和实验性写作的尝试,为“第三代”诗歌创作提供了经验性的条件.

从诗歌批评的角度来看:1983年初吉林大学徐敬亚两年前在大学时期撰写的学年论文《崛起的诗群》于甘肃兰州的《当代文艺思潮》上公开发表,作为朦胧诗潮面对保守势力的惯性围剿时,学院派对其进行合法性的论证,这个意义是深远的,一方面表明学院派诗人在“朦胧诗论争”中站在新诗潮的立场阐述其合理性,并张扬了新诗的前进方向,即现代主义是未来诗歌的方向,“反传统”具有其必然性.另一方面是在保守派和开明派的论战中,《崛起的诗群》作为诗歌“三个崛起”之一遭受到的批判被归结到“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上来,这也表明虽然政策上和文艺上的“新时期”已经到来,但是“左”倾的批判思维和话语系统作为 遗留的延续,其展现出的攻击性和破坏力依然存在.《崛起的诗群》是对这样的批评方式的一种反驳.1984年,潘洗尘、杨川庆合写的国内第一篇专门研究大学生诗歌的评论文章《开放在校园里的诗花》发表在甘肃《当代文艺思潮》第2期.

结论:关于诗歌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诗歌大全100首 小学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大陆师陀小综述
摘要:1961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次将中国现代小说史上这个一直被人忽视的作家——师陀,列入了史册。从此重新。

如东县2018—2018年20世纪70年代出生肺结核疫情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2014—2016年户籍为如东县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肺结核患者疫情分布情况,探讨形成的原因和采取的措施。方法 从国家结核病。

20世纪80、90年代当代水墨
简要地看,改革开放以来,当代水墨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不单纯是一个艺术形态问题,而是一个涉及社会学、文化学,甚至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反叛与颠覆是20世。

20世纪90年代策展介入当代艺术领域
20世纪80年代,策展人(curator)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界来说还是完全陌生的。但是,80年代却是中国当代艺术风起云涌,人才辈出的时期,仅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