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蓝色高地论文范文写作 回望蓝色高地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蓝色高地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7

回望蓝色高地,本文关于蓝色高地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蓝色高地论文参考文献:

蓝色高地论文参考文献

主持人:张桃洲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教授

讨论人:

张洁宇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冷 霜 民族大学文学和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孙晓娅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教授

胡红英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1 博士生

陈培浩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201 博士生

张桃洲:在一定意义上,李晓桦称得上一位在诗歌史上“失踪”的诗人,有点类似于近年来广受关注的吴兴华、朱英诞等.不过,今天我们重新讨论这位诗人,却并不意在挖掘“又一位”诗歌史上的“失踪”者.倘若为了挖掘而挖掘,这样的工作或许还可以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但如此挖掘无疑应该警惕(不断有论者表示惋惜说,目前的新诗研究过分重视对现代诗歌史上二三流诗人的挖掘,而忽视了当代的“一流”诗人).一方面,我们确实需要对挖掘的对象进行甄别、辨析,对挖掘本身保持反思的姿态;另一方面,也许我们更应该追问那导致诗人“失踪”的原因和他们“失踪”背后隐含的诗歌史的过滤机制.

多年前,我读到李晓桦的长篇散文诗作品《蓝色高地》,是上海文艺出版社“文艺探索书系”之一种.当时这套书系在学界反响很大,收录的多为理论著作,其中像刘再复的《性格组合论》、赵园的《艰难的选择》、钱理群的《心灵的探寻》都是名噪一时的经典之作.该书系也收录了一些创作类作品,如同样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探索诗集》、《探索小说集》、《探索戏剧集》.《蓝色高地》作为一部创作类作品能够跻身其中,足见其分量.这部作品之所以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是它的无法归类,里面既有诗又有散体文字,既有书信式的对话又有独白式的絮语,实在颇具“探索”性;一是张承志为它写了序,这会令人想到他们是同道者,并且很容易把它和张承志的小说《北方的河》联系起来,因为二者都包含了追寻的主题.现在看来,这部作品仍然可以从理想主义的角度予以分析,这同整个80年代的理想主义氛围是有关联的.可以看出,那个年代的人们似乎总在探寻“蓝色高地”,总是怀揣着某种意念:一定要登上某座高山、一定要跋涉某条大河,以此来印证心中的美好憧憬.西藏当然是不可或缺的标志性的被征服对象.今天的情形似乎有所不同,登山、旅行大多和休闲、猎奇、环保甚至商业联系在一起,少了那么点理想主义和神秘色彩.体现在创作中就是,今天的不少旅行作品仿佛是“到此一游”的产物,而缺失了80年代同类作品中独有的强烈的感性,那种发自作者肺腑的、和作者心气心性相契合的意绪.

张洁宇:“失踪”了二十多年而又被“重新找到”的诗人晓桦,成为了一个话题.不仅是因为他个人经历的起落和传奇,更是因为他是带着我们对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文学记忆和整个90年代的空白和沉默的姿态“回来”的.这个姿态,不是伤感的“怀旧”,也不同于前几年颇为流行的那种对于80年代的追忆.可以说,没有这一段长达20年的沉重的“空白”,就不能让今天的我们对当年的文本产生这样多的新的理解,也不能让今天的我们生出那样多的感慨和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被“重新找到”的诗人晓桦并不是一种“出土文物”,他的“重现”并不是“重复”,他是携带着他曾经的沉默重新走进当下诗坛的,并且以此为当下的诗歌写作提供了某种参照和启示.

我现在才知道,原来当年上高中时在广播和电视里听到过的《一个中国军人在圆明园》的作者,就是这个晓桦.当年我还远没有望到文学的门槛,也不懂得要去留意作者、关心出处,这首诗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非常朴素的感动和激励,这印象到现在还记得.如今重读这首诗,同时补读晓桦的其他作品,不仅勾起了一些回忆,也引发了不少时过境迁的感慨.排除掉个人成长的因素,让我最为感慨的是:当年的诗人和读者,都是站在理想主义和英雄情怀的内部或是近旁,发出或是聆听那样一种发自内心的“金石”之声;而今天的我们,隔着20多年的时空,更隔着巨大的心理和现实的差异,听见那遥远的回声,更感受到了那种理想主义和英雄情怀的悲剧性,以及它们背后的历史的诡秘和宿命.

现在的诗坛,不再有“钢蓝色的天空”和“巨大的鹰阵”了,那个写下这天空和鹰阵的诗人的沉默或消失,难道只归因于诗人自己么?我并不是想去追究诗人晓桦停笔的具体原因,那其实不用我说,我只是想说,这沉重的沉默本身,并不是真正的空白,它是有意义的,这意义值得深味.

因此,在我看来,诗人的沉默和他的作品同样重要,我们今天重读他的作品也和关注他的这段沉默一样重要.如果把他的沉默当作他的作品的一种特殊形态的延续,我愿意认为,他其实并不是“消失”了20年,而是用了长达20年的时间,在继续以另一种方式表达着他对时代、现实、理想和自我的体验、思考和反省.如果我们能体会这沉默,我们就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诗人晓桦,理解这20年来的中国.今天重读他的作品,体会他的沉默,就像是回望他留在文学世界里的形象,连同那个沉重的、拉长了的影子一起,反映着这个世界的光线变化.

这样说,好像我是完全在说作品之外的东西,好像诗人晓桦对当下的意义只有这文本之外的意义,这当然不是我的本意,而且,这样说对诗人晓桦也是极为不公平的.因为,即便是现在,晓桦的作品仍能在思想、情绪和艺术等诸多角度上给人以震动,这就足以说明问题.包括当年所谓的“实验文体”,到现在也仍具有相当的启发性.相信会有很多批评家深入讨论这些问题,我在这里就暂不多说了.

冷霜:余生也晚,此前对晓桦先生一无所知,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文艺探索书系”过去虽读过几种,也未曾注意到他的这本《蓝色高地》.此番读到,对我算是一次补课.因为近几年我本来也有一个重访80年代诗歌的愿望,希望重新去了解那个如今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叙述中面孔已经日趋简化的80年代诗歌大潮.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阅读《蓝色高地》令我倍感兴奋,它的文字中那种清新而雄健的气息,让我感受到一种鲜明而独特的80年代精神气质.深入地讨论这部作品以及晓桦的整个创作也许还需要另外的机会,这里只略谈一两点粗浅的感想.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蓝色高地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蓝色高地 高艳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天高地远追梦无疆
中国油画穿越历史百年,迈进了艺术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秉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念,努力寻求油画本。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外贸依存度对析
摘 要: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对外贸易已经进入由简单的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高的阶段。而外贸依存度作为衡量区域的对外贸易活动的重要指标,对。

蓝色光标并购商誉减值风险和评价
摘要:文章以蓝色光标并购博杰广告的并购商誉减值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分析蓝色光标出现并购商誉减值的背景、原因、结果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对上市公司防。

新常态下蓝色经济驱动
摘 要: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必须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广泛的区域经济合作提升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蓝色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举。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