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商品经济论文范文写作 在比较中认识中国商品经济社会萌芽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商品经济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5

在比较中认识中国商品经济社会萌芽,本文是一篇关于商品经济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商品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商品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畜牧杂志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社会心理学论文

摘 要:以对米的实际购买力进行折算,从所见史料看,春秋后期范蠡的商业资本,可达人民币数百万元;齐桓公的盐业资本(作为战国时期的案例),可达人民币2000万元;西汉武帝时期的巨万之家,可达人民币4300万元;北宋仁宗时期的最大家族资产,可达人民币1亿元;南宋绍兴年间的最大家族资产,可达人民币1.3亿元.尽管这些数据都比较粗糙,但和“明清淮盐经营和徽商”这个典型相比较,仍可相对地看出,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商业资本最发达的时期.为避免把战国以降的任何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或朝代都说成有商品经济社会萌芽的存在,有必要提出一个基本的思路,即在比较中认识中国商品经济社会的萌芽.另《史记·货殖列传》中一段有关米价的文字“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应以每釜为单位较好.

关键词:商品经济社会的萌芽;比较;资本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64(2011)04-0011-11

一、基本思路:比较和鉴别

笔者曾提出一个关于中国商品经济社会萌芽的概念,并指出,“明清淮盐经营和徽商”便是一个很好的典型.但是,我国是一个很早就有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国家,如果不加注意,便会重蹈资本主义萌芽研究的覆辙,把战国以降的任何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或朝代都说成有商品经济社会萌芽的存在.因此,本文提出一个“在比较中认识中国商品经济社会萌芽”的基本思路.

众所周知,人类由传统自然经济社会向近现代商品经济社会的过渡,必须有两个先决的条件.其中的一个便是技术条件,即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我国的这一过渡是在 战争以后才正式开始的.

这一过渡的本质,便是让越来越多的人从以粮食生产为特征的传统自然经济模式中解脱出来加入到新兴的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行列.因此,这一过渡势必要导致新兴商业资本的崛起,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社会结构将发生变动,利益格局将出现调整,人的思想观念也将发生变化,并引起一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凑巧的是,笔者在探讨“明清淮盐经营和徽商”的问题时,也曾先后发现过这些现象.于是,便把这些现象作为我国商品经济社会萌芽的标志提了出来,以表明我国明清时期确有商品经济社会萌芽的存在,而“淮盐经营和徽商”便是其中的一个很好的典型.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正确理解上述有关萌芽标志问题的一段文字的内涵.

比如说,我国是一个很早就有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国家,因此,商业资本早就有了,并且这些商业资本无论怎样都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这种推动作用,和“明清淮盐经营和徽商”这个萌芽的典型相比,能是一样的吗?

又比如,商品经济的发展,无论多少都会引起“社会结构发生变动,利益格局出现调整,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变化,并引起一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但这些现象,和“明清淮盐经营和徽商”这个典型相比,也是一样的吗?

我们如果通过上述两个对比,不但发现在量的方面有所不同,而且发现在质的方面也有所区别.那么,我们便会更好地认识到,上述那段文字是专门针对“过渡时期”和“萌芽”的典型现象而提出的,它不是对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般现象进行表述.

甚至还可以说,如果“明清淮盐经营和徽商”这个典型比不过历史上的其它时期,则它就不能被作为一个典型而提出,否则,它就应该是一个典型.这也是笔者提出的一个关于比较和鉴别的基本思路.

笔者因学识和能力方面的限制,只对这一比较做过一点起始性的工作.本文是以资本发达程度为例,先对春秋至西汉以及两宋时期的一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然后和明清时期“淮盐经营和徽商”这个典型进行比较.

二、春秋至西汉时期的资本发达程度

商品经济社会萌芽的出现,应当和资本的发达程度有关.虽然说,这是一个比较抽象而笼统的概念,我们很难用一个确切的数字予以表示,但是,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有关数据的分析和比较,还是可以相对地看出,不同历史时期资本的发达程度是不相同的.其中,明清时期应该是我国古代商业资本最发达的时期.而正是在这一时期,和“萌芽”标志有关的一些现象相继出现.因此,比较资本的发达程度,仍是一项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工作.

这里要首先感谢彭信威先生在《中国货币史》一书中所做出的贡献.他不但研究中国古代货币的币形、币质和币制(即货币的外观形状及其内在质量,以及它的发行机制),而且研究其币值(即实际购买力).其中所采用的一项基本参数,便是大米的价格(即稻米,以下简称米价).虽然说这些数据都相当粗糙,不一定能准确地反映当时的实际情况,但研究的思路是可行的,其准确程度则可通过对新史料的发掘而不断地修正.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彭先生几乎把所有的古代米价都折算成以当代的“公石”(即“市石”)为单位,这便为后人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货币购买力提供了一项现代的通用参数,我们只需将当代的普通米价数据再引用进去,便可将古代资本统一换算为当代的人民币,从而更有利于比较.

下面便对春秋至西汉时期的几组史料数据进行分析.

(一)一组有关春秋晚期的数据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当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以后,范蠡、计然都曾帮助过他,并向他献计献策.其中,计然在其计策中提到一组和米价有关的数据,即“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后来,范蠡在帮助勾践雪耻以后,便做起了生意,“之陶为朱公.等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

这段文字,为我们提供了一组春秋晚期的数据.其中“千金”的“金”,是指钱1万枚;“千金”则是指钱1000万枚.如果再以1000枚为1贯计,则钱1000万枚就是钱1万贯.

至于1万贯钱有多大的购买力,则可按史料提供的米价“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进行换算.首先,按传统习惯,是将其诠释为每斗米的价格,本文先按传统习惯进行换算:

(1)取80和30的平均值,得55.即每斗米价为钱55枚,也即550枚/斛(1斛等于10斗,1斗等于10升).这样,1万贯钱可买米1.8182万斛.

(2)按照周制,春秋战国时期的1升即相当于当代的0.1937公升(1公升也等于当代1市升).这样,1.8182万斛又相当于当代的0.3522万公石.

(3)因当代1公石米的重量可按155市斤计,每市斤普通米的平均批发价,则可按人民币1.5元计,故1公石米的价格,即为人民币232.5元(也即155×1.5).

这样,0.3522万公石米便值当代的人民币81.8865万元.

但是笔者怀疑,将“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诠释为每斗米的价格可能有误.如果能将其理解为每釜米的价格,则可能更好.有关这方面的解释,请见本文在“数据汇总和讨论”部分的内容.下面是先按每釜米价55枚钱(仍取80和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商品经济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中国商品经济出现时间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试析当代中国企业家社会责任缺失现状成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我国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加强,企业家群体的道德素质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我国依然存在。

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
[摘 要]作为社会经济重要制度之一,社会保障从一方面较为直接的展现了社会进步以及文明的程度。建立完善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整个社会协调发展、社。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困境和出路
【摘要】在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公民义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也成为继财务报告之后被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作为解读。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影响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了限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