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冷漠论文范文写作 功利主义道德观和道德冷漠析论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冷漠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3

功利主义道德观和道德冷漠析论,这篇冷漠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冷漠论文参考文献:

冷漠论文参考文献 有关道德的论文道德的力量论文关于道德的论文法律和道德论文

摘 要:功利主义道德观的消極影响是道德冷漠形成的重要文化原因.功利主义道德观片面化的道德判断标准是道德冷漠产生的认知原因;功利主义道德观的道德情感缺乏是道德冷漠形成的心理原因;功利主义道德观自利的倾向是道德冷漠形成的利益动机.矫治道德冷漠,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遏制功利主义道德观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功利主义道德观;道德冷漠;矫治

中图分类号:B82-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7-0043-03

近年来,老人跌倒没人扶、小孩落水没人救、歹徒行凶众人围观等见危不救或见死不救的道德冷漠现象随处可见.道德冷漠是我国目前的社会问题之一,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道德冷漠的存在,与我国当下社会风气的功利化,特别是功利主义道德观有紧密的联系,一定程度上,正是功利主义道德观导致了道德冷漠的困境.因此,矫治道德冷漠,走出道德冷漠的困境,实现道德困境的突围,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遏制功利主义道德观的消极影响,从而逐渐消除道德冷漠现象,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营造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人际关系.

一、功利主义道德观与道德冷漠的内涵

1.功利主义道德观的形成及含义.形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的作为系统理论的功利主义(utilitariani),首先是一种道德哲学理论,其它方面的功利主义,比如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上的功利主义应当视为这种*学理论在这些方面的应用.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和深远影响的道德哲学理论,功利主义是一种道德观——功利主义道德观.深入理解功利主义道德观,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功利主义.

系统功利主义理论的创立者是近代的杰里米·边沁(JeremyBentham)和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StuartMill).边沁认为,趋乐避苦是人类行为的动力和目的,是支配人类行动的规律.行为的结果带来快乐或者避免痛苦,就是正确的,也是道德的;相反,行为的结果带来痛苦或者痛苦大于快乐,就是错误的,也是不道德的.边沁认为苦乐感源于人的自然本性,凭个人感觉可以感知,而且苦乐是可以计算的,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问题上,边沁认为集体和社会利益等于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之后,密尔修正和完善了边沁的理论,把功利主义理论推向完善.密尔认为,苦乐不但有数量高低,也有质量的差别,而且,人们凭感觉经验,会选择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更高一级的快乐目标,“做一个不满足的人胜于做一只满足的猪;做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胜于做一个满足的傻瓜.”[3]在个人和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上,密尔认为,功利主义的最高目标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行为者的目标并非行为者一己的幸福,而是与此行为有关的一切人的幸福.边沁、密尔之后的功利主义者,又对功利主义做出了许多发展,但都坚持了边沁、密尔的古典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即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是追求快乐和幸福,行为的效果(能否带来快乐和幸福)是判定道德与否的标准,道德只是获得快乐和幸福的手段.

功利主义道德观是以功利主义作为理论指导的道德观,其主要表现是:以获得个人功利作为道德与否的评价标准;把尊重、遵循道德当作达到个人目的的途径和手段.

2.道德冷漠的含义.道德冷漠,直观地理解是指道德情感上麻木不仁,冷眼旁观,漠不关心.道德冷漠在外表冷的背后,实质是对他人困苦、生命价值的漠视和不关心,是一种对道德责任和义务的不履行和不作为,是善的缺乏.刘曙辉在《论道德冷漠》一文中认为,道德冷漠表现为三个方面:“道德冷漠作为一种善的缺乏,具体表现为道德敏感的缺乏、道德判断的搁置和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1]舒毅彪在《道德冷漠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探析》中认为,道德冷漠的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道德敏感缺失;二是是非善恶观念的缺乏;三是同情观念的缺乏;四是不履行应该履行的道德义务.以上两位学者的看法是一致的,道德是非善恶观念和同情观念的缺乏,也就是道德判断的搁置,而道德判断的搁置是道德敏感缺失(道德观念冷漠)向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道德行为冷漠)过度的环节.也有学者认为道德冷漠主要是心理上的冷漠,“‘道德冷漠’是一个道德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疏远和隔膜,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上的冷淡、不信任,甚至彼此排斥和否定,直接表现是人们在他人需要救助时的一种无动于衷的漠然.”[2]道德心理冷漠和道德义务不作为是紧密联系的.道德心理冷漠导致的必然是道德义务不作为,道德义务不作为是道德心理冷漠的必然结果.因此,以道德心理冷漠代替道德冷漠,以部分代表总体,在具有合理性的同时,不够全面.总括来说,道德冷漠是指与道德认知、道德是非判断、道德情感缺失和因此带来的道德义务的不作为.

二、功利主义道德观的消极影响——道德冷漠

舒毅彪在《道德冷漠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探析》中认为,道德冷漠产生的原因是:第一,传统道德文化中明哲保身、难得糊涂处世哲学对现实的消极影响,是道德冷漠产生的历史渊源;第二,道德信仰弱化的道德虚无主义是道德冷漠产生的文化动因;第三,“英雄流血又流泪”的道德回报机制不健全是道德冷漠产生的制度根源;第四,转型时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以及物化现象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化是道德冷漠产生的现实土壤.在以上原因中,除了第三点,都与功利主义道德观有紧密联系.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正是功利主义道德观的消极影响导致了道德冷漠的出现.

1.功利主义道德观道德判断标准的片面化是道德冷漠产生的道德认知原因.功利主义道德观在具有合理性的同时,也具有局限性.功利主义道德观是道德目的论和道德效果论,这看到了道德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事实,具有合理性的一面,“功利主义强调后果的善即行为的后果是判断行为道德价值的主要标准,而把功利价值看作可能性善,是在社会存在和人类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上来界定的.”[4]但是,道德在反映现实利益要求、维护经济基础的同时,还需要具有超越现实的理想性,道德还应该具有救死扶伤、舍己为人和奉献的另外一面.功利主义道德观认为自我牺牲只是为了他人的利益或者作为实现他人利益的手段而已,自我牺牲本身不具有内在的价值,这具有片面性.当这种包含了片面性道德判定标准的功利主义理论被道德主体认知、接受,并作为道德主体道德判断的理论基础之后,道德主体在道德选择上就会因为“没有效果”而陷入“见死不救”的道德冷漠状态.可见,功利主义道德观片面化的道德判断标准是道德冷漠现象产生的道德认知原因.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冷漠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冷漠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见危不救道德冷漠问题探究
摘要:近年来“见危不救”道德冷漠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有序发展,成为社会不和谐的表现。结合法律和道德双重手段,提出以加强对公职人员的道德。

道德冷漠现象成因解决方法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明显改善,但与此同时,社会道德问题却日益凸显,道德滑坡和道德缺失极大程度地损。

批判性思维和学生道德教育
批判性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洞察、分析和评估事物和现象的过程,它包括为了得到肯定的判断所进行的可能为有形的或者无形的思维反应过程。这种能力在学生道。

道德型领导力文献综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阐述和分析了道德型领导起源和定义的基础上,对道德型领导理论的维度演进、前因变量、结果变量与测量、作用机制进行了文献回顾与整理。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