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士人论文范文写作 论清初新士人在明清政治文化承接中重要作用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士人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3

论清初新士人在明清政治文化承接中重要作用,该文是关于士人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士人论文参考文献:

士人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的论文新课程导学期刊新制度经济学论文企业文化期刊

摘 要:“新士人”是指出生于明末清初,未曾入仕于明朝而为清廷效力的新的士人群体. 他们经历了明清易代的动荡,饱尝了民间疾苦,继承了明末士人的文化理念,并萌生了拯世救人的志向,在清朝士而入仕,他们的出现使清初文化风气为之一变,由哀怨凄厉转为平和中允、清明广大,更为盛世文人的华丽出场作好了铺垫.

关键词:“新士人”;士而入仕;政治观;文化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3-0181-005

“新士人”是指在明末清初这一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在清朝初年入仕清廷,在政治立场上倾向于清朝统治者的第一批士人群体.他们入仕于清廷政府,成为“一批本质上有别于遗民士人的新士人”[1],是开启清初盛世气象的“有清一代”典型.在明末清初充满国仇族恨的社会氛围下,由明入清的士人的政治处境比较尴尬,因此他们或不问世事、安贫守节,或屈于形势和异族统治者妥协周旋.“新士人”却没有一身事二主的顾虑,出仕行仁且较少受到舆论非议,在为清廷服务的同时始终能保持平和自然、荣辱不惊的心境.

一、 出仕而行仁——“新士人”群体形成的

政治背景及其特点

如果将清朝初期的士人分类的话,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明末清初的遗民群落,曾活跃于明朝政治文化领域,受明朝知遇之恩并对其怀有深厚感情,以黄宗羲、顾炎武等为代表;二是叛节“贰臣”,一身而仕两朝,既未做到对前朝尽忠,又为新朝所猜忌,因此为世人所诟病,在忠清和复明的两难中徘徊,以钱谦益等为代表;三是国朝“新士人”群体,是清朝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文人,以南施北宋等“燕台七子”为代表,他们反映了文人事功心态的回归;四是“盛世文人”,出生于清初时期的清朝宠儿,已融入清初盛世气象,代表了甚至是推动了清朝政治文化新风貌的确立,以王士禛、沈德潜为代表.

“新士人”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生于前明万历、天启年间,青少年之际遭逢鼎革,然后在清初通过科举而入仕” [1].从政治地位上来讲,他们一般处于统治阶级中层,虽未能入主中枢内阁,但却是为政一方的大吏,对地方治理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态完全不同于明末遗民,也不同于叛节文人,他们有着积极的事功心,没有赎罪的包袱,在他们身上,儒家积极入仕的理想重新抬头.“新士人”群体的出现标志着清朝在意识形态领域已建立根基,满族统治者和汉族文人间的磨合初见成效,清朝的存在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同.可以说,“新士人”是应运而生的,是清初政治稳定的体现,也是清朝盛世气象的先兆.“新士人”的逐渐成长反映了反清复明理念的渐渐淡化,同时又开启了清朝盛世文人政治观念、文学思想的先声,其承前启后作用应当为研究者们所重视.如果我们忽略了“新士人”这一群体的存在意义,那么从明末至清初这一阶段的文学审美、文学评论观念的转变将失去了衔接.

(一)平和中允的政治价值观

“新士人”和遗民年龄相差无几,大致生于17世纪20年代前后,如遗民代表顾炎武(1613-1682)、黄宗羲(1610-1695)、王夫之(1619-1692)、吴嘉纪(1618-1684)、方以智(1611-1671)、钱澄之(1612-1693)、归庄(1613-1673)、侯方域(1618-1654),和“燕台七子”中的施闰章(1618-1683)、宋琬(1614-1673)、严沆(1617-1678)、丁澎(1622-1686)等年龄相仿.二者走上不同的政治道路,是个体所处的政治环境、教育背景及个人遭际不同造成的,正如《明清易代后诗歌思想的继续发展》一文所言:“这是一代充满矛盾的士人.他们之不同于遗民士人,是因为他们虽生前明,但年纪尚小,使他们对前明并无甚深之眷念.他们又不同于纯粹由清廷培养出来的国朝诗人,因为他们毕竟生于前明,又身历易代,对前明还有一种内心深处的认同.”[1]

“新士人”体现出的“矛盾”是一种表面现象,实际上,相较于遗民士人和叛节“贰臣”,“新士人”们的政治抉择较为自由,不用背负前朝恩宠的包袱,也无需承受道德谴责,在两朝更替之际,“新士人”才能保持平和中允的心态,在作品里歌颂抗清义士的坚贞不屈,在生活上和遗民们融洽相处,同时又身处统治阶级阵营,对新朝一统气象进行讴歌.需要指出的是,“新士人”对前明的认同仅仅是对前明文化的认同,歌颂的不是义士们反清复明的行动,而是其执着的精神、高尚的节操.这种“认同”是对社会多种意识形态的包容和并蓄,客观上促使了两朝的更替更加迅速和浑融,在本质上和清朝最高统治者的主张保持了一致.如《清史稿》记载汤斌曾向顺治请旨:“顺治元、二年间,前明诸臣有抗节不屈、临危致命者,不可概以叛书”,受到了冯铨、金之俊的弹劾,然而顺治却“特召至南苑慰谕之”.这件事典型地表现了清朝皇帝的态度.因此身世清白的“新士人”在政治上更为自由,他们和遗民们交往密切,和清朝盛世文人也相处和谐,就像承接明末清初文化的一座桥梁,既逐渐淡化了遗民们凄怨悲壮的哀鸿之音,同时又开启了盛世文人壮怀逸飞的盛世情怀.以清初循吏施闰章为例,其《学余堂集》中有大量歌颂前明义士的文学作品,如歌颂抗清义士方虎邻的《方虎邻传》、纪念前明大司马李邦华的《重建永丰陆侯祠堂记》,这些题材的作品甚至被收录进《四库全书》,得到了当朝统治者的默许和认可.此外,施闰章的授业恩师为著名遗民沈寿民,施闰章和名噪一时的遗民方以智关系密切,和明末第一遗民邢孟贞相知相交,然而这一切并不影响他的政治立场,施闰章自始至终都是清朝统治的忠实拥护者,并最终入祀于名宦祠中,得到清政府的肯定和嘉奖.

(二)积极入仕的人生价值观

当清朝统治确立之时,明遗民怀抱“志本洁来还洁去”的理想,坚守为明朝守节的决心,“怀抱道德不用于世”,或隐于深山,或为权贵幕僚,或隐居著书,永远舍弃了入仕的念头.和其相比,贰臣们的生活境遇也并不理想,如为清廷奔走劝降的钱谦益,在清朝位居礼部尚书,虽然地位崇高却无实权,再加上身负的舆论压力使其入仕之心逐渐黯淡,渐渐地思念起明朝的多般好处来,“《投笔集》以隐讳的笔法记录了自己从事反清复明运动的进程,作者以此为自己人生最后的事功,以消抵身为贰臣所带来的无尽的懊悔”[2],“像吴伟业、侯方域等人,只能在自怨自艾中消磨着他们的后半生”[3],在忏悔和自我劝解中度过余生.

结论:关于士人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士大夫精神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化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化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是提升教育的文化层次,引导学生正确地选择;改。

论新媒体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摘 要:新媒体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巨大的价值,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幸福的人生哲学观、“和而不同”的和谐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期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医疗改革以及一系列的医保措施实行之后,普通民众看病难的问题得到缓解。在现在这个社会,随着环境的污染,以及疾病的。

新时期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性
新时期医院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一直以来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医院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医院整体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本文说明了医院工作的特。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