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世界文化遗产论文范文写作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世界文化遗产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8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关于免费世界文化遗产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世界文化遗产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世界文化杂志企业文化的论文企业文化期刊

摘 要:世界文化遗产已经成为许多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物.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居于世界第三,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从遗产项目入选的时间看呈突变型、渐变型和平稳型三阶段特征,入选项目以符合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第Ⅱ项和第Ⅲ项的居多,且以佛教文化遗存为多.目前我国比较重视对线性文化遗产、工业遗产、文化景观等的保护.本文认为:下一步开展申报时,要重视目前还没有世界文化遗产的部分省市,以体现文化的权力与利益平衡;在竞争性和选择性语境中,要宽容地对待各种历史文化遗产.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时空分布;旅游开发

1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申报世界遗产的热潮,许多旅游地因被冠上“世界遗产”之名而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旅游者和投资客.世界遗产在旅游开发背景下面临着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在遗产的保护和管理过程中,过分注重于旅游开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修旧如旧的“保护”和超量的游客观赏,对古迹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造成了极大影响,以至使之成为“濒危遗产”.一种是原本不太知名的文物古迹,因被列入世界遗产而受到特别关注和保护,文物的价值做到以发掘和整理,并成为地方旅游发展的品牌形象和核心景区.

我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从1987年我国首批6项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2010年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2项遗产申报成功,我国共有40项遗产(文化遗产28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自然遗产8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上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意大利(45项)和西班牙(42项).

随着遗产价值在中国的影响不断扩大,中国学者有关世界遗产的研究也在持续深入,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产申报的标准解读、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遗产的真实性和原真性、遗产的文化与价值等方面.尹国蔚通过计算比例和密度,分析了各大洲及全球世界遗产的分布特征,但对于中国的世界遗产时空分布特点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2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点

2.1从分布流域看,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留存有众多的文化遗迹,因此世界文化遗产也相对较多,从表1中可以看到,包括遗产扩展项目在内,黄河流域有18处文化遗产人选《世界遗产名录》,长江流域有10处.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遗产数量较多,这一分布特点与中华文明繁荣于中原地带、在此留下众多人文遗存有很大关系.近年来珠江流域、辽河流域的文化遗产逐渐受到重视,珠江流域有4处遗产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辽河流域也有4处(其中3处为遗产扩展项目)入选.

2.2从分布行政区划看,涉及省市众多,分布不平衡

从遗产分布的行政区划上看,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分布于20个省市,其中最多的是北京市(见表2).随着遗产申报策略的转变,在捆绑式、联合式、扩展式申报策略的指导下,未来各省市的文化遗产数量还会不断增加.

2.3从中报时间看,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经历了三个阶段.1987年~1995年为突变型阶段,具体表现为申报没有规律性,如:1987年申报成功6项(含1项双重遗产),1990年申报成功1项(双重遗产),1994年又申报成功4项;而1988年、1989年、1991年、1992年、1993年和1995年这6年没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1996年~2002年为渐变型阶段,其间申报成功的情况是:1996年2项(含1项双重遗产)、1997年3项、1998年2项、1999年2项(含1项双重遗产)、2000年6项(2项为扩展项目)、2001年2项(1项为扩展项目),2002年1项(扩展项目).2003年2009年为平稳型阶段,每年申报成功都不超过2项:2003年2项(扩展项目)、2004年3项(2项为扩展项目)、2005年~2010年每年有1项(见表3).

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中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早期对遗产保护和申报的重视不够.地方政府对遗产的保护主要是受到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引导,在早期旅游业还没有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前,地方政府对保护遗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二是近期出现的遗产申报平稳现象,主要是受到“凯恩斯一苏州决议”和世界遗产委员会政策变化的影响,中国开始注重自然与文化的平衡发展.“凯恩斯一苏州决议”规定,每年每个国家限报2项,而且必须有1项是自然遗产,这样在申报过程中不能再片面强调某一种类型的遗产价值了.

2.4从儒释道文化遗址数量看,以佛教遗址为最多

从儒、释、道文化遗址分布的数量看:佛教文化遗址有7处,包括西藏的布达拉宫、四川的峨眉山一乐山大佛、重庆的大足石刻、甘肃的莫高窟、河南的龙门石窟、山西的云冈石窟和五台山;儒家文化遗址有4处,包括北京的故宫和天坛、山东的孔府孔庙孔林以及河南登封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道家文化遗址有3处,包括湖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四川的青城山一都江堰、福建的武夷山.从中可以看出,一方面中国佛教文化遗产保存较好,另一方面也说明佛教文化的普适性已做到到世界认同,其独特性价值更易于做到到遗产委员会专家的青睐.

2.5从世界文化遗产的遴选标准看,建筑设计、雕刻艺术等受到专家青睐

从世界文化遗产的遴选标准看,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符合第1项的有16处、符合第Ⅱ项的有21处、符合第Ⅲ项的有24处、符合第Ⅳ项有20处、符合第V项有10处、符合第Ⅵ项有17处(见表4).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雕刻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见证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文化特色的有形载体.

文化价值观的改变使世界遗产的全球战略研究将人与环境、自然与文化之间的有机关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正从重视单一类型的遗产保护,向同时重视由文化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双重遗产、文化景观类遗产的保护和管理过渡.1987年以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观念上不断前进,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走出了历史文物和风景名胜的局限,从“死的”、孤立的“点”走向“活的”、综合性的、联系完整的文化景观;不再单方面地展示帝王和贵族宫殿的壮观和辉煌,而是走向更全面地反映中国文明历程中人民与土地关系的文化景观.在2000年澳大利亚凯恩斯世界遗产大会上,入选的青城山一都江堰、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明清皇家陵寝、龙门石窟等遗产,总体上体现出了这种集合性特色.其中青城山与都江堰,同在一个区域内,都是道法自然的文化典型,具有联合申报的优势.西递、宏村是地方特色建筑的典型作品,体现了我国从原来注重贵族豪宅和宫殿转向注重普通民众的居住空间.

3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要求影响着申报工作策略

《世界遗产名录》从1976年建立发展到今天,它所刻意关注的遗产目标已经发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世界文化遗产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世界文化遗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矛盾分析
摘 要: 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认同的决定性依据。价值属性是文化遗产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特征,具体表现为科学研究价值、艺术审美。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保护和旅游管理模式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世界遗产地成为世界旅游新的热点,旅游业的兴起不仅加强了人们对世界遗产保护的认识,同时在资金、技术、环境等方面为遗产的保护提供了。

盗窃和非法出口文化遗产公约在我国实施困境
摘 要:我国是重要的文物资源国家之一,在海外有大量的流失文物,并于1997年加入了《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但是该公约。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背景下盐城杂技文化旅游开发
摘要 盐城被誉为杂技之乡,杂技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它的萌芽、发展到繁荣,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传承。笔者认为,新时期在杂技文化。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