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审美价值论文范文写作 后现代视域下洛丽塔的艺术审美价值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审美价值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0

后现代视域下洛丽塔的艺术审美价值,此文是一篇审美价值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审美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审美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罗密欧和朱丽叶论文河洛文化论文关于河洛文化的论文艺术教育杂志

[摘 要]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以现代性及后现代性作为背景,以超越作为维度,通过一个四十岁男人对一个十三岁少女的疯狂的、被动的迷恋和占有表达了在现代性及后现代主义的历史情境之下人的和本性,表达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多重选择的荒诞和无可抗拒的无奈.《洛丽塔》所解构和消解的不只是传统的“罗格斯中心主义”和“在场的形而上学”,不只是拒绝宏伟的历史叙事,拒绝厚重的传统,其对于文化和艺术及人类精神层面的意义,更在于其彻底的颠覆、超越,意义的丧失,价值的虚无,以及人的碎片化的存在.《洛丽塔》的艺术审美价值在本质上可以说是对人的可能的一种向往以及的服从.

[关键词]《洛丽塔》;超越;现代性;后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1-0059-04

1995年,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一书被评为纽约图书馆世纪之书中的“当代文学的里程碑”类,1998年美国兰登书屋又把它评为20世纪百部著名英文小说的第四名.纳博科夫是一名俄裔美国作家,才华横溢且富传奇色彩.他开创了美国实验小说的先河,他的作品总是追求艺术创新,捍卫艺术的纯洁性和艺术的真正价值.他的小说主题复杂,解构精妙,叙述手法也很多变,能够表达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多种选择的荒诞和无可抗拒的无奈.

《洛丽塔》的男主人公亨伯特原本拥有着令人仰羡的一切财富,贵族血统、财产、智慧、学识、伟岸、成熟、沉稳等原本可以毫无质疑地过他正常的、平静的、璀璨辉煌的一生.然而,他却疯狂地、被动地迷恋和占有着一个十三岁的少女.甚至不惜以继父的名义,让这种占有在他的内心、在外人、在每一个汽车旅馆的老板那里被看作是合法的,直到最后,他用自己的生命去保卫她,更甚于那些东西是根本无力挽回的,他都愿意奋不顾身.是什么使他走上了这样一条不归路?为什么在这场“关系游戏”中,他一直处于被动,时时受到她的牵制,始终小心翼翼地维护,就像他自己所说,“我下决心忽略我无法不觉察的事实,那就是我对她而言,不是男朋友,不是魅力四射的男人,不是密友,甚至不是人”[1].然而,他却一直努力地保护她而不是放弃.为什么他会选择为所有人所不齿的“父女”关系呢?我们都可以看出这种关系在我们这个*社会只能是牢笼,不可能是完全地占有,反而是更加可怕的“囚禁”. 为什么这个在道德上如此为我们所不齿的人物,在故事里却博得了我们的同情和怜悯?这体现了超越之维度,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超越和抗争,是一个生活在时空之维和*王国之中的人的呐喊和反抗.这也是我们在充分感受纳博科夫小说语言魅力的审美狂喜之后,在疯狂地感受它所传达给我们肆无忌惮的迷恋和沉醉、不可自拔和自甘堕落的同时,一个不可回避的关于时间和生命、爱和*、美和道德的传统观念所具有的独特的现代性及后现代性意义.

一、超越时间之“囚笼”

十三岁时,亨伯特拥有了自己的初恋,和所有人一样的是他疯狂地、笨拙地恋爱了,然而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是,死亡夺走了他的爱情.在他还没有来得及完美地享受恋爱的美好时,心理和身体刚刚迸发的东西被戛然而止在那个岁月里,那种越没有完全经历越无法超越的感觉无疑在一个少年的记忆里深深地埋下了日后开花的种子,或者说,他的感情一直就没有走出这段时间,他的恋情完全定格在这个时代和这种感觉上了,一直到四十岁依然隐藏在一个成年人的身体里,散发着迷醉的芬芳,但同时也毒害着他.直至在他遇到洛丽塔之后,亨伯特为他的这种感觉找到了归宿.他疯狂地爱上了她,就像十三岁时的初恋一样,因为洛丽塔稚嫩的身体里洋溢着的青春气息载着亨伯特回到了被他定格的时代.

亨伯特十三岁的恋人和洛丽塔的十三岁绝对不是一个偶然,必然是不容选择的,这个必然是早就被赋予的.按康德形而上学体系最初所言,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概念就是时间,在时间坐标上我们只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人作为宇宙之子的只是在现在这个维度上的一瞬间,我们没有权力重新选择过去或向前规定未来,这是绝对的宇宙霸权.然而,有理性和反思能力的人发起了抗争,时间不是确定的,是柏格森的绵延,它无前无后;时间是断裂的碎片,是杰姆逊的“精神分裂症”,是拉康的“符号链条的断裂”;时间就是存在,是海德格尔的永远无法言说的“存在”.所以,亨伯特开启了抗争之路,用心理时间抗争现实.我们为什么永远生活在宇宙的时间陷阱里,生活在现世的人痛苦地回忆着不可挽回的过去,焦躁地期盼着永远也不能到来的未来,时间对每一个生活在当下的人怎么给予如此的折磨,存在是永恒的,绵延是不可阻断的,我的“现在”为什么就不能是我的“过去”,我为什么就不能同时既生活在现在又生活在过去和未来?因此,我们说“西方的时间,尤其是现代时间,已经使我们成了流浪者,无休止地被驱逐出自身.在这里,时间维度意味着一种动荡和漂泊,意味着一切不安定因素的根源”[2].

洛丽塔只不过是亨伯特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遇到的叫作“洛丽塔”的人而已.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把洛丽塔看作一个四十多岁老男人的十三岁的小情妇,她已经化身为亨伯特生命之中的“过去”,他对她的迷恋在时间的维度上来说,是亨伯特对少年时代记忆的一种复现,“洛丽塔”已经成为亨伯特记忆里那种没有完成的感觉的继续.为了得到“洛丽塔”,超越现在,回归已经消失的过去和那种被定格的感觉,亨伯特进行了一场与命运的抗争.选择洛丽塔,选择自己心中被成人的理智一直克扣着的情感,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亨伯特在对宇宙的时间之维发起的挑战.整部小说中对“路”的意象的描绘是令人印象最深的,在茫茫无人的公路上,只有亨伯特的汽车在飞奔到下一个小旅馆,路的方向一直是向前的,没有一条回头的路.他在不断地离开现在,带着他的过去追赶未来,仿佛在路上的他,既拥有了自己的过去又看到了未来.因此,亨伯特踏上的不仅仅是一条漫无目的的“逃亡”之路, 更是一条与时间的追赶之路.对亨伯特而言,占有洛丽塔更多地意味着过去美好岁月的再现与复活,童年时的爱人和无忧无虑的生活是年近不惑的他苦苦追寻的精神家园.时间在飞驰,与时间抗衡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但他仍毅然地选择穿越时间之狱、达到他梦想的自由之地.

结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审美价值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审美价值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结构视域下好人难寻
摘要: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 Connor,1925-1964)在其短暂的三十九年时间里,共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和。

试析洛丽塔悲剧性
摘要:《洛丽塔》作为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曾因被指为淫秽和乱伦而遭禁。多数追赶“洛丽塔”风潮的人不过为了满足窥视畸型性爱的欲望。而洛丽塔所描述的异情畸。

接受美学下洛丽塔翻译
基金项目:2017年度湖南科技学院科学研究项目:译介操纵与作品形象变迁——《洛丽塔》在中国的译介研究(项目编号:17XKY023)。摘 要:小。

和谐社会视域下马克思社会平等观和当代价值
摘 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快速推进,社会公众从不同的视角对社会平等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马克思社会平等观认为平。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