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高技能人才论文范文写作 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弹性学制模式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高技能人才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8

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弹性学制模式,本论文可用于高技能人才论文范文参考下载,高技能人才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高技能人才论文参考文献:

高技能人才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企业文化的论文企业期刊企业文化期刊

摘 要: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是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目前,企业内部培训和社会继续教育两种模式都无法满足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技工院校和企业合作开展针对企业岗位需求和技能人才成长需要的弹性学制教育,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文章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技工院校实施企业在职职工弹性学制的七个基本点.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弹性学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1-0043-05

一、我国高技能人才面临总量不足及培养效率低的现实问题

高技能人才培养一直是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所谓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领域 于高层工程设计管理人员和基层生产操作实施人员之间的中间层次,是连接决策层和操作层的重要桥梁.高技能人才一直是西方国家技术工人中最为稳定的中坚力量.占技能人才总数的40%以上.然而在我国技能人才系列中,“高技能人才”这一中间层次却长期处于欠缺状态.直至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才首次提出“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包括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并肯定了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国务院于2005年、2011年先后出台《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十一五”建设规划纲要》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积极引导推动行业企业加强高技能人才的企业内部培养,大力建设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不断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补贴力度.全国高技能人才总量从2009年的2 631万升至2015年的3 400万,技能劳动者比例由24.7%升至27%.即便如此,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成为制约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瓶颈.

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还很不完善,培养效率较低.高技能人才培养主要由院校培养、企业培养、校企合作培养三部分构成,但院校培养和企业岗位培训存在脱节,缺乏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一方面,一些院校办学水平不高、实训场地和条件有限,缺乏和企业的合作,专业设置学科化、教学内容理论化倾向仍然比较严重,形成闭门造车的局面,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不符合企业岗位需求,既使得青年人荒废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又浪费了公共培训资源.

另一方面,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生产实体,对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不足.据有关学者统计,大多数企业在职工培训方面的花费都未达到国家规定的职工教育经费投入占职工工资总额1.5%的最低比例.其中一半以上的企业用于技术工人培训的费用不到职工教育经费的20%.从北京市顺义区情况来看,即便建立了较完善的内训机制的企业,也仅专注于企业生产现场所需的硬性技术的培训,忽视对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且企业内训师数量及水平有限,很难对技能人才的全面成长提供有效帮助.

二、弹性学制是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方式

弹性学制的基本涵义是“学习内容具有一定选择性、学习年限具有一定伸缩性的学校教育模式”.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弹性学制逐渐明确了以“选课制”和“学分制”为基础.以使“学习者可以突破学籍和学年的限制.进入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深造”为宗旨的制度框架.弹性学制也因此被喻为教育体系中各类教育相互沟通、衔接的“立交桥”.弹性学制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至今已开展了二十多年,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不断凸显.

1995-1998年:弹性学制在一些地区展现出优势.上世纪90年代中期,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弹性学制的模式就开始显露优势.一些农村地区的职业中学成功地发展成为农业科技推广园地.学员在农闲时学到的技术在农忙时立即就能应用于生产实践.因此,专家学者指出职业中学不能完全仿照普通中学的办学模式,而要采取灵活多样办学形式,可采取弹性学制或单科结业证,等修完全部课程再授以 书.这既有利于学校扩大招生,也有利于学员工学结合.

1999-2005年:弹性学制成为国家倡导的职业学校办学模式.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限,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教育部2001年出台《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并陆续为全国800多名职业院校的校长及相关业务骨干举办了“学分制专题”培训班.

2006年至今:弹性学制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从国际经验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前,高级技术工人和技师的培养主要依靠中级技能人才边工作边接受继续教育完成,德国的师傅学校(工长)就是这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这一模式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但如果缺少企业和培训机构的合作、缺少政策保障机制,仅靠员工个人的学习意愿和努力是不够的.200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了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此后.教育部于同年提出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开展“学分银行”试点,推动学分互认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同年在《关于推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有關问题的意见》中提出实行校企合作、多元培养的方式,以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弹性学制、学分制,以及导师制、模块式、课题式等多种方式共同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此后,各地人社局纷纷出台技工学校开展弹性学制学分制的实施意见,对学籍、学分、课程改革等方面提出明确、可操作的要求,相关管理制度及实施办法不断成熟完善.

三、顺义区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开展弹性学制的实践

顺义区是北京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连续多年在北京市名列前茅,2009年率先制定了面向全体城乡劳动力、贯穿职业生涯全过程的免费培训制度,区级财政对技能人才培训给予大力支持.

2013年,顺义区被人力社保部确定为全国技能振兴专项活动百家试点城市.2003年至2015年间,全区技能人才总量从1.3万人增长到15.4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从2003年的0.06万人提高到1.25万人.尽管顺义区技能人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但全区高技能人才存在总量严重不足及质量不高的问题.从总量上看,截至2015年高技能人才数量为1.25万人,仅占技能人才总量的13.7%,和全市和全国高技能人才规划所定的27%的发展目标有较大差距:从结构上看,高技能人才队伍仍以高级工为主,技师、高级技师仅占高技能人才的12%,创新创造能力优势不明显.经济新常态下,顺义区面临着企业转型升级和技能人才就业的双重压力.*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是通过加强技能培训,使一般技能人才向高技能人才转化,从而既有助于提升企业人力资源质量,也有助于技能人才高质量就业.

结论:适合高技能人才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2017高技能人才评职称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究
摘要本文对企业培养管理高技能人才的原则、体系构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希望能对未来我国企业发展有所裨益。关键词高技能人才管理策略。

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摘 要 高技能人才是岗位操作人员的优秀代表,是生产一线的核心骨干,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建立一支与时俱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并让高技能人才在。

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6-000-01摘 要 近些年来,国家在落实人才强国和强企战略时。

铁路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摘 要:职工是铁路运输和安全生产最直接的劳动者。高技能人才又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将新机型、新设备、新技术通。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