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写作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野下的新闻真实辨析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马克思主义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野下的新闻真实辨析,本论文为您写马克思主义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投稿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杂志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摘 要】在新闻业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新闻真实似乎已经内化成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念与理想.但在现实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失实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今天的网络媒体时代,其呈现愈演愈烈之势.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为出发点,分析网络新闻失实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索新闻真实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新闻真实;新闻失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实事求是,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灵魂.[1]在新闻业几百年的社会实践与理论研究中,有关新闻真实的论述并不陌生.德国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申请人托拜厄斯·波伊瑟(Tobias Peucer)于1690年写的论文《关于新闻报道》,被认为是世界最早的新闻学论文.在这篇论文中,波伊瑟就曾指出,新闻报道者最重要的动力应该是“对于真实的贡献”.[2]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新闻真实似乎已经内化成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念与理想.但是,在现实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失实的现象时有发生.

今天,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借助这一新兴媒介技术,进行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活动.网络媒体较于传统媒体而言,监管往往相对滞后.这些网络媒体的新特性,使得在网络时代新闻失实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在今天有关新闻真实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依旧具有研究的价值与现实的指导意义.有关新闻真实性的研究由来已久,关于其路径的探索也并不少见.但以往的研究中,或是将研究的视角集中于大众传播时代新闻真实的路径探索,或是单纯的从传播学视角出发进行研究.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相关知识与理念,初步分析网络媒体时代新闻真实的新特点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新闻失实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在此基础上,探索新闻真实的实现路径.

一、何谓新闻真实

新闻真实是指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3]自新闻业诞生以来,有关新闻真实性理论研究一直不曾中断,但直到今天,当人们谈及这个概念时仍具有较大的争议性.新闻真实是一个复杂的概念.首先,新闻真实是一个分层的概念,它包含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两个层面.就微观真实而言,它是指某一具体报道的事实中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新闻要素的真实.就宏观真实而言,它是指对事实的全面反映以及对事件背后的本质及规律的正确把握.其次,新闻真实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马克思曾使用“有机的报纸运动”这一概念来说明报纸报道新闻的特点:报纸报道新闻的真实性,表现为各位记者从不同的角度、依事件发展的顺序进行报道的总和.[4]随着事件发展的推动,之前被认定为真实的事实可能会被推翻.

在新闻业中,即使对于“新闻要真实”这一论断并不存在很大争议,但是在追求新闻真实的路上,其依旧是一个理想化的新闻乌托邦.新闻报道与其所报道的事实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很大程度上是由新闻工作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首先,新闻报道内容的有限性和世界上每天发生的事实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由于新闻媒体具有有限的空间或时间,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必须依靠新闻价值进行判断,选出最有价值的事实来进行报道.其次,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和新闻真实之间的矛盾.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在于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的竞争,有的时候新闻媒体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往往来不及仔细核实新闻的真实性就将其发布出去,这也导致了新闻失实现象的发生.

二、新闻失实的原因分析

从我国当前新闻业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新闻失实现象不容乐观.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兴起,假新闻产生的主阵地由传统媒体转移到网络媒体,上海姑娘因一顿饭逃离江西农村等假新闻在网络上产生疯狂的裂变式传播,扰乱网络舆论环境,产生很多负面影响.新闻失实大体上可以分为故意失实和非故意失实两种情况.非故意失实主要是由于记者采访不深入、不全面,導致原始材料缺失造成的.而故意失实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新闻工作者作风不严、媒体不正当竞争等诸多因素.[5]在现今的网络媒体时代,产生新闻失实的原因则更为复杂.

从媒介技术角度来看,新兴的媒介为海量信息的传播带来可能.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问题不在于新媒介作为载体载了什么,而在于新媒介本身给社会带来一种飞跃式的发展.[6]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打破了大众传播媒介对于新闻信息传播权力的垄断,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被颠覆,我们迎来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信息传播打破了时空限制,真实信息有了实现快速传播的可能,虚假信息也具有了快速传播的可能.2016年2月23日,有报道称河南省鲁山县民办教师丁学玉,工作26年后被辞退,丁老师质疑辞退是被人“顶包”.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态度冷漠并涂抹护肤品,对丁学玉的伸冤不置可否.此事引发网友强烈谴责. 但调查后的事实却呈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版本:被辞退的丁学玉因超生被辞;时任村小学校长称,当年就把离教证和离教补助金交给了丁学玉;“抹香香”当事人称,曾帮着协调调阅档案,但镜头未播出.[7]在这一事件中,微博成为引爆舆论的重要渠道,领导“抹香香”视频在微博上的裂变式传播,使得当事人成为了网友轰炸的对象,其产生的影响能如此之大,不得不说,这是技术变革带来的结果.

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我们正处于一个“泛众传播”的时代.所谓泛众传播,是指一种以网络为基础的、面对所有人提供的个性化传播,是多对多和一对一同时发生的传播,它既“有众”,又“无众”.[8]网络媒体环境下,传播主体变得更加广泛.然而,网络传播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不少的问题.我国的网民媒介素养参差不齐,这样广泛的传播者较之职业的新闻工作者而言,对于信息的真假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但广大的网民群体往往又能够推动信息的病毒式传播,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此外,网络为广大的网民提供了一个匿名的环境,使得不少网民较之于现实生活,缺少了社会责任的约束,往往为了博取关注,或是释放现实生活压力,生产并传播具有爆点的虚假信息.如在东北农村礼崩乐坏、大妈碰瓷玩具车等假新闻,都是通过网络论坛、微博等新兴网络平台,以文字、图片甚至是视频的方式进行传播,在一种“有图有真相”的传统思维模式的指引下,对事件的真实性深信不疑,然而后来的新闻报道证实,这些事件均为失实报道,先后出现反转.

结论:适合马克思主义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马克思主义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当代中国新闻实践的有机结合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共同组织编写的案例教材《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已付梓出版。作为主要编撰人之一的笔者,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今中国新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逝世一周年之际,恩格斯撰写了《马克思和》一文。文章写于1884年2月中至3月初,发表于1884年3月13日在瑞士出版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报。

广电工作者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
【摘 要】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要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完成历史使命,就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工作座谈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武装。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开启新时期新闻舆论供给侧改革
摘 要:新时期我国新闻舆论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且面临着供需结构错配等问题,主要表现为新闻舆论“产能过剩”与人民群众的进步新闻舆论需求得不到。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