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耐劳论文范文写作 论高职生吃苦耐劳精神培养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耐劳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21

论高职生吃苦耐劳精神培养,此文是一篇耐劳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耐劳论文参考文献:

耐劳论文参考文献 医学生论文音乐生论文生论文盲审生毕业论文字数

【摘 要】张謇在其人生成长和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他独特的苦乐观及其丰富的内涵.张謇的苦乐观有着苦己乐人、以苦为乐、救人之苦的鲜明特征.用张謇苦乐观培养高职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高职院校的学生要在学习中了解领悟、在实践中践行、在承载中发展张謇的苦乐观.

【关键词】张謇;苦乐观;高职学生;吃苦耐劳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8-0059-02

【基金项目】南通市社科基金项目“张謇精神对南通当代社会的影响及传承”(编号2014CNT).

【作者简介】马斌,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校长助理,素质教育部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和张謇研究.

张謇的苦乐观是张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教育、品德塑造、情操陶冶、习惯养成、行为引导的不可多得的“教材”和“学材”,是培养高职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宝贵财富.

一、张謇苦乐观的形成及其内涵

张謇的苦乐观,就是张謇对人生和事业苦和乐的深刻感知和理性认识,是作为曾经的一代书生、文人、创业者、活动家在经历不同遭遇后所形成和拥有的品格、情操、襟怀、境界和胆识的集中体现.一是将勤劳耐苦作为人之本色和美德.张謇曾寄语学生,“毕业后,总期无负所学,有所贡献社会;而服劳耐苦,尤为必不可缺之美德.”[1]二是将勤劳耐苦作为人生成长成才的路径和要素.张謇认为:“有志气,能勤苦,然诺不轻,取不和苟,此能成业和不能成业之界也.”[2]这就是说,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建功立业、有所成就,志存高远而又能勤劳耐苦是至为重要的.三是将勤劳耐苦作为做人做事获得成功的根本和关键.“吾观于此,乃知勤勉节俭任劳耐苦诸美德,为成功之不二法门.”[3]

二、张謇苦乐观和青年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

当前高职生吃苦耐劳精神缺失严重,已引起社会的极大忧虑.少数学生缺乏社会责任、职业责任和家庭责任,既无社会、事业、家庭的担当意识,亦无对人生发展的宏大规划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态度和作风.不愿在苦苦的探索研究中,甘于寂寞做好学问,而是习惯于网上复制下载,留恋、徜徉于快餐文化、娱乐文化之中,难以自拔;无心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创新、创优的认知和思想薄弱,习惯于挑肥拣痩、拣轻怕重,少劳多获、不劳而获的思想大量存在着.甘当“啃老族”“苦老族”,既无发奋图强之志,亦无勤勉耐劳之心,更无抵抗疲劳、抵抗压力之躯.青年学生中的“心无责任之感、情无感恩之忱、手无缚鸡之力(体质差)、眼无热烈之光、脑无精进之法、脚无践履之步”之“六无”现象令人深思:教授知识、技艺的同时,是否更应该传授某种态度和精神?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的社会生活素质教育又该怎样落到实处和细处,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虽然我们不能粗暴地给这样的群体贴上“浮躁、短视、享乐、脆弱”的标签,也不能用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冷漠自我来概括某个年龄层、时间段,但比起张謇时代、后张謇时代的人们,现代青年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弱化、淡化和退化却是不争的事实.诚然,过去生活条件艰苦,人们为了生计不得不东奔西走、日夜操劳,然而,今天生活水平的提高,绝对构不成可以不吃苦耐劳的理由,更何况生活还没有绝对富足,富足的生活仍然需要通过吃苦耐劳来获取和维护.张謇的苦乐观依然对我们建设小康社会、小康家庭和和谐社区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和指导价值.

高职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精神面貌、生活态度、价值取向、创新能力、意志品质构成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中国梦”能否实现.诚如张謇当年所指出的那样:“策学生负责任,知实践,务合群,增阅历,练能力,夫世界今日之竞争,农工商业之竞争也.农工商业之竞争也,学问之竞争,实践责任合群阅历能力之竞争也.皆我学生应知应行之事也.”[4]用张謇苦乐观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既是学校培养学生增强责任感、增强理想信念必修的理论认知课,更是青年学生提升劳动能力、增强身心素质的实训实践课. 曾指出: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和此格格不入的.吃苦耐劳精神是青年学生人生成长和事业发展必备的基本素质,是他们建功立业应有的道德人格.只有勇于和勤于吃苦耐劳,高职生才能在校园生活中勤学苦练,在工学结合中学到真知识、真经验和真本领,才能在职场中创业创新创优,使自己的职业生涯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今在实践室内,当锻炼一种耐烦劳之习惯.”[5]因此,用张謇苦乐观培养高职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要在学习中了解领悟张謇的苦乐观.用张謇的苦乐观武装高职生的思想,使之成为他们学习、效仿的宝贵财富,是非常有意义的.张謇在艰难困苦中生存生活、打拼磨砺、成长成功的经历,真实可信,可敬可学,既接地气,又“高大上”,可以使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到任何事情难以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天上无馅饼、地上有陷阱,好事多磨、难事必磨、琐事经磨,领悟和把握张謇苦乐观的本质和真谛,从而懂得和学会在磨砺中敢于吃苦,在坚持中勇于耐劳,在挫折中善于乐观,增强他们人生历练的自信心、自觉性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6]的勇气.

要在实践中践行张謇的苦乐观.用张謇的苦乐观指导高职生的实践,让他们在处理各种事物矛盾和开展各项活动时学会屏息静气、理性观察、沉着应对、端正心态、积极作为,把张謇苦中取乐、以苦为乐、变苦为乐、成人之乐的言行变成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自觉行为,从而养成乐观自信、豁达大度、积极有为、乐于助人的品格涵养.因此,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公益劳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创业活动以及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勤奋读书、艰苦实训、积极锻炼等活动,让青年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上操场,走进工地、走进农田、走进车间,使宅男宅女变成朝气蓬勃、体质健壮、勤快耐劳、积极肯干的建设者、劳动者和接班人.

要在承继中发展张謇的苦乐观.用张謇的苦乐观指导高职生的人生定位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开辟人生.张謇的苦乐观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前后几十年间形成的,那个历史的转折和过渡期无疑具有时代的烙印.而今天,事业发展的压力、职业竞争的压力、价值实现的压力、生活质量提升的压力和部分人的生存压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存在,每个人在社会生活包括职业生活、公共生活、婚姻家庭生活中都有所承载、有所担当、有所定位、有所取舍、有所对接,因而吃苦耐劳的精神依然有其时代价值.但艰难困苦的呈现方式、烈度和深度,吃苦耐劳的表现方式、强度和效度,在新的时代里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有必要创新和发展吃苦耐劳的新理念和新方式.

四、结语

高职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书生为世轻久矣,病在空言,在负气,故世轻书生,书生也轻世.”[7]因此,有必要认真向张謇学习,积极投身社会,努力用为社会、为百姓、为家庭也为自身发展成长而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实际行动,“力矫其弊,做一点成绩,替书生争气.”[8]

【参考文献】

[1][2][3][4][5]曹丛坡.张謇全集:第4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14,27,112,157,110.

[6] . 选集(一卷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001.

[7]曹丛坡.张謇全集:第6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855.

[8]刘厚生.张謇传记[M].上海:上海书店,1985:252.

结论:关于耐劳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吃苦耐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高职生职业精神培养路径
【摘 要】阐释了职业精神的基本概念,论述了加强培育高职生职业精神的重要性,建议通过加强在思政教学中渗透、专业社会实践、职业角色训练、构建出先进的。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的理论
摘要:工匠精神是中国为实现工业转型、注重人才培养的政策指导下备受关注的职业精神,它正是当下社会所严重缺失的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内涵丰富,有着精益求。

区域经济转型背景下高职生就业力培养
摘要:转型升级是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产生了新的变化,对高职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等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

建筑类高职生学习能力培养措施实践
摘 要: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当前建筑类高职生的学习能力水平进行了较科学的分析,并提出了操作性较强、方法较科学的学习能。

论文大全